公心为族,
无私奉献,
淡泊名利,
与世无争。
四川新繁尔海公支派
开基始祖:贺尔海,字永承,法名振三郎。
开基时间:清雍正元年(年)徙川。
广东贺氏四川新繁尔海公支派后裔,续修我支族谱时,发现广东贺氏上源,通谱对接世系,疑点多多,请求宗亲帮助。
广东老谱失传,从我收集到的支脉手抄谱中,经过筛选,稽考广东贺氏上源有价值的家谱略,少之又少,仅下面一段尚可参考,现摘录如下:
“吾族大祖知章,字季真,原居浙江宁波府四明县,登唐元宗翰林,官居集贤大学士,饮中八仙之一,所生五子,三中选进士,一陞湖南长沙府职任;一陞南京镇江府丹阳县职任。世济衣冠各自为族,开基创业。传至汉季年间,友文、友彬、友质兄弟三人,原居丹阳县,因逢世乱,被蒙古兵攻破京都,各自流离,遂至兄南弟北,前谱遗失,自此以上,祖考何名,祖妣何氏?无可稽考,历代墓坟未得其祥。谨志友彬公后裔基开山东济南府,友质公基开平阳府,我祖友文公于元成宗元贞帝二年,岁在丙申(),由丹阳而抵闽中兴化府开基立业。妣黄孺人所生三子,长子千福公,次子千裕公,三子千盛公。吾祖千裕公即今通族共称为千二公,妣盛包两孺人,仅传一子万四郎公,妣邓夏两孺人,于元顺帝元统元年,岁在癸酉(),因明祖朱元璋起义兴兵,世风扰攘,吾祖万四郎公偕妣邓夏孺人,由兴化而至汀州宁化县,未立基址,后迁粤东潮州府饶平三河开基创业……。
阅谱略,仅知友文公三兄弟,原居江苏镇江府丹阳县,因世乱,友文公迁福建,既而转迁广东,因老谱失传,上源世系失考。
年广东修谱时,通谱将图系景公之二十世(通谱46世)“祖二”公,对接为友文公,并“编”出出生年份()。然,我在求证上源时发现,一是查涟湘贺氏族谱,祖二公一栏为空,没有生卒妣配,也无传承世系记录。二是按凭裔世系推算,27代中,平均16岁多一代,倘若有一半在20岁结婚生子,那另一半仅12岁多,就要结婚生子,而且必须头男长子,有失人类繁衍客观规律。故,广东贺氏上源世系存疑。
为正本清源,请求协助查证:
老谱载,友文公祖居江苏镇江府丹阳县,这一脉应是知章公那个儿子?现与哪支脉系有关?如是凭裔一脉,能否从凭裔各衍生谱牒,查有无关于友文、友彬、友质公兄弟三人的谱传资料,用以引证我广东贺氏上源详细世系。
通谱将他的46世祖二公与友文公对接为一人,有无史料佐证,如确系我族高祖友文公,求史证资料釋疑。
我知上源无法提出三代以上祖名,要查清上源世系源流,实属难上加难,但仍抱着一线希望,请求宗亲操劳,不管成与不成,我们都表示万分感谢!
广东贺氏23世孙:贺建安
年5月11日
四川新繁,是始祖尔海公,于清雍正元年()由广东入川,先后经中江县、彭县辗转迁徙,最后落业的地方,也是祖公年前迁出的地方,百年未回,族人在那里,全然不知。贵在父生前给下的一本祖公当年手抄家谱,建安年始不辞劳苦,按照家谱记载,跟着祖先人的足跡和外迁亲人的行踪,奔赴各地,遍访族人,收集资料,整理编辑,成为了他退休后的全部生活主题。
八年的艰辛,两千多个日日夜夜,全身心投入,全部费用自理,行程逾万公里,在宗亲们的热情帮助下,找回散居各地族人人,成功举办四年清明祭祖会,族人入谱归宗,亲人得以团聚。-两年,拖着病体,两度中秋回广东老家祭祖,让天堂始祖魂归故里,让新繁贺氏一族收族归宗。同时,在始祖入川年之际,由建安主修完竣谱书编辑,在得热心公益族人鼎力捐助下,使得失修年的《新繁贺氏族谱》成功出版。
《新繁贺氏族谱》已被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同时,也被四川省图书馆、成都市、新都区、广东省紫金县图书馆收藏。
相关参考文章链接:1、历史疑点专栏:广东贺氏上源求证--贺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