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之行第二站,我来到了勉县。勉县旧称沔阳,是连接汉中与蜀中的战略要地,境内的定军山更是兵家必争之地,有“得定军山定汉中,得汉中定天下”的美誉。这里历史遗迹丰富,文化积淀厚重,以定军山、天荡山、马超墓、武侯墓(祠)为代表的三国文化遗迹驰名中外。
我是看三国故事长大的,对三国人物如数家珍,尤其是五虎上将,小时候就倒背如流—关张赵马黄,对他们的敬仰之心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所以,马超墓是我必去的打卡地。
马超墓位于勉县城西两公里处的国道旁,北依雷公山南临汉江河,斜对面就是诸葛古镇。把车停在古镇停车场,徒步走几分钟就能到达。
冷清的马超墓马超墓正门上牌匾写着“汉斄侯祠”,门票很便宜,只要五元钱。尽管如此,偌大的祠堂里还是空无一人冷冷清清,仿佛在告诉人们,这个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早已黯然退出了历史舞台,他的传奇故事也堙没在历史的洪流之中,不再为世人传颂。
陵墓分前后院,两院之间隔了一条小河汉惠渠。前院有正殿、汉中争霸展、马超生平展三殿。正殿牌匾上书“信著北土”,这是刘备对马超的评价。
殿内供奉马超塑像,为明万历年间所塑,左右两边分立马岱、庞德神像。
院落西侧有两株四百年夫妻皂角树,两树树冠相交相依相偎状如夫妻。
汉征西将军马公超墓穿过正殿后面院墙上的小门,院外的小河就是汉惠渠,河边树木茂密水草丰盛。风雨桥连接前后院,走上桥就像是走进了历史的深处……
后院坐落在岸边林荫茂密的树林中,院内松柏林立,枝叶随风摇曳,阵阵蝉鸣更增添了一分幽静。走过铺满落叶的青石路,就来到了马超墓的面前。
墓庙正中有一块石碑,上刻有“汉征西将军马公超墓”,此碑是清乾隆兵部侍郎、陕西巡抚毕沅所写。
与传统的汉制墓冢一样,马超墓南北走向,呈长方形覆斗状,周长五十六米,冢高三米。墓顶草木茂盛,松柏苍翠。
年,地方重修汉惠渠时,曾经打开过马超墓的甬道,并发现了一把生锈的铁刀。工人害怕墓里面有机关暗器,都不敢深入。
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关于马超墓的记载很少,只是有记录文物部门曾经进行过考察,并发现墓道里面的地砖,确定是汉代的文物,其他方面的描述知之甚少。至于马超墓究竟有没有被盗,也不得而知。
命运多舛马超字孟起,陕西右扶风人,有种说法是他是东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裔。马超这个人一生命运多舛,他出道即是巅峰,渭水之战打得曹操割须弃袍,发出了“马儿不死,吾无葬身之地”的感慨。谁曾想从此以后,马超就跌入了人生的低谷。
马超很无情,不顾父母兄弟在曹营为质,强行起兵,导致马家被曹操灭了三族。他更是悲催的丈夫,先是部将反叛杀了他的发妻及长子;后来张鲁降曹,马超的庶妻庶子又落入曹操之手,妻被送与别人为妾,庶子又惨遭屠戮。
后来跟了刘备,却又不得重用,甚至遭到刘备的猜疑,活得谨小慎微、如履薄冰,最终郁郁寡欢而死,年仅四十七岁。
观子山上女郎庙在马超墓以南,隔汉江相对的地方有座观子山,山上有一座女郎祠,那是汉中军阀张鲁女儿张琪瑛的陵墓。张鲁共有五子一女,独生女名叫张琪瑛。据说马超投张鲁后,张鲁曾以女许配为妻,后因听谗言未能联姻。
曹操征张鲁平汉中后,张鲁又将其女许配曹操庶子曹宇。张琪瑛怀念马超而痛恶曹魏,没有屈服命运的安排,独身留居沔阳(勉县)。在今观子山习传五斗米道,广行善事,远近驰名。死后就地安葬,信徒为她立庙纪念。
生前未能结为夫妻,死后却同葬勉县,相依相伴一千多年,也算是了却了二人生前未果的姻缘,令世人感慨。后世有诗云“两祠庙峙军山下,二墓古高汉水边。”
马超埋在哪里除了勉县,在甘肃成县以及成都新都还有两处马超墓。其中成县是马超当年屯兵的地方,应该只是衣冠冢,而且墓地也不知所踪;由于马超病死在阳平关(今勉县),死后应该也埋在这里。后来诸葛亮北伐经过勉县,也曾在墓前祭奠,足以证明了勉县马超墓的真实性。
而成都新都的马超墓也许才是马超最终的归宿,虽然他死后埋在了勉县,但他的家眷都在成都,按照当时的习俗,极有可能从勉县迁回成都。据《民国新都县志·舆地》记载:“征西将军马超墓,在桂林场北五里。”,现在桂湖公园还保留有马超墓碑。所以,最后马超的棺椁应该葬在新都。只可惜新都马超墓早已消失,现场只剩下一栋栋高楼大厦,只能在路牌上才能看到马超的名字。
站在墓前,林间疏影横斜,凉风习习。仰望冷清又孤独的庞大墓冢,耳边仿佛响起熟悉的旋律……
黯淡了刀光剑影
远去了鼓角铮鸣
……
长江有意化作泪
长江有情起歌声
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
人间一股英雄气
在驰骋纵横
湮没了黄尘古道……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