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牟观一副LOGO,解一段千年史

苹果、耐克、可口可乐等品牌随处可见

它们的LOGO设计早已经成为经典

在每个经典LOGO的背后

都有一些故事和背景

今天,小编带你

从弥牟LOGO看一段千年历史

成都?青白江弥牟镇

弥牟的LOGO

既是弥牟文化的载体

又是弥牟历史的外化

牌坊、古镇、唐家寺尽收眼底,整图像极了八卦图,天地乾坤尽收图里。半圆代表弥牟道,弥牟乃古蜀道必经之地;半圆又似一条龙,腾飞之势,正象征着弥牟迅速崛起和发展。整图颜色沉稳、主题明确、寓意深远、简洁明了,从天圆地方的构思中把历史和发展娓娓道来,综合、直观和形象地反映出弥牟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时代文化。

弥MIMU牟

三国故地临港新城

弥牟镇,古称弥牟寨、唐家寺,亦名八阵乡。地处青?江区西北端,北与?汉交界,西南与新都区接壤,距成都市区23公?。作为?川陕路的要冲,弥牟镇又被称为“成都北?门”。作为进出川的要塞,弥牟镇有着悠久的历史?化底蕴。闻名于世的三国旱“?阵图”遗址仅存于此,还有诸葛井、诸葛桥等三国遗址。

来源

弥牟镇历史最早

要追溯到上古时期

弥牟镇成为?个集镇

要追溯到后唐

弥牟镇历史最早要追溯到上古时期

宋?罗泌的《路史》有过这样?条记载:“有巢?居于”。《蜀典》?书中认为,这个“巢”,是?个叫弥牟的地?。在上古时候,“巢”是个?国,与蜀国相邻,共同?活在巴蜀?地。它的得名,源于部落巢居的传统。后来,被蜀国所灭。

弥牟镇成为?个集镇,要追溯到后唐

古代的一种布名——弥牟布。

《后汉书·礼仪志中》:“仲夏之月,万物方盛。日夏至,阴气萌作,恐物不楙。其礼:以朱索连荤菜,弥牟朴蛊钟。”此弥牟即弥牟布,为一种礼仪用物。唐《元和郡县图志》:“汉州贡赋……元和贡:弥牟布、纻布。”“弥牟纻布”早在汉代已经是上贡朝廷的“土贡”,一直延续到唐朝。据史可知,汉代,今广汉与成都并为纺织中心,处在成都和广汉之间的今向阳场和弥牟镇一带纺织业有一定的发展,而“弥牟”的涵义,据明末清初方以智《通雅·布帛》解释:“弥牟,细紵(zhù,见“纻zhu”)也。弥牟,言细也。”弥牟本身是一个形容词,言纻布织工之细,进而代指这种具有地域特征的特产布,而这种布就产于今青白江区弥牟镇,质量极高,而弥牟镇,也因布名而得镇名。

后唐时期(公元—年间),这?就形成了集镇。距今已历多年历史,唐代为新都县治所,年设立弥牟镇至今。年镇社合一时,撤销镇建制,为弥牟公社所辖场镇,年青白江建区时划归青白江管理,便称为“弥牟镇”。年12月恢复镇建制。

弥牟的历史

成名于“八阵图”

而不止于“八阵图”

弥牟古道

著名古道金牛道的

必经之地

见证巴蜀历史进程中的

诸多大事

古蜀道示意全图▲

见证川蜀历史的弥牟古道

千年古镇弥牟,因有全国唯一留存的三国“旱八阵图”遗址而闻名于世。但少有人知道的是,在诸葛亮于此演练著名的旱“八阵”之前,弥牟已是著名古道金牛道的必经之地,见证了巴蜀历史进程中的诸多大事。

曾有分析称,古蜀人把“弥牟纻布”作为远途贩卖牟利的贵重商品,沿着神秘不为人知的贸易通道——南方丝绸之路,贩运到了身毒(古印度),进而转卖至大夏(今阿富汗)。于是就有张蓦在大夏国见到蜀布的一幕。张蓦所见之蜀布,或许就是“弥牟布”(或者“弥牟布”为蜀布的其中一种)。如果这样的分析能够在将来的考古发掘或文献中得到证实,我们可以进一步大胆猜想:成都,是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而弥牟镇,或为南方丝绸之路起点之一,并且是丝路货物的原产地、供应地。

因此,弥牟的历史,成名于“八阵图”,而不止于“八阵图”,她具有更加深厚的人文内涵。

张仪灭蜀经弥牟道

司马相如出使“西南夷”经弥牟道

张骞出使“西南夷”经弥牟道

刘备经弥牟道抵成都建蜀汉政权

弥牟道是三国蜀汉政权的“无字史书”

弥牟道因为扼成都北接中原的交通要冲,见证了蜀汉政权兴衰的全部过程。从诸葛亮的六出祁山,到姜维的九伐中原,弥牟古道上的泥土几乎粘遍了所有蜀汉将士的双足。弥牟古道,可谓三国蜀汉政权的“无字史书”。而诸葛亮于弥牟排练“八阵图”,则因为相关遗存成为全国唯一留存的三国“八阵图”遗迹,更名闻天下。

晓云不散弥牟镇,春草横生八阵图。

——明·曹学佺

落日弥牟道,霜风百战场

青天回玉垒,远树出华阳

陆海三都阔,雄图八阵荒

卧龙虚故迹,驻马惜降王

蜚声中外的弥牟“八阵图”

“?阵图”是诸葛亮继承和发扬前代兵家之八阵法,并根据自己的实战经验,研制出的一套独具特色的队形部署和作战方案,是诸葛亮一生智慧的浓缩。据古籍记载:“?阵者,象?卦以定位,因井地?制形,兵之纪律也。武侯推演,尽得其妙。”

后唐长兴三年(公元年),孟知祥与董璋“弥牟之战”就发生在这里。而这一场战役在历史上非常有名,被毛泽东同志评点为“攻者愚、守者智”。有趣的是,民间还将这场以弱胜强的大决战与六百多年前诸葛亮布下的“八阵图”遗阵联系起来……

据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亮,推演兵法,作?阵图”。成书于南北朝的《益州记》对?阵图的描述则更为详尽:“武侯演?阵者,在州北以?卦之?定位,因地制形,尽得其妙。”明代?学者杨升庵也在其《新都?阵图记》中说:?阵图原为纵横8垒共64垒,每垒?数武,可容数?或数??,外围?墙,并设4门。粗看似堆?组成之?阵,但随号令变化,垒与垒之间,或进或退,或分或合,可演化成多种阵形,以备偃杀、攻守之需。接着他还写道:“诸葛武侯之?阵图在蜀有?:?在川东夔州之?帝城;?在新都之弥牟镇,扼南下成都之冲要,俗称“旱?阵”!

杨升庵又名杨慎,四川新都?,以治学精严著称。他的话应该真实可信。在如今弥牟镇旁那???栏围起来的“三国?阵图遗址”,就是当年诸葛亮为拱卫蜀汉京师益州(今成都)设下的重要防线了。

弥牟八阵图旁的武侯祠

弥牟三国八阵图遗址附近,原来建有一座武侯祠(亦称八阵庙、武侯庙)。该武侯祠相传是诸葛亮死后,蜀民为缅怀其治蜀功绩而建。《读史方舆纪要》卷六十七记载弥牟镇鸡踪桥时提到:“唐长兴三年,孟知祥以董璋克汉州,将兵赴援,至弥牟镇……明日……,董璋阵于武侯庙下。”由此可知,早在唐代,弥牟武侯祠可能就已经存在。宋代,诗人陆游骑马过弥牟,拜谒武侯祠,参观八阵图,顿生效仿武侯北伐、收拾旧山河的雄心,遂纵马弯弓,纵横于八阵丛莾间,是夜,陆游大醉,酣睡于八阵旁的老妪家。他在诗歌《九月十日如汉州小猎于新都弥牟之间投宿民家》中有诗句“北连武侯祠,南并稚子墓”,对弥牟三国八阵图遗址的地理位置进行了大致描述。正如《民国新都县志》所载:“武侯祠,在县东弥牟镇。宋时已有之。”

诸葛井、诸葛桥

弥牟镇,除了有诸葛亮的“旱八阵”遗迹以外,还有著名的诸葛井、诸葛桥。诸葛井,创建于三国时期,据传为诸葛亮在团河乡扎营,无清水可喝,孔明见此情况,用宝剑往地下一插,一股清泉即出,故名诸葛井。

诸葛井,砖石结构,井台为方形,井口为圆形;上并腹成八角形,由上至下撕宽,下井腹与上井腹成等距的错位八角形,由宽渐窄,井壁用条石砌成,井面至井底水面为2.02米,并台座东北向西南,井台正中有一摇架,高0.92米,宽0.25米,厚0.1米,有三孔。早年有一井架置于其上,井水现已不作饮用水使用,井台边有一通保护碑。该井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现为青白江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当水井依旧是水井,但围绕这口水井每一天都有很多的故事。据说,诸葛井下面的河流和外面的河流是连接相通的,老人流传下来,要是把一只鸭子放进井里,它可以从井下面一直穿到外面的河里。该井也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现为青白江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温家寨?

温家寨?占地??亩,保留了原风貌,将原有景观建筑进?了优化和浓缩,增设了?渊阁长廊、??会馆等建筑。新寨?秉承原江西馆客栈的传统,继承温?家宴风格,推陈出新,接纳天下美味。祠堂采?明清风格,四合院回廊式全?结构,堂屋内供奉着历代先祖神位、画像和族?敬献的各类传世?物及家谱。

清朝雍正元年,温圣远举家18?从江西省上犹县出发,历时8个多?,来到成都府新都县?阵乡(今成都市青?江区弥牟镇)定居。他教书育?,向后辈传授诗书礼仪。膝下3?,?苦劳作,成就一番家业。其中,?儿?温世朗精通算术,为朝廷丈量?地,得到奖赏。后购买?地??顷。?英公命?儿?温世明负责温家寨?的选址和祠堂的修建?作,于年建成。

清朝时期,温?已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后代?中过举?、出过武魁解元,出现了“温半榜”、“?解九举”的名门望族风范。

北门锁钥,商贾云集

旧时唐家寺(弥牟镇)作为出?川要塞,战争时期为兵家必争之地,和平时期则为商贾云集之所。在过去,唐家寺分三?场、九?场。当时这?饭店、旅馆、茶馆、烟店众多。那时候交通都靠?力的板车,或者鸡公车,凡是到唐家寺必歇脚,第?天好进成都。

在弥牟镇,全国各地的商?建?起各自的会馆。这?有陕西馆、湖?馆、贵州馆、?东馆等近?个会馆,?前?多拆掉了,只有江西会馆依然保留了过去的样?。江西会馆安静地存在下街43号。走进去,便可见到天井,?井、?井,屋檐雕梁画栋,可见当时的繁华?魄。

弥牟镇除了是进出成都的“中转站”,这?也是热闹的市场。弥牟镇最出名的要算母猪和牛了,古时候这里有当时西南地区最大的猪儿市场和牛市场,附近各省、州、县的牛、母猪,都在这里进行交易。以前还有专门的牛市交易员。

所以,

“牛不过唐家寺”

不只是一句宣传口号

你能在这个背靠屠宰场的地方

吃到最新鲜的牛肉、牛杂、毛肚

日久弥新

牟划未来

走青白江一港三城六个特色镇

的发展思路

开展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谋求文化旅游发展的新路径

弥牟·八阵巷

今日不负

弥牟·八阵巷

悠悠三国情,浓浓美食味儿。“弥牟·八阵巷”位于弥牟镇八阵图遗址前,是一条充满三国蜀味的特色街区,采用修旧如旧、回归历史的手法打造的仿古街;是依托本地民族文化底蕴和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的文化街;是集文化、休闲、美食于一体的特色街。

其成功打造,是商业特色街区在青白江落地开花的一个生动实践,目的在于给予游客味觉享受的同时,挖掘与传承弥牟古镇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打造旅游休闲目的地和文化旅游小镇的新形象。今后将大力完善街区配套,提升产业能级,打造特色美食的集聚地。

“牛不过唐家寺”不仅仅是弥牟的宣传口号,“八阵巷”更已成为“吃在弥牟”的一张美食新名片。

“弥牟·八阵巷”实现了对弥牟镇三国历史文化,以及唐家寺美食文化的传承。游客在品尝弥牟古镇特色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美食背后的历史文化和故事,让弥牟镇的历史文化和美食文化自身魅力得以显现,也助推弥牟镇文旅融合获得更深层次的发展。

弥牟文化旅游小镇

未来可期

做强三国文化

放大弥牟三国文化

打造体验式特色文化旅游小镇

再造一张四川文化旅游新名片

弥牟

一部讴歌英雄的史诗集

一本书写三国的无字史书

一场荡气回肠的千秋梦

眼见幕幕蜀汉风流

承载厚重三国文化

—编辑:妖精醉了—

你点的每一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duzx.com/xdxjj/67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