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埠街位于北大街中段以西,东起二府街西口,西至教场门东口。长米,宽6米,沥青路面,是莲湖区人民政府所在地。(年的西安城区图,图中红框区域即如今的红埠街位置)世界四大历史文化古都西安怎样诞生的?这要从隋大兴城的建立说起。而大兴城的建立与今红埠街的原点大兴村息息相关。大兴城是唐长安城的前身,距今已有余年的历史。大兴城一周62公里,北为禁苑城,南为郭城,中心另有城中之城一一宫城和皇城。而宫城与皇城中间隔着一条大街就是今天的红埠街。大兴城一开始修建城墙,就建起了40多座城门,门与门之间修了街道,红埠街就是其中最宽畅的一条大街,距今已有年的历史,这些街道在国内乃至世界上也是最古老的街道群之一。那么大兴城是怎样建造的呢?年,北周统一了天下,结東了自东汉末到南北朝期间长达数百年的动乱。但立国只有24年,北周的权臣大柱国、自号大兴公的杨坚取代了北周的政权,建立了隋朝。由于社会稳定,积累了相当的国力,新修建了户县、麟游等18座郡县城池。在隋开皇二年(年)隋文帝杨坚感到原居住的汉都长安城地势低注,宫城破旧,饮水苦涩,拟另建新都。他派人到洛阳、徽州等地考察,寻找新都地址天,他路过汉城南龙首原下,在这里见到一个村庄叫杨兴村,看到这一带地势宽畅,他本人又姓杨,且正符合他做北周大兴公的称号,于是决定以杨兴村为中心,建造新都,并因杨兴村的村名命名新都为大兴城。大兴城是隋代著名的建筑大师太子左庶长宇文恺设计兴建的,是中国古代第一个按照不同功能区规划后兴建的都城。宫城和皇城居整个城市中心,既便于防卫,也突出了皇家的威严。宫城为皇居,皇城是国家最高行政机构所在的百官衙署。宫城与皇城之间即原来的大兴村,也就是今天的红埠街和教场门、劳武巷一线。根据史书记载,大兴城建成后,原来的大兴村开拓城城和皇城之间的一条宽畅的大街,即皇城内由北至南的七条横街的第一横街,即今红埠街。街道建成后在两侧栽种槐树,正好原大兴村有一棵老槐树,立在路中间,与新栽的槐树行列不齐,主管官员准备将这棵古槐伐除。隋文帝听到后,赶忙阻止,明令保护这棵槐树,让其生长在原地。(隋大兴城图,图中红框内区域即如今的红埠街在当时大致所处位置)唐代开国,太宗李世民十分注意保护隋代的建筑。他的女儿出嫁,要在万年县署成婚,而县署门楼太小,连鸾轿都抬不进去,有人建议拆了重盖一个大门楼。唐太宗听到后立刻阻止了,说:这个门楼是大师宇文恺建造的,一定要保护好。《唐书?土地记》载,太宗李世民听说隋文帝当年保留杨兴村的一株横在大路上的古槐,下属官员以为这是隋朝的标志物,建议伐除。他责令一定要保护好这棵古槐,变通的方法就是把“杨兴村”这个地名改成唐兴村。民国十七年出版的《成宁长安两县续志》记载,当时,红埠街西连的教场门与马神庙之间,尚有大槐树一株,古碑数通。碑石记载,此槐树就是隋代建筑都城时杨兴村的那棵大槐树,有石碑、铁香炉等物为证。现西安外围农村有的在宋代就有村了,却相传从大槐树下迁来,就是隋都大兴城建城时拆迁出去的居民。他们常回这棵树下,在大铁香炉上烧香祭祖。宋、金、元三代,酒金桥,马神庙巷一带街名就叫铁炉街,清朝还有铁炉坊。民国二十年后,兴起了破除迷信的进步思潮,马神庙被拆迁,大槐树也被取消了。隋唐长安城,在今红埠街北侧建一道城墙,墙北为宫城,墙南为广场,中间的城门就是承天门,是长安城的中心。据记载,门前的广场南北宽三百步,年中国科学院唐城考古队实测宽米。唐代以后,人们就在宽畅的街道上建房居住,留了原街的南沿即今红埠街,北沿即今土车巷。红埠街南沿至土车巷北沿,正是当年街道留下来的宽度。如果拆除现在的莲湖区政府和区委大院,就能把唐代长安承天门广场原体亮了出来。承天门高耸入云,雄伟壮阔,位于长安城中心,是唐京长安的标志性建筑。承天门遗址就在今莲湖公园南墙承天阁处。西安地方史著名专家陈元方先生书写的牌额“承天阁”悬挂在公园南侧建筑上,由于西安些人不重视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的珍贵价值,近来将陈老所书的牌匾去除,换成了一个茶馆招牌。红埠街与土城苍间的街道,唐代是唐长安城最宽街街道,《新唐书》和《长安志》等书称为皇城第一横街。实际上这是唐都礼制性广场,相当于今天的天安门广场。特别在皇帝登基、改元、大放、接见外国贵宾、出征检阅军队和凯旋受俘以及迎送公主和藩出城和元正、冬至等节日,皇帝都要登上城楼,广场上千官序列,万民唱和,旆旗挥动,盛况至极。据记载,承天门城楼高20丈,是长安城最高层的标志性建筑。年,藩镇王行实和李继鹏等割据势力互相争夺、劫持皇帝,点燃承天门,昭宗李晔从承天门城楼仓惶跑下,从启夏门逃出长安,向落成镇(今引镇)逃去。回望承天门在熊熊烈火中倒下,预示了盛极一时的唐王朝即将灭亡。唐以后将此街叫作红阜街,今“红埠街”的“埠”和“阜”字都是土墙、土堆的意思,唐末烈火将土城烧过,土中的铁经过还原呈现出红色,故名红阜街。年9月17日在本街9号(今药铺)内召开中共映西省委第一次会议和中共西安市委第一次会议,成立陕西省委,选耿炳光为书记;同时成立了中共西安市委。年将红埠街改为红卫街中段,年恢复原名。资料来源:《西安地名故事(下)》地图来源:《西安城区图》《西安城区变迁地图集》End西安地图出版社,一家专业的地图出版机构,但我们擅长的不仅仅是地图。淘宝/微店:搜索#西安地图出版社#联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duzx.com/xdxjj/8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