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医院援鄂队员抗l

有人去过北京中科医院 http://m.39.net/news/a_5218643.html

4月11日,龙里县召开援鄂医疗队工作交流座谈会,我院4名援鄂队员分别作了发言。

黄海涛

我是黄海涛,医院的一名护士,前几日援鄂归来。有人称我们为最美逆行者,有人也称我们为无畏的战士,但在我自己看来,前2个月从龙里出发的,不过是一名渴望贡献一己之力,为祖国忧心的护士,而前几日从武汉归来的,则是一名为祖国而自豪的中国人。

疫情无情人有情。在前线工作的这33天,这句话的含义,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疫情的确无情,岁末年初,本该是阖家团圆,欢声笑语的日子,却因为新冠病毒而改变,这病毒如猛兽,夺去了一个又一个的生命,又如洪水,席卷了一座又一座的城市,更如狂风骤雨,脚步片刻不停。但在武汉工作的这33天里,无情的疫情,绝不是我睡前想到的最后一件事情,对疫情的恐惧,更不是我穿着厚重防护服工作的时内心充斥的情绪。相反,伴我入睡,助我坚持的,是一种感动,是一种对人心的感动。

凌晨结束工作,黑暗之下,寒风之中,卸去厚重防护服之后的,是疲惫的身躯。而拿出手机的那一瞬间,一股暖流直冲我心,让我有了得以与黑暗抗战的凭仗。“晚上冷,多加一件衣服,我已经在门口等着,随时可以出发,你不用着急。”这是志愿者武汉的司机师傅给我发的一封短信。寥寥数语,朴实无华,但却在黑夜中散发光芒,指引我们医护工作者以方向。病毒侵袭的这片土地,生活着多么可爱的人啊,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捍卫家园。我们前线工作者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奋力帮助他们保护家乡呢?医院的工作中,身边的队友们,也是正能量的来源地。一次工作六个小时,这是按照人体承受的极限来制定的工作时间。每次工作结束,疲惫程度自然是不言而喻。但在三八妇女节的那一天,我们第五批援鄂医疗队员在完成本职工作后,本该理所应当地脱下防护服去取得必要的休息。但我们没有。我们选择成为逆行者中的逆行者,回到病房给病人们送上节日的问候,与她们闲话家常。此时,即使是隔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我们的心都是连在一起的,在病毒时时刻刻的危险中,充斥着对生活的向往与热情。

回到家乡的土地,此刻站在这里,我为生在如此一个国家而骄傲,我为有机会为国奉献而自豪。经历了这一次抗争疫情的战斗,祖国凝聚力之强令我动容。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湖北硝烟未浓,全国士气已盛,抛下利益与安逸的战士们,肩负重任勇往直前的英雄们,前仆后继,剑指武汉,心向祖国。不仅如此,从这33天点点滴滴的感动和温暖中,我获益良多。无论是在人生阅历上,还是专业水平上,都更新了自己认知,丰富了见识,这是一笔无价的人生财富。时代的一粒灰,落到每个人头上可能就是一座山。一份灾难再大,分担到十四亿人头上都会变得微不足道;每个人只要做出自己的贡献和努力,就算再小,十四亿份儿汇聚在一起,那都是巨大的力量。所以没有困难是战胜不了的,只要有心,再小的努力也是不容忽视的。作为医务人员,我们应该在这场时代洪流中为患者考虑的更多、做的更多,才无愧于党和国家的信任,无愧于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和英雄的人民。

最后,请允许我用我工作总结中的一句话,来结束今天的发言。当责任战胜了恐惧,当繁忙替代了紧张,我重归故土,回望征程,无悔且自豪。

陈贵林

大家好,医院驾驶员陈贵林,感谢各位领导今天来为我们逆行湖北鄂州的几位医护人员接风洗尘。借此机会我也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年新春伊始,正当全国人民准备辞旧迎新欢庆春节之际,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在武汉爆发,在湖北爆发。疫情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许多医护人员因此踊跃报名,加入了支援武汉、支援湖北的战“疫情”队伍。我呢?我不是医护人员,医院工作的勤杂人员---救护车驾驶员。在我们人们生命健康受到疾病威胁的时候,只要群众有求,我的职责就是载着我们急诊室的医护人员风驰电掣般奔向患者,从死神那里夺回患者的生存权利,将他医院进行救治。看到武汉,看到湖北医疗设备紧缺,看到医护人员严重不足,一条条生命就这样被病魔带走,我的心不甘,我的心在痛啊!因为我天天陪伴在我们医护人员的身边,我被“医者仁心”这种人间大爱包围着我,影响着我。武汉、湖北,我能为你做点什么呢?一直在拷问着我的良心。所以当国家卫健委确定全国十九个省市对口支援湖北抗疫的命令一下,我毫不犹疑接受了组织的挑选,逆行贵州支援的地区湖北鄂州。在我们一行人即将踏上湖北鄂州之路时,医院的领导,县里领导都来为我们壮行,都祝愿我们早日战胜疫情,平安归来。那一刻我们非常感动,也感到我们就是战士的那份责任和担当。我们带着拯救生命的天使使命。带着贵州人民对湖北人民的深情厚谊,在鄂州呆了30多天。这些日子里,天天有许多关于生命救治的爱心故事感动着我,激励着我,我们的医护人员凭着精湛的医疗技术,科学判断,精准施治,一个个被感染者从我们的病房康复出院。他们康复后写在脸上的那份感谢,同样使我们感动,同时也让我们感到骄傲。在鄂州,我们胜利了,赢得了鄂州人们的高度的赞誉和荣誉,今天带着鄂州人民对贵州人民的无限感恩平安回到了家乡,家乡的领导和人民向欢迎英雄一样不仅为我们接风洗尘,还给予许多荣誉,此时此刻我的内心充满着感激,充满着幸福的喜悦。在此请让我代表我们逆行鄂州的医护人员向在座各位领导及同事深深地鞠躬,以表我们真挚的谢意。同时我们也会将领导和同事们的鼓励永远作为我们今后工作的不竭动力,更加努力地工作,为创建健康龙里,平安龙里再立新功。谢谢大家!

宋倩雯

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护士宋倩雯。在这个不平凡的年新春佳节里,一场疫情袭击了我们,看着不断蔓延的疫情和不断上升的新冠病毒感染人数,让我明白,生命重于泰山,疫情等于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支援湖北,是我的责任与使命,当时我已暗下决心,我要去到武汉前线,帮助更需要帮助的人,贡献自己的力量,发挥自己的作用,尽一名医护工作者应尽的职责。

年1月,我主动申请加入贵州省援鄂医疗队,迫切地希望能够去到前线。2月14日,接到通知,我很荣幸地成为贵州省第七批援鄂医疗队的一员。当时,我满心激动,但更多地感觉到,这是一份责任,是疫情感染者对我们的信任,更是组织对我的肯定。我一定会毫不畏惧,不负众望,圆满地去完成任务。

为了到疫区能更好地开展工作,我毅然下定决心,剪掉了自己心爱的长发,不舍的眼泪湿润我的眼角。在领导、同事、家人、朋友以及全县人民的关心和鼓励下,2月19日,我们出发前往湖北武汉。这次经历,将是对我人生的一次“大考”。疫情虽然严峻,但我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全体医护人员以及抗疫工作者的努力下,在全国人民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在此,我要感谢县委县政府、院领导及同事们的信任、肯定和支持,你们作为我们坚强的后盾,时刻关心家里的情况,为我们解决家里的困难,让我们安安心心的去往前线,没有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到达武汉后,我们参加了院感培训,因为只有自己做好了防护,才能更好的为病人服务,做好一切准备以后,终于我们进入到临床,正式开展救治工作。按照要求,穿好防护服,大家相互检查,确认每一个细节无误后,我们全副武装,进入了带有病毒的感染区,认真地做好交接班工作,便开始投入到工作之中。我负责的是病区的消杀工作,按照要求,配置好消毒液,背着药箱,认真地对每个地方进行清洁、消毒,喷杀,全力做到不留死角;这一切,必须要做得小心翼翼,这是在与无形的病毒作斗争,阻断病毒的传播,这不仅是对病人的安全保障,也是对医疗人员的负责。工作中,我们都穿着防护服,护目镜里全是雾气,衣服上也全是汗水。但是,看到病人们逐渐好转,我觉得所有的一切都是值得的。防护服干了又湿、湿了又干,大家都没有一句怨言,我们用手势沟通、用眼神交流;虽然因戴上口罩而感觉胸闷、气促,但对我们丝毫没有影响。

工作时,我坚守到最后一刻,就是为了多做一点事,尽可能地节约一套防护用品,我们在上班之前都不敢喝水,不敢吃太多东西。每次下班脱完防护服、摘下口罩的那一刻,才感觉到世界就是我的,紧绷了一天的神经终于可以稍微放松一下了,看着脸上的勒痕和擦破的皮肤,大家都只是微微一笑,小心翼翼地为对方进行消毒处理。这是疫情前线,感染随时都可能发生,在这里,每一个医者的灵魂,都受到了空前的洗礼,身后背负着家乡领导同事和几十万乡亲的厚望,把生命置之度外,不辱使命,尽职尽责,是我们唯一的信念。

3月14日,我们结束了在武汉武钢二院的救治工作,圆满地完成了这一阶段性的任务,看到病人离开时脸上洋溢的笑容,我们也笑了。3月19日上午我们集合前往机场,返回家乡贵州,武汉人民和志愿者们自发组织为我们送行,拉着横幅,挥动着手臂,鞠躬致谢,他们对我们的感激之情让我深深感动。回到贵州以后,我们坐在大巴上前往酒店隔离,省委省政府领导为我们接风洗尘,警车护送,长街欢迎,沿途站满了群众拉着横幅,挥动着五星红旗,交警部门同志向我们敬礼,路上的行人纷纷为我们挥手点赞,车辆主动让行鸣笛为我们加油。我发现自己早已泪流满面,这是感动和幸福的泪水,这是我第一次为自己感到骄傲。

隔离结束,医院领导亲自到酒店接我们回家,坐上专车,我们回到离别一个多月的家乡,警车开道,院医院门口等着我们的到来,握手,拥抱,照相。我是何德何能,能受到如此的殊荣,作为一名护士,我今生真是太荣幸了,其实我并不是什么英雄,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护士,履行了一个护士的职责,这是我的本职工作也是我应该做的,我深深的懂得,鲜花,掌声,荣誉,一切都会归于平淡。我会尽快的回到工作岗位,以一个谦卑的心,感恩的心,加倍的工作,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以此不负这些殊荣。

f谭艳群

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护士谭艳群。年的春节,本是举国同庆、万家团圆的日子,但这一切因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肺炎戛然而止。病毒肆虐,武汉告急,湖北告急!疫情就是集结号,防控就是使命,众多医护人员开始纷纷驰援武汉。我们科室所医院提交请战书,而我有幸被选中成为贵州省第七批援鄂医疗队队员之一。作为一名党员,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冲锋在前,随时做好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准备。

2月19日,我随贵州省第七批援鄂医疗队名队员在领队朱建国老师的带领下,出征新冠肺炎最重的疫区武汉。按照武汉市指挥部的统一部署,我们被医院后湖院区开展临床救治工作,随后接到调动指令转战武汉武钢二院。虽然战场在变,但我们救治患者、服务患者的初心不变。在武钢二院开展疫情防治工作以来,我积极配合院感老师做好防护,服从护士长及组长工作安排。作为责任护士,我认真落实本班护理职责,按时完成小组患者输液治疗、标本采集及生命体征的测量,为患者发放口服药及餐食,做好病房卫生清洁、消毒,向患者做好健康宣教及各项基础护理,规范书写护理文书。不管我们为患者做任何一项治疗,他们都会发自内心的回以一句谢谢或是一个微笑。此刻我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一定要竭尽全力去帮助他们,去守护他们。

进入病区我深知做好防护的重要性,因为我们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地服务患者。进入隔离病区前,我们严格按照流程穿好防护服、隔离衣,戴上护目镜,互相检查穿戴合格以后才能进入病区,最快也要10到20分钟。为了防止中途上厕所,我们上班前都尽量少喝水,但也有部分同事用上了尿不湿。出病区时,由院感老师监督,一个一个依次按顺序按流程来脱防护服,任何一个细节都不容疏忽,每个人至少要花半小时左右。虽然穿着严实的防护服、带着容易起雾的护目镜,给我们的治疗和护理带来了巨大的考验,但我们没有畏惧退缩,而是努力克服重重困难。一个班下来,常常汗水浸湿了里面的衣服,脸上也勒出了压痕,甚至有时候还会出现憋闷、头晕等不适,但我们仍然充满了激情和斗志。

从接管武钢二院感染病区以来,我们总共收治了49名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22人,病区剩余27人按照武汉市指挥部统一安排医院。我们所接管的病区病人清零,实现了医务人员“零感染”,病人“零死亡”、“零回头”的“三零”目标。此次援鄂任务顺利完成,离不开整个医疗队的团结合作,还离不开患者的信任及配合,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武汉人民的乐观坚强和感恩。“召之即来,来之即战,战则必胜”,这就是我们的职业信仰。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看到了华夏儿女的力量与信心,看到了中国医护的大无畏精神,看到了所有中国人团结一致的无穷战斗力。身旁有并肩作战的战友,不辞辛苦的志愿者,奋力求生的患者,身后有统领全局的指挥部,保障人身安全的院感组,贴心照顾衣食住行的后勤组,还有远在大后方的强大后援团:贵州省委省政府、黔南州委州政府、龙里县委县政府以及关心支持我的领导、同事、朋友。你们为我和我的家人提供了精神和物质的双重保障,让我没有后顾之忧,充满必胜的信心。

虽然武汉疫情发生了逆转性的好转,但这场疫情防控狙击战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新冠病毒固然可怕,但是我相信团结是一股强大力量,黎明的曙光终将冲破一道道障碍。任何一个生命都应该被尊重,我们必须摆正对新冠病毒的认识,以科学的态度和必胜的决心对待疫情。作为一名党员医务工作者,越是在这个时候,我们越是要保持头脑清醒,不麻痹、不厌战、不松劲,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坚决打赢这场特殊的战疫!谢谢大家!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duzx.com/xdxjj/95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