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22日刊发.总第18期摄影图片系列展(八)
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
——摄影采风创作走进新都石板滩土城村
文/钟萌
图/黄美全、杨庆文、左先启、钟萌、李德华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石板滩街道的土城村,是新都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之一。土城村以综合地域特色和满足生活需要为前题,在传统建筑的基础上,借鉴客家围楼建筑精髓,将现代理念和传统式样相融合,创造出内涵丰富、风格清晰的客家新农村聚落。
本期刊发四川省艺术摄影协会新都分会会员黄美全、杨庆文、左先启、钟萌、李德华在新都区石板滩街道土城村采风拍摄的部分图片。
石板滩街道原是石板滩镇,是“成都东山五场之首”(成都东山五场:石板滩、龙潭寺、西河场、镇子场、廖家场),置成都平原与龙泉山系之丘陵地带,低山、浅丘、平坝兼有。这个坐落于西江河畔,拥有悠久历史的集镇,早在康熙年间就已经形成了。《石板滩镇志》记载,“聚族立业石板滩的客家主要来自广东、福建、江西,广东梅县、兴宁、长乐(今五华县)居多。最早为清康熙年间,但多数于清乾隆年间,余为清嘉庆年间迁入。”
▲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
年,新都区通过土地综合整治,以生态农业为基础,以客家文化为背景,建造了独具客家民俗特色的土城新村,占地面积余亩,总投资万元。▲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
▲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
在建筑形态上,充分利用丘陵地形地貌,将现代与传统建筑理念相融合,融入当地客家文化元素。村落造型由三朵花、十五个花瓣组成,俯视犹如绽放的鲜花,故有“花样围龙屋”的美誉。
▲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
▲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
▲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
土城村的聚落分为“三苑十六围”。三苑为“金苑”、“翠苑”、“荷苑”,由数个半圆形楼镶嵌而成。十六围以“清悠、繁华、兴旺、逸趣、昌盛、吉祥、康和、福瑞八个词组为名,分别为清围、悠围、繁围、华围、兴围、旺围、逸围、趣围、昌围、盛围、吉围、祥围、康围、和围、福围、瑞围。
▲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
▲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
▲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
▲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
▲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
▲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
▲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
▲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
▲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
土城村还在村落“花瓣”中央建造了生态文化公园、法制文化广场、荷花池等景观。村内有高配的政务中心、肃穆的文化墙、宏伟的雕塑、通幽的小道、潺潺的溪流、静谧的荷塘......。这里配套设施完善,居住环境美化,是集居住、休闲、旅游、观光、文化体验为一体的客家新农村综合体。▲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
▲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
▲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
▲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
土城村在整体建构上,注重保持田园风貌和地域特色,结合农耕和民俗文化,产业发展与建设互动相融,强调多种生产、生活要素的集约优化,彰显了新农村综合体的聚集和辐射作用。▲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
▲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
▲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
▲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
▲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
▲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
客家的先民在历经关山、转徙万里的过程中,凝练出源远流长的客家文化和博大精深的客家精神。在土城客家风情园里,弘扬客家文化,传承客家精神的宣传随处可见。客家方言、客家民俗、客家民居、客家山歌、客家人物、客家山水、客家诗文、客家历史、客家饮食等客家文化,已在土城这片土地上深深扎根,并努力生长。▲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
▲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
▲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
土城村曾荣获四川省美丽乡村、四川省卫生村、成都市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成都市示范社区教育工作站、成都市“三美”“四好”示范村、成都市法治示范村、成都市平安示范村等殊荣。▲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新都土城客家新村聚落
客家围屋是中华客家文化中著名的特色民居建筑。围屋始于唐宋,兴盛于明清。围龙屋是我国古代中原的一种府第建筑形式,是客家围屋民居建筑中最典型的一种。客家人为防外敌及野兽侵扰,选择丘陵地带或斜坡地建造围龙屋。半圆形客家围龙屋是具有极强中国传统礼制、伦理观念及风水意识的围村民居建筑。客家围龙屋从建筑风格到民风民俗处处展示了客家的人文历史,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征,被众多国内外专家誉为东方璀璨的明珠、世界上的民居建筑奇葩、一部读不完的百科全书。我国客家围龙屋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摄影知识普及(十八)
如何在拍摄中用好前景
我们在拍摄的时候,很多人拍一些天高地远的场景,总是因为画面太过直白,显得平淡无奇。最好的办法,就是寻找一处前景,比如花草树木,既能很好地交代环境,又让画面有层次感,读者的注意力才会在画面上停留更长时间。
前景通常有4种:虚化式前景、引导式前景、框架式前景、介质式前景。
一、虚化式前景。我们可以利用自然中的花草树木,作为天然的虚化式前景。他既能够渲染交代季节信息,又有美感,能渲染画面,还能借景抒情,含蓄的表达作者的主题。如果镜头光圈足够大,也未必非要寻找那些花草树木,很普通的雕版景物在虚化之后也会变得非常朦胧,为画面提供一片色调和氛围,很好地烘托主体。
二、引导式前景。我们把有引导视线作用的线条或有指向动作的事物做前景,以引导观赏者的视线由前景转向中景和背景,以陪体突出主体。如把向中心汇聚的线条作为前景,可将观赏者的视线引导到汇聚中心的主体上。
三、框架式前景。让前景把主体影像包围起来,形成一种框架。这样的前景能把视线引向框架内的景物,使主体得以突出,表达出画面纵深的空间感,给人身临其境的现场感,还能增添画面的图案美。窗框、门框、栅栏、图案孔洞等都是常见的框架式前景。当我们在拍照前先安排好构图,大胆地在照片被摄主体前加入妙趣横生的前景元素,是把我们的照片变得更为立体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对于喜欢风光摄影的摄影爱好者们来说,这种方式显然是十分受用的。我们还可以利用人的身体做框架前景,让画面更具立体感、层次感和纵深感。
四、介质式前景。透过一些透明的物体进行拍摄,客观上增加了人物到镜头的有效距离,最常见、最常用的透明介质是玻璃。
总之我们能看得到、想得到的东西都可以作为前景。
《如何在拍摄中用好前景》摘自《摄影技巧共享》,作者:罗道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