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史料川军保卫皖南

白癜风能不能完全治愈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019/5772754.html

-1-

年广西电影制片厂拍摄的《血战台儿庄》,不仅全局恢弘壮丽,对一些时代细节的把握也非常考究。

比如影片中一个战斗间隙,一个士兵哼唱的一首歌,足可见一斑。

这首歌创作于年,叫作《牺牲已到最后关头》,由《大刀进行曲》的词曲作者麦新作词、孟波作曲。歌曲节奏坚定、旋律雄浑,具有义无反顾、一往直前的气概。

但比较可惜,不知何种缘故,这首抗战歌曲在年以后,并未流传开来。

-2-

电影《血战台儿庄》是大陆首次塑造国军抗战的正面形象,也是第一次将王铭章将军和川军抗战的事迹呈现于荧幕。

王铭章将军

来源:《中国抗战画史》,年

王铭章是师师长,所属22集团军出自川军系统。

邓锡侯将军

来源:《中国抗战画史》,年

年9月初,22集团军由总司令邓锡侯率领出川,由陕西经山西转战至鲁南,于年底编入李宗仁第5战区,参加台儿庄会战。

来源:《中国抗战画史》,年

年3月17日晚,日军进攻滕县。中国守军第22集团军第41军师、师以劣势之装备与兵力,英勇抗击,伤亡甚重,师师长王铭璋、参谋长赵渭滨及师参谋长邹绍孟殉国。

赵渭滨、邹绍孟烈士

来源:《中国抗战画史》,年

此战,22集团军阻敌达3天半,为第5战区之后的台儿庄会战争取了有利时间,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徐州会战的指挥官、第5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高度评价说:“若无滕县之苦守,焉有台儿庄大捷?台儿庄之战果,实滕县先烈所造成也!”

王铭章将军公葬纪念明信片

来源:《中国抗战画史》,年

国民政府对王铭章将军奋勇抗战给予高度评价,追赠为陆军上将;王将军灵枢经武汉、重庆、成都运回其家乡新都,沿途各地纷纷隆重举行悼念、祭奠仪式。

-3-

王铭章并不是牺牲的第一个川军高级将领。

半年之前,年9月21日,国民革命军第21军奉令出川抗日。10月,饶国华率部师步行二千里,从川北转万县船运东下,11月中旬到达皖南。

开赴皖南广德前线的川军

来源:《战斗画报史》,年

这时,上海已经失陷,苏、常二州失守,日军兵分四路进攻南京,并在海空军掩护下,对我采取战略包围,直趋安徽芜湖,威胁南京侧背。

南京攻防图

来源:《抗战建国大画史》,年

蒋介石立即命令刘湘派第23集团军唐式遵部进驻安徽青阳一带,唐式遵鉴于防线左翼广德城之重要,关系首都南京之安危,委派饶国华率部镇守。

11月底,在南京保卫战外围太湖流域的泗安、广德防卫战斗打响。

抵达广德、泗安的川军

来源:《抗战建国大画史》,年

11月22日,日军分兵两路准备抢占泗安。饶国华指挥第旅佟毅部,在广德前方约60里的泗安占领阵地,于27日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战斗。终因师装备较差,伤亡惨重,加上团长刘汝斋违背军令擅自后撤,以至全线溃败。泗安失守,祠山岗失陷。日军趁势向广德县城扑来。

广德保卫战被击落的日军战机

来源:《宪兵杂志》,年

30日,日军占领广德,宣城至广德的公路线也被日军控制。饶国华所部陷入日军三面包围。饶国华受命组织反攻,但其手中只剩下一营士兵,被日军包围于郎溪十字铺。日军派使劝降,饶国华在给第7战区司令长官刘湘将军写了绝命书后,举枪自戕,以死殉国,实践了他“以保卫国土为己任”的誓言。

饶国华将军

饶国华,字弼臣,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追晋二级上将,第师师长。川军出川后陨落的首位将星。

-4-

四川,在抗战时期,川人参军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之首。

年8月10日,重庆黄山。获知日本投降的消息,蒋介石动情地写下一段话:

四川为抗战重要根据地。我川省同胞,尊奉国家至上和军事第一为要旨,忠诚奋发,同心戮力,以收动员人力财力之功。每年粮政兵役所负担之数量均属甲于各省。输将慷慨,缴纳必先,丁壮从戎、踊跃恐后。推而至于增产、运输、募债、献金等一切有关抗战之工作,莫不有优良之表现。军实资以供应,兵源赖以补充。

1、峨眉山;2、峨眉雪景

3、成都望江楼;4、乐山江边

来源:《中国抗战画史》,年

就在同一日,《新华日报》年10月8日社论《感谢四川人民》也罗列了数据:

在八年抗战之中,这个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民族战争之大后方的主要基地,就是四川。自武汉失守以后,四川成了正面战场的政治军事财政经济的中心,随着正面战线内移的军民同胞,大半居于斯、食于斯、吃苦于斯、发财亦于斯。现在抗战结束了,我们想到四川人民,真不能不由衷地表示感激。四川人民对于正面战场,是尽了最大最重要的责任的,直到抗战终止,四川的征兵额达到三百零二万五千多人;四川为完成特种工程,服工役的人民总数在三百万人以上;粮食是抗战中主要的物质条件之一,而四川供给的粮食,征粮购粮借粮总额在八千万石以上,历年来四川贡献于抗战的粮食占全国征粮总额的三分之一,而后征借亦自四川始。此外各种捐税捐献,其最大的一部分也是由四川人民所负担。仅从这些简略统计,就可以知道四川人民对于正面战场送出了多少血肉,多少血汗,多少血泪!

5、农夫水车;6、宝圌山和尚踏绳过河

7、万县全景;8、嘉陵江

来源:《中国抗战画史》,年

国共两党,在获悉日本投降的当天,不约而同地感谢这个日寇铁蹄始终没有踏足的西南大省,为抗战做出的无上贡献。

四川之于抗战,功莫大焉。那是中国可以持久抗战的寄望之地。

-5-

然而10年之前,川军别说出川抗日,甚至差点在抗战全面爆发前夕,与中央政府发生全面摩擦。

年,四川军阀实力派、省主席刘湘先后响应“两广事变”和“西安事变”,导致蒋介石随后积极筹划削藩,对刘湘形成高压;刘湘则针锋相对,不惜一战,双方几度处于爆发军事冲突的临界点。

但由于四川遭遇空前大旱灾,救灾第一是全国的共识,同时拥护和平统一、一致对外也是全国的主流民意,这些都不容双方贸然发动内战,于是双方最终妥协,于7月6日达成川康整军协议。

年夏,蒋介石与刘湘

在峨眉山军官团毕业礼合影

来源:《良友》,年

民国四川实业家刘航琛后来回忆说:

如果在七月五日以前四川向中央打起来了,七·七事变后的历史当要重写。而这历史必是悲剧。

-6-

我国近代历次战争中都有川军的身影:护法战争有川军、直奉战争有川军、直晥战争有川军、抵抗北伐有川军、蒋桂战争有川军、中原大战有川军、国共内战有川军。

民国四川省主席刘湘

来源:《良友》,年

来看看这个为洗20年内战罪过的川军领袖刘湘,在他生命最后半年的经历:

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9日,川康整军会议匆匆闭幕。10日,刘湘通电请缨。13日,再次通电,主张全国总动员,与日本拼死一决。25日,刘湘令直辖各军、师长,于三日内驰返原防,遵令整军。

刘湘抵京出席国防回忆

来源:《良友》,年

8月7日,刘湘到南京出席国防会议,会上各方主战主和犹豫不决,慷慨陈词近两小时:“抗战,四川可出兵30万,供给壮丁万,供给粮食若干万石!”26日,刘湘发表《告川康军民书》,号召四川军民为抗战作巨大牺牲:“全国抗战已经发动时期,四川人民所应负担之责任,较其他各省尤为重大!”川军各将领纷纷请缨抗战。29日,川康各军整编完竣。

9月1日,刘湘率部出川抗战。

10月26日,任第七战区司令长官,作战地境为江苏的太湖以西和浙北、皖南部分地区。省政府秘书长邓汉祥等人,劝多病的刘湘不必亲征,留在四川。刘湘说:“过去打了多年内战,脸面上不甚光彩,今天为国效命,如何可以在后方苟安!”

川军出川路线

11月9日,刘湘自成都飞抵汉口。11日,到南京。14日中央改调川军刘湘部分自汉口、河南东开。20日,国民政府发表宣言,移驻重庆办公,刘湘立即发电“谨率七千万人,翘首欢迎”。22日,刘湘乘船到南京,下令所部各军、师堵击在浙江金山卫登陆、正向浙江境内侵犯的日军,重点保持于广德、泗安方面。23日,刘湘胃病突然复发,大口吐血,后经抢救苏醒。

12月3日,川军编为第23集团军(总司令刘湘兼,副总司令唐式遵,辖第21军、第23军)和第22集团军(总司令邓锡侯,副总司令孙震,辖第41军、第45军)。

12月13日,南京沦陷,第7战区所辖地境被敌占领,各军亦转进至皖赣,该战区实际上已不复存在。30日,蒋介石训令第23集团军总司令由唐式遵接任,刘湘专任第七战区司令长官。

1月20日,刘湘在汉口去世。死前他留有遗嘱,语不及私:

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

蒋介石在汉口致祭刘湘

来源:《良友》,年

每每读之,唯有景仰!

-7-

国人需要感谢四川,安徽人更不能忘记。

先看皖西,很惋惜,这里没有守住。

20军军长杨森

来源:《中国抗战画史》,年

全面抗战爆发后,杨森率部20军徒步行军出川,赶赴上海参加淞沪抗战,全军在大场血战5昼夜,守住了阵地,所率川军余人,伤亡高达余人。

杨森所属之部是除装备德国武器的王牌师中央军88师、税警团直属队外最能打的部队,被评为淞沪战场最能打的5个师之一。

安徽安庆太湖战影

1、在太湖的川军杨森部

2、安庆太湖城

3、军用木排

来源:《中国抗战画史》,年

淞沪会战后,杨森奉命守卫长江边的安庆,归入第五战区。

武汉战役日军路线图

来源:《中国抗战画史》,年

年6月,武汉会战拉开序幕,6月11日,日军波田重一支队(台湾混成旅)由芜湖溯江西进。

安庆江面之日舰

来源:《中国抗战画史》,年

13日夜,波田支队趁雨夜突袭安庆,杨森部作战不力,一夜间就被逐出城外。

-8-

重点说皖南。皖南有个抗战笑话:“只打中国,不打宁国”。说是当年日本人打到宁国县边境,听说这里叫宁国,鬼子说:“我们滴,只打中国,不打宁国。”遂使宁国,以及徽州躲过一劫。

抗战沦陷区示意,青阳刘成制图

其实抗日战争时期,随着宣城、广德等地先后沦陷,宁国县地处敌后前沿,驻军云集。当时先后有国军第25军、第32集团军总部、忠义救国军等20多支部队30多万官兵,另外还有新四军、游击队在周围活动。加上宁国半属皖南山区,高山环卫,易守难攻,所以日军不敢轻易进犯宁国。

有了宁国县的屏障,徽州在抗战期间,没有遭受日军兵燹。(即上图红圈范围内)

中华民国的锦绣河山

(右)战时军政重地之屯溪(安徽)

《东方画刊》,年

甚至徽州的屯溪镇,以安徽战时军政重地的身份,成为未曾沦陷的安徽象征。

-9-

除了宁国的屏障,徽州也有川军的驻兵——国民革命军陆军第23集团军。

中国著名摄影记者、歙县昌溪人吴宝基,年进入《申报》摄影部当练习生,年进入《时事新报》。至年,他以《良友》和《时事新报》战地记者身份奔赴皖南前线,用相机真实地记录了中国将士奋勇抗战的英雄事迹。

摄影家吴宝基(-)

在战火硝烟中,吴宝基先生冒着危险拍摄中国军人英勇杀敌、战地救护、民众支前等镜头,为中国留下了大量的战史摄影作品。

我们也通过吴宝基先生的镜头,看看这些为国奉献的可爱军人。

以下为吴宝基发表在《大美画报》年第2卷第4期的《川军保卫皖南》系列组图:

川军群像

开会的川军将领

50军军长郭勋祺

川军前辈陈益廷

新七师师长田冠五

师师长范子英

师师长佟毅

重庆战地服务团团长刘子如

以下为吴宝基发表在《东方画刊》年第2卷第7期的《活跃于皖南的川军》系列组图,这里主要记录50军郭勋祺部的一些联合民众、宣传抗战的事迹。

50军的抗日宣传

50军的训余体育活动

50军军长郭勋祺

抗战爆发,郭勋祺率军出川抗战。为师师长。年底参加南京保卫战,负重伤。后在皖南作战,屡立战功,受到嘉奖,晋升为第23集团军副总司令兼50军军长。期间因与新四军往来密切,被调任后方。

-10-

除此之外,吴宝基先生还记录了第23集团军总司令唐式遵的影像。

唐式遵(-),字子晋,四川省仁寿县人,曾任川军第21军军长,国民党第23集团军总司令、第3战区副司令长官。毛泽东曾说唐式遵在抗战期间,“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

唐式遵在清末曾参加镇压藏人叛乱。抗战爆发,他将成都的住宅捐献出来作为抗战军费,还动员家族男丁参军,并亲自率部21军出川抗日,先后在豫鄂皖苏浙等地以及长江沿岸同日军作战几百次,并镇守皖南。

他驻兵九华山期间,为激发全体将士和国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出资派人携刻“固我山河”四个大字。

而在徽州,唐式遵也留下了一个著名景点。黄山青鸾峰崖壁石刻大字“立马空东海,登高望太平。”字径均6米,世所罕见。落款就是西蜀唐式遵,又有歙人罗长铭或石埭苏纬之代书一说。

“东海”明指黄山东海,暗指东洋;“太平”明指太平县,暗喻天下太平。

此外,唐模檀干园湖边有唐式遵手书“引岚”碑刻。

而唐模人为唐式遵刊石纪德的另一块碑,不知何故,竟然出现在呈坎一户居民家中。

年初,解放战争进入尾声。唐式遵作为“硕果仅存”的国民党川系重要将领,受委为四川省政府主席。3月25日晨,唐式遵被彝族武装配合解放军将之包围,双方激战,唐被击毙。自其上任,未及一月,国灭亦身死。

两件事值得一提:一是唐式遵担任过军长的21军,曾于年3月由江苏南通紧急调往台湾,参加了镇压台湾民众“二二八”起义的军事行动。二是唐式遵是在整个解放战争中,被击毙的国民党军军阶最高者,为陆军上将。

-10-

往事俱已矣。不论曾在川军体系的军人日后归宿何处,我更愿意怀念他们在年时,穿着草鞋、抗着破枪、走几千里路去前线为国慷慨而死的样子。

那时,他们也许……不!是一定高唱着《牺牲已到最后关头》的悲歌!

向前走,别退后,

生死已到最后关头!

同胞被屠杀,土地被强占,

我们再也不能忍受!

亡国的条件我们决不能接受!

中国的领土一寸也不能失守!

同胞们,向前走,别退后!

拿我们的血和肉,去拼掉敌人的头,

牺牲已到最后关头!

程乔出品?

感谢川军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duzx.com/xdxly/105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