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
要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让市民在大都市也“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时值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一周年之际
按照市委总体工作决策部署
成都市新都区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统揽
以“全面落实年”为主线
把新发展理念转化为
城市建设发展的生动实践
坚决贯彻绿色发展理念
打好蓝天保卫战
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努力为秀美香城赋予别样色彩
今天,小编就带你一起来看看
新都近一年以来环保工作的成效吧
多措并举
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为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
地处成都城市发展北中轴线上的新都
从制度体系层面突破瓶颈制约
使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
与绿色生态续缘相融
不断提升市民的生态幸福
“新都区始终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民生事业发展,努力创造优良人居环境。
”新都区委副书记潘捷谈道,结合自身区位优势,新都持续强化城乡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列为“一号工程”,以铁的决心和手段,全面打响了蓝天保卫战。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依照《新都区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要求,新都对大气污染源综合分析、系统施策,全方位开展专项治理:
1
依法关闭“散乱污”企业家
2
淘汰燃煤锅炉台(套)
3
规范合法汽修企业家,限期整改家,关停家
4
关闭砂石场51家、商混站50家
5
划定主城区禁止食品露天烧烤区,对主城区内余家餐饮店实施煤改电(气)
6
淘汰老旧车辆,黄标车辆
同时,通过深入实施“四大工程”:
完成裸土覆盖平方米
道路(接口)硬化7万余平方米
树池覆盖达平方米
绿化带提挡降土21.7万平方米
对全区个在建工地开展达标化建设工作
安装工地扬尘在线监测设备63个
据区环保局长杨大伟介绍:
按照区领导厉行法治
强化环保督察
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务求取得实效的工作要求
新都制定出台配套规章及管理办法
多部门联合开展
机动车尾气现场执法
并在中西部率先安装
固定式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设备
对尾气超标机动车实施有效管控
在铁腕
治理下
年,新都区PM2.5年平均浓度为57微克/立方米,较年下降22.97%,下降幅度全市第三;
PM10年平均浓度为86微克/立方米,较年下降30.65%,下降幅度全市第一;
SO2、NO2年平均浓度分别为15微克/立方米、50微克/立方米,较年下降21%和16.7%;
优良天数天,较年新增优良天数46天,减少重污染天数5天。
随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深入推进,被誉为“半城繁华半城绿”的香城新都,正让绿色成为城市最鲜明的底色。
持续发力
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
迎来新征程,践行新理念
为构建绿色发展制度体系
新都区在全面降低区域大气污染负荷
加快构建与生态资源禀赋、环境承载容量
相适应的城市空间结构和产业体系方面
又将呈现怎样的谋篇布局和治污方略
“改善环境质量,让绿色与城市共融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全社会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杨大伟表示,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是全市的“全面落实年”,新都区将着力健全完善长效监督管理机制,总结经验、开拓创新、重拳出击,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
源头控制,优化结构
严格执行企业准入和退出机制,着力做好增强新动能“加法”和淘汰落后产能“减法”,采取调、搬、关、清、治等措施,以实际削减量为目标,督促企业提质增效,加速发展绿色经济。
加强高污染燃料控制,正确引导全区现有14座砖瓦窑厂有序退出,确保产能和污染物排放总量双下降。
统筹谋划,突出重点
开展家具行业VOCs治理试点建设,以重点区域、典型企业为主要对象,探索创新性合作机制,引入第三方公司参与,通过安装先进VOCs在线监控与末端治理设施,双管齐下,强化工业源VOCs管控力度。
组织实施夏季臭氧污染专项防控,督促重点排放企业和建筑工地错峰生产。
科技治霾,精准施策
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并重,全力推行科技引导,针对区域污染特征,邀请专家团队出谋划策,深入开展污染源解析、建立大气质量预判预警机制,为工作精准发力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深化与各地科研单位、环保公司合作,拓宽渠道、搭建平台,积极尝试治霾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建设局域削减治理亮点工程。
绿色出行,低碳环保
在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加强涉气污染治理的同时,不断优化公共服务、全面提升城市能级、积极倡导绿色出行、力求源头减少污染。
今年1月购买总额为万元的辆新能源公交车首批投入运营,已成为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随着今后多批量新能源公交车的不断亮相,将对提升区域空气质量产生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仰望蓝天
俯掬清波
推窗见绿
……
这是当代人的生态福祉
也将成为后世的绿色根基
在成都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进程中
香城新都多年碧水蓝天
绿树成荫的美丽必将绵延下去
在美丽中国、美丽四川画卷中
添上一抹鲜艳的绿色
主管:成都市环境保护局
主办:成都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
来源:成都日报
相关阅读
举一反三!双流区多部门联动清理“垃圾坑”
人民日报:寄发展于山水之间
于会文:当前四川省环保工作有十项重点任务
昨日,四川第一个绿色小记者传播基地落户华阳
如果觉得不错,欢迎点赞哦~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