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成都新型材料

白癜风山东哪家医院好 https://m-mip.39.net/pf/mipso_4710759.html

成都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各区(市)县政府,市级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国家、省、市关于高质量发展的系列决策部署,根据《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成委发〔〕22号)精神和《成都市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改革攻坚计划》要求,现就促进我市新型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发展目标

到年,全市新型材料产业主营收入突破亿元,力争培育2家百亿级企业、3家50亿级企业、30家10亿级企业、家亿级以上企业,掌握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一批具有关键材料自主设计研发能力的重点企业技术中心,全市新型材料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配套完善的产业发展格局。到年,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的新型材料研发制造基地。 

二、发展重点

  

聚焦产业需求高、企业基础强、研发创新优、资源禀赋好的新型材料细分领域,按照“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培育构建先进材料产业生态圈,打造“四大特色材料+四大优势材料”的新型材料产业体系。

  

(一)电子信息材料:打造全国领先的电子信息材料产业集聚区。聚焦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需求,打造国内领先的半导体材料制造基地,建设新型显示材料研制高地,打造电子信息用关键材料研发高地。   

1.打造国内领先的半导体材料制造基地。巩固化合物半导体领域技术优势,促进化合物半导体在射频芯片、5G基站芯片等领域的应用。围绕砷化镓、氮化镓等第二代、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研制,积极招引聚集一批产业链配套企业。 

2.建设新型显示材料研制高地。发挥我市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龙头企业在光学玻璃、镧系玻璃、液晶玻璃基板、掩膜版等领域研发制造优势,引聚上下游关联企业配套,建设国内一流的产业链齐全的新型显示材料研发生产基地。 

3.打造电子信息用关键材料研发高地。聚焦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需求,大力推进阻焊油墨、光刻胶、偏光片关键材料等电子化学品研制。依托电子科技大学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支持电子陶瓷、电子薄膜、电子浆料、集成电路覆铜板等材料发展。扩大光纤预制棒材料、特种光纤材料、新型光缆材料的产业规模,推进特种光纤在5G通信领域的应用示范。 

 (二)先进装备材料:打造特色鲜明的先进金属装备材料产业集聚区。聚焦装备制造产业发展需求,大力发展装备制造用金属材料,打造装备制造用金属材料生产研发基地,发挥成都地区的特色优势,建设国家重要的高性能有色金属材料研制基地。 

4.打造装备制造用金属材料生产研发基地。依托国家精密工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究院所,加快发展面向航空装备、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行业领域的高端金属材料,重点支持高温合金、高强特种钢、高纯金属靶材等装备制造新材料的研制。进一步巩固硬质合金领域的技术优势,重点突破碳氮化钛、钨钼等新型硬质合金技术,提高刀具刃具、油田钻井钻头用钢等粉末金属产品市场占有率。 

5.建设国家重要的高性能有色金属材料研制基地。统筹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发挥成都科研院所金属材料研发优势,培育招引领军企业,打造区域级产业名片。加快发展铝镁钛轻量化金属、钒钛特种金属、高纯稀贵金属等先进有色金属材料,形成具有特色优势的高性能有色金属材料产业。加快发展土壤、空气及水体治理材料等环境友好型金属材料。   

(三)新型能源材料:构建新型能源材料产业集聚区。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需求,把握产业发展趋势,建设全国重要的锂电池材料生产研发基地,提前布局氢能产业,打造氢燃料电池材料研发基地。 

6.建设全国重要的锂电池材料生产研发基地。依托四川大学后续能源材料及器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和先进动力电池材料重点企业,加快推动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富锂氧化物正极材料、低成本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高能量高循环寿命硅碳负极材料、多功能电池隔膜材料等锂电池材料发展。

 

7.打造氢燃料电池材料研发基地。依托我市氢能产业相关园区以及川西气田的天然气资源优势,引育氢燃料电池材料研制企业,加快高活性催化剂、高性能膜电极、双极板、碳纤维纸、质子交换膜等关键材料研发。

  

(四)医药健康材料:打造全国知名的生物健康材料产业聚集区。聚焦医药健康产业发展需求,加大生物健康材料研发力度,打造生物健康材料研发高地,构建特色生物材料创新高地。 

8.打造生物健康材料研发高地。依托国家生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进国内知名的研发机构和团队,加强应用于骨、心血管、皮肤、神经等组织生物修复材料研发,加快具有靶向递送功能和多模式控释功能的药物载体材料、可穿戴疾病诊疗与健康监测用高性能柔性电子材料、医疗影像系统关键材料等核心技术攻关。

  

9.构建特色生物材料创新高地。促进国家生物材料领域重大项目和重要机构落地,支持本地重点生物材料企业提质升级。加快进口产品替代,提升医用透析材料、人造血管材料、全瓷义齿用氧化锆等高端功能材料产业化水平。   

(五)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打造优势领先的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研发制造高地。大力突破高性能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做优复合材料特色产品,建设高性能纤维原丝生产基地,打造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产业集群。

10.建设高性能纤维原丝生产基地。促进芳纶II、III纤维、PBO及高性能玻璃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原丝生产企业产能爬坡,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发挥四川航天玄武岩纤维产业技术研究院的研发优势,重点突破CBF规模化产业制备技术。

11.打造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产业集群。依托国家高性能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加快发展碳纤维复合材料,聚集国内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重点提升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热塑性复合材料产业化水平,打造国内重要的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制造基地。   

(六)先进高分子材料:建设先进高分子材料优势产品研制基地。依托国家级工程技术平台优势,加快先进高分子材料关键技术研发,打造国内领先的先进高分子材料研制基地。 

12.打造先进高分子材料关键技术研发高地。依托国家有机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创新平台的技术优势,开展高性能氟硅材料、高端聚烯烃、环保型高分子材料等关键技术研发。鼓励本地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提升有机硅密封材料、有机氟材料、汽车轻量化高性能复合材料、MCA等产品市场占有率。 

13.打造国内领先的先进高分子材料研制基地。充分发挥高质量基础原料优势,培育集聚招引石化下游高附加值产品生产企业,重点发展聚酰亚胺、聚苯硫醚、聚醚醚酮等高性能树脂材料,加快发展特殊功能涂料、高端胶黏剂、先进合成材料助剂及催化剂等高端精细及专用化学品,积极布局质子交换膜、光学膜等功能性材料产业化项目。   

(七)稀土功能材料:培育具有特色竞争优势的稀土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巩固技术优势,打造特色鲜明的稀土功能材料研制基地,建设国内稀土功能材料核心研发区。   

14.打造特色鲜明的稀土功能材料研制基地。进一步巩固粘接钕铁硼永磁材料、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激光晶体材料的技术优势地位,提升产业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加快发展稀土脱硫脱硝催化剂、储氢材料,构建品种齐全的稀土研发制造集群。

 

15.建设国内稀土功能材料核心研发区。加快热压钕铁硼永磁材料、烧结钐钴永磁材料、稀土发光晶体等关键领域的技术研发。挖掘本地市场潜力,进一步提升稀土功能材料在手机用微型电机、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智能机器人传感器等领域的应用规模。 

(八)前沿新材料:建设前沿新材料研发应用示范区。抢占前沿新材料研发制高点,打造石墨烯和先进碳材料研发基地,建设前沿新材料应用示范区。

  

16.打造石墨烯和先进碳材料研发基地。依托碳纳米管、石墨烯润滑油、石墨烯吸波材料和3D打印材料的产业基础,加快突破石墨烯薄膜规模化、高端3D打印材料、低温超导材料等制备技术。加大智能材料、纳米材料、超导材料、液体金属等重点领域基础研究和技术积累。 

17.建设前沿新材料应用示范区。紧密围绕电子信息、智能制造、医药健康等产业功能区建设,加速推动碳纳米管、富勒烯、石墨烯、稀散金属、超导材料、3D打印材料等在电子显示屏、可穿戴设备、固态电池、高速磁悬浮列车、航空发动机制造等领域的应用示范。 

三、政策措施

(一)加强功能区建设。依托全市新型材料产业基础、区位优势、资源配套条件及环境承载能力,以青白江先进材料产业功能区、成都新材料产业功能区、天府新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功能区等相关产业功能区为支撑,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材料、先进装备材料、新型能源材料、医药健康材料等细分领域。相关产业功能区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加快建设生产活动所需的功能性平台、专业化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配套,确立“人城产”发展模式。统筹完善市县两级产业政策,相关产业功能区针对发展重点和目标任务制定出台相应行动计划和要素保障方案。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财政局、市统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科技局、市投促局、市住建局、成都石化园区管委会、相关区(市)县]   

(二)构建产业生态。推进产业链与创新链延伸联动发展,打造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新型能源材料等领域产业集群。在产业链上培育聚集一批竞争力强的重点企业和配套企业,在创新链上吸引壮大一批影响力强的研究创新团队。做好生产性配套服务,支持新型材料产业相关功能区建设产业加速器,加快建设高水平标准厂房及中试工程车间。聚焦川藏铁路、东进建设、地铁建设、天府国际机场建设等重大工程建设需要以及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发展需求,打造新型材料产品示范应用工程,提升新型材料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投促局、市住建局、成都石化园区管委会、相关区(市)县]   

(三)引育先锋企业。积极争取国家重大项目布局,支持企业申报国家和全省重大专项、技术改造等政策支持项目,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创新力的先锋企业集群。优化企业营商环境,吸引我市新型材料企业的上下游合作伙伴、服务对象来蓉投资落户。发挥先锋企业的引领作用,以“先锋+集群”的模式在先进装备材料、新型能源材料、电子信息材料、医药健康材料等领域培育一批“专精特新”“行业隐形冠军”企业。

[责任单位:市投促局,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博览局、相关区(市)县] 

 (四)推进创新驱动。聚焦“卡脖子”材料,吸引国际科技组织、知名高校院所和科技服务机构来蓉设立分支机构,加快聚集全球顶尖科研机构,开展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研究制定校院企地间的风险分担、利益共享机制,充分保障多方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提升现有创新资源供给与新型材料产业发展需求匹配度,整合我市新型材料领域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资源,推进主体用户、核心企业、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形成市场化的全新伙伴关系,加快前沿新材料技术成果转化,在核心技术上实现自主化。支持建设国家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区域中心,为新型材料检验检测、技术评价及市场准入等提供优质服务,指导企业科学完善新材料技术成熟度等级划分体系。

[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市投促局、市市场监管局、成都石化园区管委会、成都产业集团、相关区(市)县]

(五)做好要素保障。发布成都人才开发指引,面向全球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团队,大力引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急需的高端人才,完善各类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服务体系。设立成都市新型材料产业投资基金,强化资金扶持,加快建立市场化、精准化金融支撑体系。依托成都市新材料产业协会和产业联盟,拓展打造新型材料供需交易对接平台。鼓励新型材料产业相关功能区打造新型材料线上展示馆、科普馆等宣传平台。重点筛选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型材料领域展会活动,做好目标企业邀请、投资环境推介等工作,加速融入全球产业链高端。

[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办)、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博览局、市公安局、成都石化园区管委会、成都产业集团、成都交子金控集团、相关区(市)县]    

名词解释

1.PBO: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纤维,具有断裂强度和模量高、耐高温、阻燃优良等特性。   2.CBF:连续玄武岩纤维,是一种性能优良、用途广泛的环境友好型无机高性能纤维。 3.MCA:三聚氰胺氰尿酸盐,是一种含氮的无卤环保型阻燃剂。   4.3D打印: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高分子材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   5.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成都新型材料产业相关功能区空间布局表

相关产业

功能区

发展重点

目标任务

区(市)县

青白江先进材料产业功能区

高性能纤维及

复合材料

先进装备材料

4.打造装备制造用金属材料生产研发基地的主承载区。

5.建设国家重要的高性能有色金属材料研制基地的主承载区。

10.建设高性能纤维原丝生产基地的主承载区。

11.打造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产业集群的主承载区。

青白江区

成都新材料产业功能区

先进高分子材料

新型能源材料

电子信息材料

1.打造国内领先的半导体材料制造基地的协同发展区。

2.建设新型显示材料研制高地的协同发展区。

3.打造电子信息用关键材料研发高地的主承载区。

6.建设全国重要的锂电池材料生产研发基地的主承载区。

7.打造氢燃料电池材料研发基地的主承载区。

12.打造先进高分子材料关键技术研发高地的主承载区。

13.打造国内领先的先进高分子材料研制基地的主承载区。

彭州市

天府新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功能区

新型能源材料

电子信息材料

前沿新材料

1.打造国内领先的半导体材料制造基地的主承载区。

2.建设新型显示材料研制高地的协同发展区。

3.打造电子信息用关键材料研发高地的主承载区。

6.建设全国重要的锂电池材料生产研发基地的主承载区。

7.打造氢燃料电池材料研发基地的主承载区。

16.打造石墨烯和先进碳材料研发基地的主承载区。

17.建设前沿新材料应用示范区的协同发展区。

邛崃市

淮州新城

新型能源材料

6.建设全国重要的锂电池材料生产研发基地的协同发展区。

7.打造氢燃料电池材料研发基地的协同发展区。

金堂县

大邑文体智能装备产业功能区

先进装备材料

前沿新材料

4.打造装备制造用金属材料生产研发基地的协同发展区。

5.建设国家重要的高性能有色金属材料研制基地的协同发展区。

16.打造石墨烯和先进碳材料研发基地的协同发展区。

17.建设前沿新材料应用示范区的协同发展区。

大邑县

双流航空

经济区

电子信息材料

1.打造国内领先的半导体材料制造基地的主承载区。

2.建设新型显示材料研制高地的主承载区。

3.打造电子信息用关键材料研发高地的协同发展区。

双流区

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

先进装备材料

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

4.打造装备制造用金属材料生产研发基地的主承载区。

10.建设高性能纤维原丝生产基地的主承载区。

11.打造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产业集群的主承载区。

新津县

成都电子

信息产业

功能区

电子信息材料

稀土功能材料

1.打造国内领先的半导体材料制造基地的主承载区。

2.建设新型显示材料研制高地的主承载区。

3.打造电子信息用关键材料研发高地的协同发展区。

14.打造特色鲜明的稀土功能材料研制基地的主承载区。

15.建设国内稀土功能材料核心研发区的主承载区。

成都高新区、郫都区

龙泉驿汽车产业功能区

先进装备材料

4.打造装备制造用金属材料生产研发基地的主承载区。

5.建设国家重要的高性能有色金属材料研制基地的主承载区。

龙泉驿区

新都现代

交通产业

功能区

先进装备材料

4.打造装备制造用金属材料生产研发基地的协同发展区。

5.建设国家重要的高性能有色金属材料研制基地的协同发展区。

新都区

成都医学城

医药健康材料

前沿新材料

8.打造生物健康材料研发高地的主承载区。

9.构建特色生物材料创新高地的主承载区。

17.建设前沿新材料应用示范区的协同发展区。

温江区

注:主承载区指体量大、基础好、有重大项目;协同发展区指体量适度、有一定基础。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duzx.com/xdxly/6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