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理ldquo微腐败rdquo

白癜风有哪些症状 http://m.39.net/pf/a_7572162.html

创新“三联+”

突出无职党员“四个作用”

扎实推进专项治理“微腐败”工作

(新都区泰兴镇党委)

新都区着力于运用基层组织优势和发挥农村无职党员作用,在泰兴镇开展“三联+”治理“微腐败”试点工作,那么成效如何?一起来看↓↓

搭建组织架构

夯实治理基础

“三联+”是指镇党委委员联系党支部、支部委员和党代表联系普通党员、普通党员联系群众三层联系,“+”是指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全镇11名党委委员联系17个党支部,名支委委员(党代表)全覆盖联系党员,名60岁以下身体健康的党员全覆盖联系户群众。

年,全市开展专项治理“微腐败”工作启动后,泰兴镇主动把专项治理“微腐败”工作作为“三联+”的中心工作,先后11次召开党委会,与民生实事、重大项目等中心工作同研究、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在各项工作开展的同时加强监督,夯实专项治理“微腐败”的基础。

运用组织优势

强化治理态势

压实党委委员、基层支部、支委委员(党代表)和普通党员责任,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扎实推进治理“微腐败”的动力,确保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当好“大政方针宣传员”,实现治理精神快速传达。依托名党员,构建个专项治理“微腐败”的宣传阵地,确保治理精神快速传达。党员先后6轮上门入户宣传治理工作,召开“坝坝会”场,发放党员名片及印制了“三联+”和治理“微腐败”相关内容的围裙各余张,让每户群众明白“微腐败”是什么、“有问题找谁反映”。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群众对“微腐败”治理工作的知晓率、满意率不断提升,全区党风廉政建设群众满意率预测评中,泰兴镇在所有乡镇中排名第3,较往年提升明显。

当好“腐败治理观察员”,实现问题清仓起底。全镇高度重视问题的清仓起底,名党员先后6轮上门收集条群众反映强烈问题或诉求,梳理出线索62条,经由纪委分析、党委研究,对可能存在“问题”的线索由镇纪委牵头重点调查核实,运用“四种形态”分类处置,年共查处“微腐败”案件4件,对5人给予党纪处分,对17名存在轻微违纪行为的党员干部作出组织处理。落实“一案一通报”、“一案一警示”制度,以身边人与事开展警示教育,对查处的案件全部在基层支部组织党员学习,教育党员干部引以为戒。

当好“民生实事推进员”,实现群众获得感提升。党委委员牵头,以支委扩大会的方式,每月对收集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判,形成解决办法或统一口径后由党员向群众直接反馈。现已解决或直接回复群众余条。下发《党委督办》52份,先后启动了九杨路、观梨路、泰二路等9条道路的新(改)建工程,启动了先锋花园、新业续建的分房工作,群众期盼6年的成青苑安置小区动工开建;平稳关停沙石场8家,关停“三无企业”51家,限养区全部整治达标,禁养区全面实现禁养。随着民生实事的一件件落实,群众对党委政府的信任度不断提升,以往常态化到区委区政府上访的现象在年未出现,整体信访率有所下降。

当好“联系群众服务员”,实现党员形象的提升。在治理工作中,围绕问题转,紧盯实效看,通过党员这个“介质”,畅通了党委政府与基层群众沟通渠道,群众需求与党委政府行政行为实现“精准对接”。党员亮出身份参与到问题的收集、研判与解决的全过程,党员履行了党员义务,收获了群众认同,体会了奉献价值。随着余条问题和诉求得到解决或答复,过去群众中存在的“普通党员无权无势,解决不了问题,给他们反映也没用”的看法一举扭转,党员“亲民众、解民忧、办民事”的形象逐步树立,党群干群形成良性互动,关系更加融洽。我镇张庵社区党员邱泽青过去因政策问题多次越级上访,通过“三联+”走访,收获了群众的认同,已从一名“问题”党员转化为一名热心社区工作的合格党员。

编辑/陈艾程廷静

原创稿件欢迎转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duzx.com/xdxly/66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