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们,周末好!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在大局下行动,紧盯涉企服务中的行政审批、行政执法等方面存在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是纪检监察机关护航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题中之义、应尽之责。
本周,三湘风纪网发布了数起影响和破坏营商环境典型案件:南县原国土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廖建强等人违规插手和干预工程项目;益阳高新区清溪文旅公司石旭光拖延审批时限……昨日发布的芷江县委原书记曾佑光被“双开”通报中,也有这样一句表述: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项目承揽、土地出让手续办理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财物。
透过这些案例不难看出,目前涉企服务中的腐败现象、不当行为和不作为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特别是碰到一些“软钉子”,让企业主体无所适从。少数党员干部嘴上亲商重商,工作中却层层设“门”。
有的设置“玻璃门”,挡投资于无形。对企业表面上客客气气,但决策不拍板、遇事先说不,机械化地讲规矩、讲依据,习惯等领导协调、等会议纪要或文件下发后再执行,或以各种理由拖延服务时限。
有的设置“弹簧门”,强推客商出局。在银行借贷、招投标等与企业相关的服务中,搞垄断服务、捆绑服务、指定服务;滥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选择性执法,以罚代管、重罚轻管;违规收取涉企会费、培训费、服务费等等。
有的设置“推拉门”,让企业晕头转向。有些党员干部为显示自己的清白,把以前的“亲而不清”变成“清而不亲”,从“乱伸手”变成了“玩太极推手”。对涉及多部门的事务,相互推诿扯皮,看似都管实则都不管,让企业来回跑路。
这一道道隐形的“门”,扰乱的是市场经济秩序,破坏的是营商环境,挫伤的是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热情,已成为影响投资就业、阻碍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必须坚决予以拆除。优化营商环境,纪检监察机关就该主动担当、勇于“亮剑”、敢于问责。
从严监督,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督促各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持续优化政务环境、市场环境、金融环境、法制环境和人文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严格执行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管理制度,推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进一步废除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确保有关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落地落细落实。
从严执纪,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一道道“玻璃门”、“弹簧门”、“推拉门”的背后,暴露的是一个个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纪检监察机关将从严查处故意设置障碍、刁难服务对象,对企业正当要求置若罔闻、对其合法权益不予保护等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行为;紧盯因服务意识不强、工作能力不足、政策水平不高给企业经营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的懒政怠政为官不为行为。同时,为敢于挺身而出、迎难而上、出实绩的干部鼓劲撑腰。
从严问责,惩治涉企违纪违法行为。针对涉企服务中的薄弱环节和问题多发领域,集中开展打击围标串标、治理红顶中介等专项行动。今年4月以来,湖南省纪委监委部署开展工程建设招投标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傅奎在接受采访时说,“这次整治,坚持‘小切口、硬措施、实效果’,将通过压实‘两个责任’,起底一批问题线索,公布一批违法违规市场主体黑名单,通报一批领导干部插手招投标典型案例,开展一批在建工程项目检查,达到清除‘污染源’、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目的。”(王路方可)
编辑:方可
校对:尹骁
读三湘风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