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锦里中国传统工艺品之乡

  民间艺术:如今新事物层出不穷,中国特有的传统民间工艺渐渐被人们所忽视甚至遗忘。这里就将为大家介绍几位仍然在守护着这些传统工艺的民间手艺人,他们的专业技艺都十分地精湛。

  [剪纸]剪纸是汉民族最古老的民间工艺之一,据说兴起于6世纪。剪纸是运用专用的剪刀和雕刻刀在纸上做出动物、风景、人物、中国的风俗等图案,用纸大多为红色。(见图1-2)

以下作品图片可点击放大

见图1-2

  手艺人龙师傅:中国民间剪纸大家、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剪纸委员会会员、四川省民间文艺协会会员、成都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成都市青羊九民间文艺协会理事。她从小爱好剪纸工艺,在祖母的教导下,学习剪纸,成为代表四川的剪纸大家,剪纸生涯有30多年之久。(见图3)

图3

  [面塑]面塑是以彩色的糯米和小麦粉为原料捏制而成的小玩偶。面塑还有许多的别名,如“面花”、“礼饼”、“蒸果子”等等。这项工艺的具体兴起时间不详,但至少在年前就已经存在了。(见图4)

图4

  传说在三国时代,诸葛孔明在远征南蛮之时,要渡过一条河流的时候,遭遇暴风雨,于是孔明便做了一个人偶献给神明,之后暴风雨立马就停歇了,就这样孔明一行渡过了河流。据说面塑就是从这一时期兴起的,但之前都是做祭祀之用,到明清时期,技术进步,面塑才真正作为一项民间工艺确立了其地位。

  手艺人王龙师傅:工艺美术的巨匠,民间艺术家。其师傅是中国著名的工艺美术巨匠彭晓平。王先生从事面塑工艺20余年,获得“千人巨匠”艺术家的称号,为四川面塑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见图5)

图5

  [耍货]耍货,对老玩具的传统叫法,是我国独有的,有悠久历史且流传很广的民间玩具,已失传30多年。民间艺人朱正国在年初终于让它重放异彩。现在,四川锦里是国内唯一恢复制作出售它的地方。它看似简单,但却巧妙地利用了摩擦、撞击、旋转、杠杆等科学原理,能做出灵巧的动作、发出不同的声音。它采用纸浆加胶为原料经手工制作而成,具有捏不烂、不怕摔、便于携带的特点,并能长期保存。(见图6-7)

图6-7

  [吹糖人]通过吹糖完成创作的民间工艺。用玉米制作的砂糖被称为异性化糖,这项工艺的原料就是利用异性化糖,再用小炉加热而成。以前的原料只有黄褐色的,如今因为色彩更加丰富,吹出的作品也更加栩栩如生了。(见图8)

图8

  糖人起源于唐代,据说是由诗人陈子昂发明的。到了明代,朱元璋掌握政权后,名军师刘基(刘伯温)害怕自己被害,于是便化作女装逃到南京,在这里隐姓埋名,以制作糖人为生。相传糖人就是这一时期传到民间的。

  手艺人张师傅:一级民间艺术家,做吹糖人30年,几次代表中国参加海外的文化交流,今后他还会继续守护着传统,创作出新的作品。(见图9)

图9

  [棕编]是以棕榈树的叶子为原料,编制出各种各样的动物、生活用品等的民间工艺。四川省的“新繁棕编”和湖南省的“棕编”最为有名。“新繁棕编”作为四川省新都县的传统工艺拥有多年的历史。

  棕编起源于唐代。因其不易损坏、耐久性好,在民间作为制作生活用品的工艺而流行。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的传统工艺渐渐流失,而棕编作为一种艺术被传承了下来。

  照片中的师傅是民间棕编家。棕编不仅可以制作出帽子、靴子等实用的生活用品,还能制作出动物等有趣的工艺摆件。(见图10-12)

(图10-12)

TaoArt:发现艺术分享生活

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去哪里
北京医院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duzx.com/xdxwh/1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