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语
巍峨的雪山、洁白的云朵、漫山的羊群、黝黑而淳朴的笑脸,这是我们心中理塘的模样。然而,这一切对于对口支援来说,却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高寒、缺氧、思念、刺眼的阳光、艰难的翻越。在这里,走同样的路需要付出更多的体力;在这里,做同样的工作需要更多的准备;困难再多也从未动摇我支援的决心。因为这是责任,是生命的价值。理塘,是我一生无悔的选择!
无奉献,不青春!
《对口支援医生宁志超的心声》
只争朝夕
不负韶华
初到理唐
前往理塘的飞机上,透过舷窗玻璃往下看,洁白的云下千山万壑一望无际,板块挤压下的世界高城就像一张变皱了的纸。当时我还在感叹自然伟大,可后来在稻城前往理塘县的路上就感受到了来自大自然的考验。稻城前往理塘的路程约公里,可是坐车却要整整3个小时。沿途翻山越岭,行驶在盘山公路共计多道弯,继续前行海拔慢慢下降又升高,山峰上还有常年未化的冰川,在这里嘴唇都是紫的。这样的公路越野车都尚且行路困难。
01援藏日记初次踏上这片高原土地,除了美丽的蓝天、白云、雪山,还有剧烈的头痛伴着缺氧向身体袭来,我深刻的认识到,这是个艰辛的开始。秉持着“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的精神,竭尽所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极快的医院的医疗服务工作中。
这片高原天空之城,医疗基础薄弱,医疗技术人员缺乏。利用20年外科专业技术经验“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我与理塘县的医护人员共同协作,在外科病房及急诊外科等多方面发挥“传帮带”作用。参与外科病区的一般查房,教学查房,病历修改点评,手术操作示教,业务学习,疑难危重病案讨论,参与急危重病人的抢救等等。记得一天凌晨4点过,急切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宁静的夜晚,“宁老师,有个胸腹部刀伤的病人,正在抢救,医院一趟帮助处理一下”“好,马上!”没有任何犹豫,立即从温暖的被窝中起床迅速穿上衣服冒着只有3-4℃冰冷的寒风打着医院急诊科。病人是个青年男性,腹部及左胸、左腕部分别有不同深度的刀伤,其中胸部腹部刀伤均进入胸腔及腹腔,病人已处于休克状况,立即指示三通道补液,填塞胸部伤口,抗休克治疗,交代好病情,安排急诊手术治疗,手术结束病人安全返回病房已经是第二天早上9点了,没有休息,马不停蹄又投入当天病区的诊疗工作中......其实这只是众多突发急诊急救事件处理工作的一个缩影,多次参与急诊科会诊、急诊科危重病人抢救、同时为急诊科医生进行手术操作、手术示教,如开放性血气胸的处理、胸腔闭式引流术、肌腱探查肌腱吻合术、手外伤清创残端修整术等。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