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5日10时23分内科二病区值班医师收住院一位有恶心、呕吐、腹痛现象明显的老年男性,在详问患者后,了解到患者于10月2日中午在空腹情况下大量进食柿子,当晚便开始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症状,值班医师结合患者的情况,初步考虑患者大量食用柿子后引起腹痛、继发幽门梗阻的可能。值班医师立即将患者病情汇报科主任韦耿贵医师,经过详细询问病史,结合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结果,考虑柿石的可能性很大,主管医师立即给予以患者禁食、胃肠减压、抑酸护胃等对症支持治疗。
10月7日,行电子胃镜检查,镜下可见十二指肠球部被大小约2.5cm的黄色固态物堵住,而且“固态物”已经把十二指肠球部前壁磨出一个0.6cm×2.5cm大的“溃疡”,主治医师谭智敏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初步确诊为柿石。因柿石体积较大,异物钳无法取出,如柿石长期梗阻,十二指肠球部有出血及穿孔的风险,考虑患者情况紧急,谭智敏医师立即请广医院消化内科黄振宁教授进行视频会诊,黄教授综合患者病情,建议继续给予禁食,同时给予大剂量抑酸剂加强抑酸护胃,口服碳酸氢钠促进柿石溶解等治疗。10月11日,复查胃镜,仍可见柿石堵在十二指肠球部,柿石无明显溶解迹象。若患者柿石仍无法溶解或取出,很大可能会出现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加深、出血甚至穿孔,韦耿贵主任根据患者病情,决定在胃镜下用异物钳反复撕咬异物表皮包膜,将柿石钳成多个松散的、体积较小的柿石,继续给予禁食、口服碳酸氢钠等治疗,同时将病情汇报黄振宁教授,黄教授建议加大剂量服用碳酸氢钠,1周后复查胃镜。10月18日,再次复查胃镜,十二指肠内无梗阻物,确认柿石已完全溶解并排出体外。
经过16天的治疗,患者恢复正常饮食,于10月21日康复出院。医院内科二病区镜下治疗技术的快速提升,为胃肠息肉、异物梗阻等患者提供了高效、经济的治疗手段,免去开刀手术的痛苦,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为广大患者带来了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体验。柿石:成熟的柿子其皮中含有大量的鞣酸,鞣酸在胃酸的作用下,会与食物中的蛋白质发生化合作用,生成沉淀物,即柿石。胃柿石的发病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胃柿石症状:大量吃柿子后半小时左右,上腹部出现沉坠感,胀满、恶心呕吐,呕吐物中有碎柿块,也可能呕血。胃柿石长期停留于胃中,既不能被消化,又因体积较大难以排出体外。慢性胃柿石症状:与溃疡、慢性胃炎相似,如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上腹疼痛、反酸烧心等。柿石较大的病人,在上腹部可摸到肿块,病程超过六个月才为慢性型。在此韦耿贵医师呼吁广大群众切忌空腹食用柿子、切不可贪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