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修园,再现荣光

重建东园、寤园的建议

  范仲淹《岳阳楼记》云:“庆历四年春……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盛世修史、盛世修志、盛世修谱、盛世修园。挖掘和传承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躬逢盛世,随着年第十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和年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仪征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为呼应两园建设,仪征启动了市区十二个区域的棚户区改造项目,这既是服务两园、提升城市品位的举措,也是惠民利民的德政工程,尤为重要的是,这也为恢复传承仪征古代优秀园林,腾出了物理空间。

一、

  此番拆迁的十二个区域,有三个恰巧在古东园、古寤园的遗址。

  说来很巧,宋代仪征的东园,与岳阳楼一样,也是北宋庆历年间修建的。发起者是真州发运使施昌言、副使许元、判官马遵,该园占地一百多亩,著名文人欧阳修撰写《真州东园记》、名相王安石题诗《真州东园作》,书法家蔡襄提额,被祝穆的《方舆胜览》誉为“东园三绝”。梅尧臣、王安石、苏东坡、黄庭坚、洪兴祖、陆游等名人都在此留下了诗作。年在仪征化纤建设工地上发现了许元墓,出土了“高阳子春”端砚和若干文物,许元是真州东园建设者之一,时任真州发运副使,后升发运使。

  东园毁于宋金战火,后世多次在原址或附近,修复或重建部分景点,仪征人民对东园难以割舍的情结,表露无疑。近年来随着城市东区的建设,在石桥河东岸新建了湿地公园,又在其中恢复了历史遗迹响水闸、挡军楼,甚至将古东园著名景点“澄虚阁”,也在湿地公园中复建起来,该园亦被命名为“新东园”。然而美中不足的是,新东园并不是古东园原址,湿地公园的主要功能是供市民游玩锻炼、休闲娱乐,并不侧重历史文化的传承。

  北京农学院王建文博士是研究仪征古代园林的专家,根据他的考证,古东园应在今东园路解放东路交叉路口一带,主要景区在解放路以南,园北部的制高点文墩位于今五一大酒店位置。这次拆迁的解放东路片区,正是古东园的核心景区位置。

  寤园,是明代崇祯年间,由仪真盐商汪士衡在城市西郊修建的,该园的设计建造师是计成,计成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造园实践,在这里写成了中国造园史上第一部专著《园冶》,为后世的园林建造提供了理论框架以及可供模仿的范本。清嘉庆年间,仪征大儒阮元、扬州知府伊秉绶、仪征县令屠倬等人来此寻古,为遗留的美人石更名为湘灵峰,并作画、赋诗,扬州博物馆藏有汪鋆同治七年画作“湘灵峰”。

  寤园的面积很大,根据王建文博士等人的考证,寤园的核心景区应在新济桥附近“花园庄”,属于今长江村潘庄组、新都组,其北部的大型太湖石景观“美人石”在今长江村泰兴组和方庄组交界处。换言之,这次拆迁的长江村泰兴组片区和金斗河片区,正是古寤园的位置。

二、

  欣闻,仪征在两园建设中,已经考虑了“《园冶》诞生在仪征”的因素,在枣林湾两园核心区专辟一处,新建“园冶园”,并延请北京林业大学孟兆祯院士牵头此事。孟院士在近30年的教学科研生涯中,开设“园冶例释”课程,并出版专著《园衍》,对《园冶》可谓烂熟于胸、尽得精髓。在省园博会和世园会这样的顶级平台上,展示《园冶》元素,无疑是宣传仪征的极佳选择,笔者高举双手赞成、大声叫好!

  然而,仅有“园冶园”是不够的。“园冶园”毕竟是在仪征枣林湾的一张白纸上新建的,没有继承古寤园的地理信息,与史料记载的古寤园所在地,相距十多公里。

  设想这样的场景:某外地游客参观了“园冶园”后,自然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园冶》一书的诞生地寤园,现在还在吗?能去看看吗?

三、

  每逢外地朋友来仪征,笔者总感到可看的地方太少,一般是鼓楼、宝塔、泮池、博物馆,现有的扬子公、白沙公园、新东园,那只是市民休闲处,带客人参观就有些不伦不类,所以痛感仪征必须恢复古东园、古寤园。   盛世修园。仪征历史上修园的第一个高峰是宋代,第二个高峰是明清,这不仅是因为正当中国历史上的盛世,更是由于仪征独特的漕运、盐运枢纽地位,经济发达,领风气之先。今天的仪征又逢中华盛世,两园落户仪征也是独特的优势,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恢复东园和寤园,将是今天的人们留给历史的一份荣耀。

  在仪征古代县志中,多次提到历任地方官重视水道疏浚,改善仪邑风水的举措。并举例某知县挑挖某河,使得仪征户口日增、人文鼎盛、人民富庶、科举蝉联。风水之说今人不必拘泥,但整修金斗河使其行洪通畅,确是利民好事,如果能结合恢复寤园,则是锦上添花。

  仪征古代的园林很多,东园和寤园,是其中最突出的代表,一东一西,由仪城河经鼓楼、宝塔将两者串联起来,日后如果开发水上游览线,从东园出发,经鼓楼、宝塔、盛成故居,到达寤园湘灵峰景区,再换乘小舟经金斗河南下到新济桥,再现清代仪征文人厉惕斋“四面柳荫遮不断,一船人在绿天中”的诗中盛景,赏心乐事!   笔者曾专程自驾去如皋,就是久闻其“水绘园”大名,有冒辟疆董小宛的故事在,必须去一趟。其实我自驾去过两次,后一次是陪朋友去的,前后两次相隔不到四年,发现水绘园变化很大,原来只有核心区,后来扩展出长寿之乡展示区,门口及周边建起了类似扬州东关街的延伸商业区,越做越大。

  东园和寤园绝不仅仅是史书上干巴巴的记载,如果用于旅游开发,也有美丽动人的故事(真实的历史故事)。   苏东坡第二次来真州时,曾在离东园不远的天宁寺写经煮茶,题名的“慧日泉”至今尚在;第三次来真州是他从海南岛获得赦免后,在等待过闸时生病了,正在真州当官的米芾获悉后,立即将他接到东园养病,并且还亲自给他送麦门冬饮子。苏轼甚为感动,写下了《睡起闻米元章冒热到东园送麦门冬饮子》:一枕清风值万钱,无人肯买北窗眠。开心暖胃门冬饮,知是东坡手自煎。这首诗被后人镌刻在真州东园清宴堂。   而寤园也有着不亚于如皋水绘园冒辟疆董小宛的传奇,园主汪士衡以千金购得苏州名妓、妙色艳绝的宋昭文(曾与冒辟疆有私定),在寤园刻烛连宵,就是佳话一段。后来宋小姐被崇祯皇帝的老丈人田弘遇看中,强抢了去(著名的陈圆圆也是被田弘遇弄到北京自家乐班的),又是一段悲剧谈资。

  两园落户仪征后,笔者曾撰写过《在两园建设中融入仪征历史文化的建议》和《留住寤园》两篇文章,并积极支持王建文博士给仪征市领导写信提建议,王博士的《关于对仪征市钥匙河遗迹、新济桥、湘灵峰等遗址进行保护的建议》得到了市领导的批转,市文化局因此专门邀请了王博士来仪征进行了座谈,当面听取了王博士及我市地方文化学者的意见、建议。王博士返京后又撰写了《关于重建仪征市明代寤园的建议》,已经提交有关领导。   我对恢复仪征古代园林、重现盛世荣光的“心”大得很,看到北京恢复古城门,大同、凤阳恢复古城墙,高邮恢复古邮驿、新建三馆和文天祥广场,恨不能我们仪征将古城墙、东门水门、县学学宫、天宁寺(苏轼写经煮茶处)、资福寺(阮元读书寄宿处)、青莲阁(汤显祖来游写记处)、仪真观、二亭山、伍相祠、文丞相祠、白沙翠竹江村、朴园等古迹统统恢复起来,当然,我也知道这个不现实,那么,在两园已经开始建设、市区十二个棚户区即将拆迁的大好形势下,就地恢复东园和寤园,哪怕是部分恢复,也是非常值得期待和争取的,毕竟,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巫晨所著《阮元仪征事》梗概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北京哪个地方能治好白癜风
北京治疗白癜风专科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duzx.com/xdxys/1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