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放云南,“永远充军烟瘴”的大诗人杨慎是于坚《建水记》中提到的一个人物。那年,他来到建水拜访他的朋友叶瑞,住在太史巷的叶氏宗祠,太史巷现在叫作太史巷街。
建水古街(建轩摄)
太史巷是诗人杨慎走过的小巷。明嘉靖年间,这位状元郎因说皇上的坏话,被贬来滇,两次寓居于福东寺和水林园。小巷因而被称为太史巷。巷边筑城留下的洗马塘,因与杨状元四川新都家乡的桂湖相仿,而名为小桂湖。这是古城人对诗人的怀念,也是古城人地道的待人礼数。杨慎住过的福东寺为明代所建,很大的一个院子。西廊临湖,可赏荷观鱼。一进寺门,心底立刻漾起一种远离尘嚣的轻松。回望身后绵延不绝的高楼,心中有一泓澄静的梦想。这寺之深处,小心呵护着一份多么珍贵的淡泊和宁静啊。杨慎谪滇后,常常野肴山蔬,与山水同乐。居于建水时,与临安进士叶瑞、阿迷进士王廷表诗词唱和,晨夕相晤。福东寺和小桂湖成了他们的行吟之处。小桂湖中的水林园是叶瑞的家,他在户部主事任上弃官后,在小桂湖中心围了一座山,四周用条石垒砌,建院盖亭,怡度晚年,故又称叶家山址。君子之交淡如水,诗人之交浓于诗。杨慎与叶瑞你唱我和,成了古城的一段佳话。前人孙清元曾有长联一对以赞其事,联云:“画成烟雨楼台,看山横焕岭,地转泸江,剩一片芳草夕阳,记新都公子行吟处;人在莲花世界,喜月到天心,风来水面,趁此际香温茶熟,想茂叔先生得意时。”
福东寺(来源:路山)建水古建筑(车安达摄)
那天记者去太史巷采访,一下朝阳楼门,远处隐隐地有咿咿哑哑拉二胡的声音,透过清凉的空气传过来,意境是那么幽远。我的眼睛像被什么重重地蜇了一下,我被深深地感动了。在太史巷口,我见着了那拉二胡的老者,他面目慈善,摇着头,沉醉在二胡曲儿的意境中。
建水古城多巷,于坚在《建水记》中也感叹,“如果不是本地人,必然绕得晕头转向,找不到北。记者去过建水城几十次,至今还是理不清它的玄机,只能凭着感觉瞎串。横七竖八的街道、巷子可以组合出各式各样的走法,可以顺着巷道走,顺着老街走;也可以穿过这家的前门到达那家的后门,越过这个单位的大门进入那条街的中段……”建水的小巷大抵很窄,而且都有着随意却又贴切的名字:如意巷、太史巷、圆觉寺巷等等。但不知为什么,有的本是巷子的,却起了个街名,或在后来的命名中改成了街。红井街就是这样一个不折不扣的是胡同的街。它因巷内的红井得名,又因巷内的朱德旧居出名。年至年,四川年轻人朱德住进了这条胡同的曾姓人家里。主人曾师仲与朱德是云南讲武堂的同学,私交很好。朱德一住就是一年多,这小巷因而又多了除文化之外的另一种厚重。
建水县在红井街设立朱德旧居纪念室(来源:建水吃喝玩乐)
杨家花园也在红井街这条巷子里,那花园虽不及朱家花园广大,却也十分齐整宽敞,泉石林木,楼阁亭轩,也有好几处惊人骇目的。鳞次栉比的房屋,多为木柱板壁。院子里的路面为麻石,光滑平坦,有几分古色古香。这条巷里还有许多类似的古民居,它们一律的灰砖青瓦,飞檐陡脊,俗称的“跑马转角楼”也有不少。铺地、柱础、窗下坎墙、门垛和照壁都透着诗一样的气韵。
建水古建筑(吴劲华摄)
建水古建筑(车安达摄)
东林寺街是建水古城中麻石路面保存相对完整的一条小巷。它因巷内的东林寺而得名。东林寺建于元代,明代3次大修,清代又修葺两次,是名副其实的一座老房子。原名诸天寺,是古城五大丛林之一。该寺的主要特点在于后殿,单檐歇山顶,抬梁式木构架,进深大于面宽,这在建水众多古寺庙中也是罕见的。
曾家大院是这胡同之中古民居的典型。房舍环天井而列,花格窗、雕镂屏门精美非常。青砖粉墙,石板铺地,有一种古雅之趣。曾家祖上虽说是经商致富,却以诗书传家。大门上的对联这样写道:“一经教子绍箕裘,三省传家承燕翼。”横批“书香世第”。
曾家大院(来源:人文红河)
与东林寺街隔街相对的是半闲亭,为明临安知府章士元省耕憩息处。名由其《百字令》中“忙里逢僧,聊一话,闲得浮生半日”化来。建筑为三开间单檐飞角卷棚顶,小巧玲珑,后临荷池,池外有田,田外有堤,堤上有垂柳数棵,微风拂摇。远山近水入目,稻香阵阵入鼻,倒是休闲的好去处。
建水古建筑(来源:人文红河)
人人都说建水是一座文化积淀特别深厚的古城。它很美,美在它的朝阳楼、双龙桥、文庙和众多历史遗存,美在它的朱家花园、张家花园和大量的滇南古民居。其实,建水之美,更多的还在于幽长的石板胡同。建水的七寺八庙,多是隐藏于胡同之中。百岁楼、柯里楼、白衣楼等也只有走进胡同才能得见。还有学政考棚、崇文书院及各种古井。建水的胡同,凝结着历史,荟萃着数百年的人文概貌。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有一段段漫长曲折的故事在铺叙,都给人以文化的滋养。拜访不完的古民居,演绎不完的故事传奇——在这里抬头是从前,低头是现在。今天和昨天的岁月在小巷深处交融、汇聚,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世界。难怪于坚感叹:“与中国那些失去了历史的新城比起来,建水这个城看上去比较落后,充满沧桑感。大地是落后的,落日是落后的,故乡是落后的,落后意味着一种对时间的迷恋,对经验的自信。建水的落后并不盲目,这是对此在(海德格尔语)的确认,建水知道它要如何在,如何好在,如何作为建水而不是他者而在。”
建水永贞门(梁鑫伟摄)
好文推荐:
人文播报
《建水古地中海化石》予化石以人文温度,虔诚表达敬畏自然之心!
佳品赏介
品读红河南彩玉
生活百味
最忆是滇南
作者
路人
责编
马映竹实习生
马铭
邮箱
rwhhrwh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