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25日
成都东站,人头攒动。
家住成都、在德阳某公司工作的郑欣是其中之一。平常工作日他乘地铁2号线到成都东站,再搭乘早上8点钟的动车,23分钟后到达约70公里外的德阳站,9点前就能赶到公司。
以成都为圆心画出同心圆,从成都市主城区到邛崃、都江堰、青白江等各区(市)县,再到德阳、遂宁、雅安、乐山、资阳、眉山等多市……成都平原上,铁路公交化运营网越织越密,市域30分钟、成都平原经济区1小时的快铁交通圈加速形成。春运将至,一列列奔跑的动车已做好准备,拉动要素的流通、运载归家的乡情。
这是对国家战略的回响
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抢抓发展机遇,成都着力以都市圈的形式参与全球资源配置,为全国发展大局做出更大贡献,交通,是必须下好的“先手棋”。
这是对“主干”职责的担当
交通建设运营管理“同城同网”,不仅令成都枢纽能力大幅提升,同时有力推动区域融合发展,在做强做优成都极核功能的同时,助推“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深入实施。
这是对未来图景的展望
交通基础的夯实,必将加深社会经济各层次交流,在更大范围内支撑区域发展,为未来经济、文化、民生、生态等各领域打开发展新空间。
截至目前
成都全市已形成“1环10射”铁路网络,总里程达公里,高快速铁路里程达到公里,以成都为中心的“”高铁交通圈加速形成。
行稳致远
“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开启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新的蓝图已徐徐展开
开新局
“主干”引领区域协同连接城市与梦想
年10月
成德两市率先在全省提出动车公交化,短短4年后,近趟动车每天在成德间开行,两地列车运营时间最短仅23分钟。
下午5点过下班,坐动车到成都跟朋友聚个餐,晚上再坐动车回来。感觉成都德阳完全就是一个圈子。
对不少乘客来说,坐着动车往返于成德两地,已经是生活中的常态。
更加便捷的“双城生活”背后,是顶层设计引领着交通网络的扩展与完善。
跳出交通看交通,在全市乃至全省发展大局中明晰定位、找准坐标,是成都交通人始终不变的初心和担当。
时光回溯,成都平原城市群动车公交化脉络,处处镌刻着“主干”引领、区域协同的发展理念。
年11月
01
成都市政府和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签订《关于深化铁路规划、建设及运营合作框架协议》,明确通过增加发车频次、购置新型动车等措施,加快推进成都市域铁路公交化运营改造。
年9月
02
成都平原经济区8城市与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签订了《关于加快成都平原经济区协同发展推进铁路公交化运营合作框架协议》。
年1月
03
成都市出资购置的CRH6A-A型新型公交化动车组在成灌、成彭高铁,成雅铁路首发投运;成都、德阳、绵阳与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签订《成德绵铁路公交化运营合作协议》。
年10月
04
成都市联合省内14个重点城市和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中铁二院共同签署了《落实“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提升铁路公交化运营服务质效合作备忘录》。
年9月29日
05
成都、绵阳、德阳等六市联合购置(租赁)动车组投运,成灌、成彭高铁动车日开行对数增加至74对,成雅铁路动车日开行对数增加至39对;成绵乐城际铁路日开行对数整体增加约10对。
更大的意义在“联合购置”中彰显。六市共同发力,打好组合拳、画好同心圆,区域交通一体化未来更加可期。
截至目前
成都至成都平原城市群日发动车由公交化开行前的对提升至目前的对,日均客流总量由原8.3万人次增加至25万人次,平均发车间隔由原57分钟缩短至25分钟。
育新机
客流稳定增长串联合作与机遇
当更多人搭乘动车出行,产业的承接、融合与升级也沿轨道悄然延展。
东方电气为国家电投等电力企业提供电力设备配套,中国二重为成飞集团、成发集团等航空航天企业提供铸锻件配套……在成德两地,企业在装备制造、通用航空、轨道交通等领域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配套合作。
铁路公交化以来,成都平原同城化、一体化趋势正日益明显,各城市产业也呈现出多点布局、资源共享、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趋势,区域经济“极核”现象和“溢出”效应加速形成。
要建设世界级城市,成都也需要在更大范围内吸引人才,铁路公交化正着眼于此。
在成都邛崃站附近,隐藏着一处“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重点区域——天府现代种业园。
能在这里落地,离不开公交化动车带来的利好,特别是在招引人才、留住人才方面,辐射带动效应明显。
受益的不只是成都。
在雅安
铁路公交化为当地就业、脱贫等方面提供了新契机。依托铁路公交化,增强了“转移就业输出一批”的带动力,有效促进雅安贫困人口外出就业,让有意愿外出务工的贫困人口就业更便捷、更畅通。
在眉山
随着乐高乐园、瓦屋山等的建成和升级,公交化动车的开行将使眉山成为成贵高铁旅游线上的重要吸客点。
数据显示
较公交化开行前,成都至邛崃、都江堰、青白江日均客流分别为、、人次,增长了60%、70%、%;成都至德阳日均客流近2万人次,增长%;至绵阳段日均客流4.8万人次,增长%;至遂宁、雅安、乐山、资阳、眉山客流分别增长了40%-%。
轨道引领着人才、资本、资源等各类要素快速流动,为区域发展孕育新机遇,注入新动能。
谋新篇
更大范围推行沟通当下与未来
回望“十三五”,铁路公交化从无到有、由少到多,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展望“十四五”,成都平原城市群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部署等,为成都平原城市群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交通该如何发力?
在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院长郭继孚看来,交通和城市就像是孪生姊妹,城市发展由小到大,再到城市群,支撑这一发展的关键要素就是交通。
成都的实践由此展开:
随着铁路公交化运营不断深入,成都市内国铁干线、市域铁路、城轨交通融合发展,枢纽能力大幅提升。同时,每年减少私家车出行0万车次,有效缓解道路交通拥堵,助力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成都市交通运输局负责人表示:
未来将加快推动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发展,共同打造轨道上的成都都市圈。加快建设成渝中线、成自高铁、成达万高铁,成都至德阳、眉山、资阳的市域铁路以及成都铁路枢纽环线改造、成都外环铁路等一批重大项目,形成“2环9射”铁路公交化线网。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成都将继续肩负“主干”引领责任,以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为统揽,和兄弟城市一道协同推进成都平原城市群立体交通体系建设。
预计到年
成都市域内铁路公交化线网里程将达到公里,铁路公交化线网进一步增强辐射成都平原城市群全部8个城市,预计线网日均吸引客流从25万人次增加到70万人次,在更大范围、更大程度、更高标准推进铁路公交化,打破平原城市群空间地理束缚,推动成都平原城市群经济社会一体化、同城化、同步化发展。
蓉小通有话说
想要获得更多信息的胖友们
可点击星标按钮将“成都交通运输”置顶
这样就可以每天看到
我们发布的最新交通信息辣哈哈~
?
主管:成都市交通运输局来源:成都交通运输、四川日报编辑:赵丹丹、孙旋春运疫情防控,6个关键词!
成都的地铁站名,藏着多少诗意与江湖?!
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