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防溺水安全地图来了新都文旅

进入夏季,气温升高

汛期到来

溺水事故又到了高发期

而这也是威胁中小学生人身安全的

一大“杀手”

在暑假即将到来之际,成都市教育局联合市、区两级水务部门,通过大量调查走访,从河流、湖泊、水库、塘堰等水域的水流特点、危险系数和近年来的溺亡人数等角度出发,总结梳理出了各区(市)县的高危点位,以提醒广大学生和家长提高警惕,远离这些危险水域,更不要去野泳,以防止溺亡事件的发生。

同时,安全地图还附上了防溺水知识清单,若不慎发生险情,同学们一定不要盲目下水施救,要防止因为施救不当造成更大的伤亡。

成都市夏季学生防溺水安全地图

新都区更多高危点位

安桥村5社沙坑:水深

公益社区2社送婆堰:水深

毗河-廖家湾段:水深,水流湍急

竹友社区马沙堰:水深

东风渠:水深,水流湍急

九道堰:水深

成渔第一村:水深1-2米,面积1亩

长林村3组堰塘:水深1-2米,面积1亩

清白江大河:水深,水流湍急

毗河:水深,水流湍急

保利狮子湖:水深

五龙山公园湖:水深

龙虎村一斗、二斗:水深,河内淤泥

金斗堰:水深,河内淤泥

锦水河分干渠:水深,河内淤泥

石头堰:水深,河内淤泥

那么具体应该如何自救和施救呢?

一起学习起来

发生溺水事件,如何科学、智慧施救

(一)发现有人溺水,是否应立即下水施救?

肯定不应该。在每年未成年人的溺水事件中,因施救不当造成多人溺亡的悲剧不在少数,如何做到科学、智慧施救,大家需要记住:

1、能够间接救生,绝不直接救生。首先要确保自身安全,尽量利用身边的各种物件进行施救(比如:木板、棍棒、衣服、裤子、绳索、救生圈等等),同时大声呼救或电话求救(如:报警),绝不能盲目下水,要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2、会游泳不等于会救生。一方面,救生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技能,需要通过系统专业的培训才能具备相应能力,游泳只是救生技能各环节中的一项基本技能,大多数人(尤其是未成年人)都不具备专业的救生技能。另一方面,未成年人其身心尚未成熟,对危险缺乏足够判断,身体情况也不允许。因此,若贸然下水施救蕴含大量风险,很可能不但人救不上来,自己也会搭进去,所以不提倡、不鼓励学生实施与自身能力不符的施救行为。

(二)不慎落水,如何自救?

1.自救姿势一:仰漂。发生溺水时,要沉着冷静,保持全身放松。冷静地采取头顶向后,露出口、鼻,此时就可以呼吸。用鼻呼气,嘴吸气,呼气要浅,吸气要深。使自己的身体浮于水面,等待他人的救援。切记,千万不能将双手上举或者拼命的挣扎,这样只会下沉得更快。

2.自救姿势二:西瓜抱。在水中尽量下蹲、屈膝,双手抱在双膝下方,将头紧紧贴在膝盖上,身体呈球状,屏住呼吸,这时水就会慢慢地托着你上浮,当你背部露出水面时,就可以用双手向下压水,同时抬起头大吸一口气,重复这个动作。

3.自救姿势三:踩水自救。身体前倾,大腿外展同时尽量上抬,以膝盖为轴小腿依次内外旋转画圈或同时往外侧蹬水,同时用手向两侧拨水,竭力将头部露出水面,动作要缓慢有节奏,注意手不能伸出水面。

对学生的防溺水提示

首先,家长或看护人,决不能将孩童单独留在浴缸、浴盆或开放的水源边,要专心看管,不能疏忽大意。其次,要教育孩子做到:

(一)不私自下水游泳;(二)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三)不在无家长和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四)不到不熟悉、无安全设施、无专业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五)不盲目下水施救;(六)不酒后游泳。

夏季戏水安全提示

(一)坚持穿高质量的浮身物,尤其是水性不好的孩子;(二)下水前充分做好准备活动,避免出现抽筋等现象;(三)在水中不要吃东西,避免被呛住;(四)不在水中互相嬉闹,防止呛水窒息;(五)找专业师资学会游泳,并学习水中救生和心肺复苏等技能;(六)到正规、有专业救护人员和设施的游泳场所游泳。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duzx.com/xdxys/142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