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攻坚行动正在逐步推进,极大削减了毗河污染物总量,水环境明显改善,很多区域水质提升较大,市民普遍为此点赞,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区(市)县获赞了吧~
新都新桂湖公园“新名片“
细雨的午后,空气仍然闷热,但是丝毫不影响与升庵桂湖一墙之隔的新桂湖公园的热闹。茂密的大树下,欢快的广场舞一点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荷塘边的茶座坐满了人。沿着湖岸,不少人在快步行走锻炼,升庵桂湖每天下午6点就会闭园,开放式的新桂湖公园自然成为新都市民最亲近的场所。
从南门河的抽水点开始,延伸到湖区的是一大片各种植物错落有致的湿地。刚抽上来的河水,流入一片种满低矮水草的浅滩区,这里的水都还有点混浊,再往前,就是一大片紫的、红的、绿色西伯利亚鸢尾、草伞等植物,这里的地表看不到水流,管道埋在下面,这一区域主要是植物吸收水中的富养分。经过这一区域的水通过管道,采用渗透法进入湖区,整个湖水清澈无一丝异味。据新都水务局有关人士介绍,新桂湖公园水质净化采用的是表面流湿地、垂直流人工湿地、反硝化湿地,三重净化,最后进入湖区生态修复。
“现在有外地朋友来我家做客,我肯定要带到新桂湖公园来转一转,这就是我们新都的一张新名片。”黄阿姨对这里环境的满意写在她的笑意里。
今年,新都区河渠(湖、库、塘、堰)将实现“河长制”管理工作全覆盖。到年,新都区城市建成区全面消除黑臭水体。构建出“一带、二河、五湖、五湿地”的水生态格局。
温江启动江安河光华段整治示范景观打造
温江长安桥处的江安河边,蓝色围板已将河边绿化带和人行道围上。“下周就将启动米示范景观工程打造,提升滨河风光。”项目相关负责人说道,景观打造包括管网埋设,分设绿道、人行道,绿化改造等工程。
温江位于成都上风上水,是千年都江堰的首泽之区,在温江区境内流程长42.1公里,是滋养温江人民繁衍生息的“母亲河”。温江区于2月启动了江安河光华段水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投资5.98亿元,通过实施“两截一环境”工程,对温江城区段12.7千米河道进行综合治理。
“‘两截一环境’是指全域截污、截流、河岸环境提升。”温江区水务局副局长罗仕洪介绍,具体包括新建、整治加高堤防,建设拦河闸7座,新建进水闸1座,在支流二道河新建防洪闸1座;清淤疏浚河道8.67公里;同时对该段滨河景观带进行提升打造。目前,已经重点实施了江安河锦泉闸、画云闸两处示范段建设。
崇州治理河渠污染淤积获沿线群众点赞
“如今的泉水河,和3个月前相比好多了。”崇州市济协乡文昌村16组村民张经强向记者这样讲道,“仅仅3个月时间,简直有了大变样。”
张经强口中的泉水河,最终河水要流入千功堰一支渠,今年3月,崇州市将千功堰一支渠及其关联渠系作为全面贯彻"河长制"管理工作的试点,按照控源、河畅、水清、岸绿、景美、配套齐的“标美”河道标准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经过为期2个月集中排查攻坚,千功堰一支渠及其关联渠系流域沿线8个乡镇(街道)共治理完成畜禽养殖污染源个(其中关闭33家)、工业企业污染源9个、生活污染源53个,治理完成率83.4%。立案查处偷排、漏排情节严重的养殖场、工业企业13家,其中移送司法机关3家。出动挖掘机40余台、转运车50余辆,清淤治理千功堰一支渠和关联河渠60余公里,消除河渠内源污染。粪污淤积严重的蜀河、中沟等渠道得到了彻底整治,获得沿线群众点赞。
千功堰的河道清理工作,只是崇州市启动“河长制”工作以来的一个缩影。崇州市设定的作目标是到年底,全市“宜居水岸”水生态体系基本建成。
原文转载自成都日报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