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而且是位军事家。提起他在军事上的成就,人们总要提到著名的八阵图。唐代诗圣杜甫曾作《八阵图》一诗以赞孔明:“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这一流传千古的名句更令它为人所知。
晋代史学家陈寿说:诸葛亮曾“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回溯历史,在两晋南北朝时的文献中,留有三处关于八阵图遗迹的记载。
▲陈寿像
一处记载八阵图在四川奉节县白帝城下。《水经注·江水》载:“江水又东迳诸葛亮图垒南。石碛不矿,望兼川陆;有亮所造八阵图,东跨故垒,皆垒细石为之。自垒南去,聚石八行,行间相去二丈”。
一处记载在四川新都县弥牟镇。李膺《益州记》载:“武侯八阵图,土城四门,中起六十四魁,八八为行,魁凡一丈,高二尺”。
▲弥牟镇八阵图遗迹
再一处在陕西勉县定军山麓。《水经注·沔水》载:“沔水东迳武侯垒南,又东迳沔阳县故城南,南对定军山,山东名高不,是亮宿营处,营东即八阵图也。遗基略在,崩褫难识”。?
岁月流逝,这三处遗迹的石行图垒均已不存,仅有遗址可指寻。
▲八阵图遗迹
八阵图是诸葛亮在用兵打仗中,继承和发扬前代兵家的战阵思想,研制出的独具特色的阵法。由于资料缺乏和唐宋以来众多猎奇者的附会、神化,诸葛亮的八阵法被弄得玄乎其玄。
近来有研究资料指出,八阵图即诸葛亮率领部队在练兵、行军、宿营、打仗时,根据不同情况而制定的不同部署和作战方案;设置障碍阻击敌人,充分发挥连弩士的攻击作用,是其阵法的显著特点。不过,对其具体的阵形变化,仍然不得其详。
▲八阵图阵型
八阵详情虽无文字传世,但其在战争中发挥的作用有实例可以说明。《晋书·马隆传》记载,晋朝将马隆曾依《八阵图》作偏厢车,仅以三千五百人进攻在凉州作乱的羌族人,地面宽广时设置鹿角车营,路狭时则将木屋直接放置于车上,敌人来袭时就以弓箭八方射之,马隆以此孤军深入羌地,一边作战一边前进,转战千里,杀伤数以万计的羌兵,最后平定羌乱。
▲川剧《八阵图》
八阵图是诸葛亮军事思想的最高体现,也是三国文化的精髓。在文艺作品中,八阵图也经常“出场”,如川剧《八阵图》,集多种川剧绝技于一体,如翎子功、变脸、倒硬桩等,深受巴蜀人喜爱。古老的三国故事,依旧在演绎中被不断讲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而不同,泰而不驕
合作伙伴
三国书局
战国四公子
优秀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