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文化区通行徽语。徽语,即徽州方言,也称徽州话,徽州话是古代吴越语系的一个分支,是《中国语言地图集》中新划分出的一种汉语方言。徽语严州片
曹志耘对浙江方言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在调查浙江严州地区(今淳安、建德一带)的方言时,发现该地区方言的声调系统异常复杂。原来的遂安县(今并入淳安县),在调查的18个地点方言中,竟有13套不同的调类系统。浙江西部原严州府的淳安、遂安、建德、寿昌四县,今为杭州市的淳安县(遂安并入淳安)、建德市(寿昌并入建德)的汉语方言主要属徽语严州片。东汉建安十三年(年),东吴孙权在今浙西、皖南山区(相当于新安江流域)置新都郡,从此汉人大规模进入今徽语地区。有意思的是,淳安人说我是“我农多”,遂安人则说是“尬多”、“尬农”,建德人是“党多”,寿昌人是“咱多”、“咱农”。虽同属徽语,严州片方言内部的差异却非常大。淳安话和遂安话比较接近,建德话和寿昌话比较接近,而淳安、遂安两地的方言跟建德、寿昌方言之间的差别挺大,相互间通话很困难。徽语绩歙片
淳安话和遂安话非常接近,相互通话没有困难。淳安话内部也有差别,拿原淳安境域来说,东乡、北乡、南乡和城区比较接近;惟西乡差别比较大,今已将唐村以西地带划归徽语绩歙片。淳安话和遂安话属徽语系统。原淳安、遂安、建德、寿昌四个县,隋时为新安郡地,明清时是严州府的属县。这一地区的方言具有共同的特点,在汉语方言分区中划为一区,,称为“徽语严州片”。淳安话和遂安话是这个片中的典型方言。淳安话特点
淳安话的主要特点:1.古全浊塞音声母,今淳安一律读送气清音。如“皮、被、避”三字都读成[p‘-];“桃、道、盗”三字都读成[tε’-]。2.古日母字,今淳安读零声母或[l]声母。如“如”读[ya],“乳”读[y],“绕”读[i?],“人”读[i??],“让”读[jā],“儿”读[la],“任”读[lε?]。3.古泥来母,今淳安话在洪音前不分。如:“龙=农[l??]”,“老=恼[l?]”,“卵=暖[la]”,“囊=郎[la]”。4.古遇摄字,今淳安白读韵母为[a]、[ya]、[au]。如“布”读[pa],“姑”读[gua],“猪”读[tεya]。5.古只摄精知照日组字,今淳安白读韵母为[a]。如:“雌”读[tr‘a],“死”读[sa],“紫”读[tsa],“丝”读[sa]。6.否定副词用“不”,而不用(吴语的)“弗”或“勿”。7.副词性词尾用“地[t’i]”。如“好好地”,“慢慢地”、“轻轻地”。这些特点都不同于吴语,和徽语相同。但是也有很多吴语成分,韵母系统和浙中浙南吴语比较接近,很多词语跟一般吴语相同,有些语法现象也相似。这说明淳安话突入吴语地区,长期邻里,关系密切,相互交融至深至广。淳安话和遂安话非常接近,相互通话没有困难。淳安话内部也有差别,拿原淳安境域来说,东乡、北乡、南乡和城区比较接近;惟西乡差别比较大,今已将唐村以西地带划归徽语绩歙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