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急时刻米高原上,援藏医生紧急

3月份的理塘气温已经恢复到-10℃,虽然比1月份上升了不少,但还是冷得刺骨。好在阳光明媚,天空湛蓝,“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的牌子日夜屹立在理塘县最繁华的街道,伴着这个小城里来来往往的人群。

王旭涛是医院中医科的一名医生。对于来自平原的王旭涛而言,在这个海拔米的小城里,因为高反,走路、说话慢了半拍。

医院援助的王旭涛,医院紧急会诊一名产妇的请求后,立刻和新都区援藏医疗队另外3名队员蒲莉、付义、鄢家松汇合后,一起赶过去查看患者的情况。

患者是22岁的藏族姑娘,脸色苍白,非常疲惫,但还可以与医生交流。我们立即为她检查,结果显示血红蛋白60g,只有正常人的一半左右,心率次/分左右,种种迹象都指向了一种可能:腹腔继发性出血!

很快,患者出现了休克的症状,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要么立即为患者输血,就地一搏,要医院抢救。理塘县还没有血库,每次输血只能现捐现输。产妇贫血持续加重,心率持续上升,血压迅速下降,就地手术真的是危险重重。而转院的话,医院至少需要5个小时的车程,路况差,一路颠簸,没有持续性输血条件,后果也不堪设想。

面对此种两难情况,陈院长深吸一口气,当机立断,决定就地马上手术。“产妇是A型血,这里谁还是A型血?可以到门诊检验科验血。”副院长陈小军大声问道。

“A型血?我是A型血。”王旭涛医生立即举手示意。“我也是A型血。”付义医生也举手示意。“我们的血袋是ml的,你们才返岗3天,一次抽ml怎么能够受得了?”陈院长皱起了眉头。王旭涛医生和付义医生对视了一下,异口同声地说道:“没事的,我们可以。”

一场输血接力赛开始了,鄢家松为王旭涛医生和付义医生采血。流入血袋的血越来越多,他们的头开始痛起来。可是,与挽救一个生命相比,头痛又能算得了什么呢?他们反复攥紧、松开右拳,暗红的血液很快装满了血袋。

经过处理的鲜血迅速被送到了手术室,流进了藏族同胞的血管里。医院援藏的麻醉师李林峰医生从手术室出来,告诉大家产妇的手术顺利,病情已经稳定,大家长舒了一口气。

“医患血相融,汉藏情更浓”,献血后王旭涛医生和付义医生的头痛和失眠加重了,但他们的心里却感受到踏实,这与平时为患者手术解除病痛,送患者康复出院,是一种不同的感受,也让王旭涛再次想起“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从医誓言。

来源:医院

推荐阅读

?我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3月24日发布)?预防新冠肺炎防护知识问答?践行使命担当!四川援外医疗队助力当地民众、中资机构及华人华侨疫情防控?倾听、陪伴、安慰……走进武汉战“疫”前线的心理医生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duzx.com/xdxys/9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