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临大地腾瑞气,福满人间喜事多。
喜看九州人又聚,光前裕后谱新篇。
年2月10日,农历己亥岁正月初六。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嬴氏宗族欢聚一堂,共叙亲情。祝福嬴氏家族枝繁叶茂,福旺运旺,业兴财盛,幸福安康!
入场——
主持人——
主席台——
主席台就坐宗亲:
(宜宾兴文)嬴华
(四川古蔺)嬴胜辉
(贵州黎平)嬴志刚
(四川古蔺)嬴时香
(山东临沂)嬴洪宪
(贵州毕节)嬴科
(贵州毕节)嬴泽
(江苏盐城)嬴玉柱
(贵州黎平)嬴本应
(贵州水城)嬴学达
(四川古蔺)嬴胜洪
(贵州黎平)嬴远杰
(广西柳州)嬴刚锤
(四川彭州)嬴昌宝
(四川古蔺)嬴敏
(云南丽江)嬴翔
(马来西亚)嬴骏
(四川古蔺)嬴乾
(贵州福泉)嬴传辉
(贵州黎平)嬴科文
(江苏徐州)嬴怀西
(四川古蔺)嬴时均
大会开幕——
嬴盛辉宣布大会开幕。
(嬴盛辉,四川古蔺人,其一门几代,均乐善好施,热心家族公益,堪称家族典范,传为佳话美谈)
奏唱族歌——
川黔启高支族长嬴时香致欢迎词——
嬴时香,嬴氏川黔启高支族长,本次宗亲会议筹委会主任,长期主持本支宗亲的家族事务,他不计名利和个人得失,为家族事业乐于奉献,主导完成了祖墓重光、续修族谱等族中大事。
各位宗亲、各位来宾,大家好!
赤水河欢腾迎宾客,鹦鹉山振臂聚宗亲。
今天,来自全国各地的嬴氏宗亲在这里齐聚一堂,隆重举行嬴氏文化交流会,在此,我谨代表川黔启高支的家人,向不远千里而来的全国宗亲和嘉宾,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感谢您们为了家族的团结兴盛、为了嬴氏的文化复兴,千山万水,天南地北,心怀热情汇聚于此。
能够承办首届嬴氏宗亲文化交流会,是川黔启高支的荣幸,也是我们陪加珍惜的责任和使命。由于地区条件落后,加之我们第一次举办此类活动,经验和能力的局限,在会议筹备和接待过程中,难免存在不周到、不完善的地方,希望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因为在这里,你们既是最尊贵的客人,更是最亲近的家人。
宗亲们,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嬴姓曾经辉煌过,我们的前辈曾为历史写下光辉的篇章。由于历史的变迁,我嬴氏暗淡了多年,隐姓藏名,各走一方,亲者疏,明者暗。至明末清初,“嬴”字才堂堂正正的出现,几百年过去了,今天我们嬴氏宗亲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这次史无前例的嬴氏盛会,别有一番特殊的情感,这就是亲情,这就是嬴氏明天的展望,血浓于水,一脉相承,共铸辉煌。今天我们在这里互相交流,共商族事,心情激动,思绪万千,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嬴姓一家亲,和谐团结向前行!
我作为嬴氏家族的普通一员,承蒙广大宗亲的信任,有幸组织和见证了川黔启高支嬴氏家族多年来寻根修谱、敬宗祭祖、和睦亲族的艰难历程。回顾过往,有以下几点个人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是参与家族事业,既辛苦也幸福。寻根问祖是人之大义、族之大事。家族事业组织得好,支系传承关系梳理清晰,宗亲之间就团结和睦,家族就兴旺发达。比如像今天,看到宗亲云集、其乐融融,就是我们感觉最幸福的事。
第二个体会,就是家族事业永无止境、任重道远。以我们川黔启高支为例,从重固祖坟、五房轮值,到续修族谱,再到今天携手全国宗亲,共同规划家族未来。困难不断解决,工作不断推进,任务不断加重,信心不断增强。
第三个体会,是推进家族事业发展,时机难得,刻不容缓。过去,生活艰难、信息闭塞、文化落后,再加上宏观上的社会环境不允许,大家都苦于生存之计,活下来才是最重要的事,家族活动停滞,传承资料遗失,导致了宗支不清、谱系不明,无数有识前辈,为此抱憾终生。今天,我们迎来了开明繁荣的新时代,但随着社会的变迁、人口的流动,过去宗亲聚居、世辈相邻的环境,又逐步被改变,年轻一代打破地域限制、四海为家,相互之间联系的纽带越来越弱。如果我们不迅速行动起来,把家族的渊源历史、血缘世系整理清楚,留存后世。再过二十年三十年,散居各地的年轻一代,将无从得知祖系何处,我从何来?
宗亲们,为了抢救和复兴家族文化,加强与全国各地宗亲的联谊,我们举办这次文化交流会,其目的是畅谈亲情,展望未来,使遥远的宗亲更加密切,更加融合。通过交流,倡导团结友爱精神,增强宗亲凝聚力,传承优良传统,遵纪守法,勤奋学习,与时俱进,有所作为。
各位宗亲,大会是短暂的,而我们为家族服务的任务是长期的;大会交流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我们的亲情友情是无限的;大会的内容、资料是有限的,而我们敦亲睦族、和谐共荣的内涵是无限的!通过宗亲会所有成员这几年的努力,这次会议一定能开成一个民主的大会、团结的大会、成功的大会。
亲情割不断,血脉总相连!尊敬的各位宗亲,我们坚信,只要我们众志成城、团结互助,我们家族的事业就一定能遂心如愿,我们的家族就一定会欣欣向荣、枝繁叶茂、人文蔚起、万代昌隆!!
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中华嬴氏宗亲会会长嬴科作会议报告——
嬴科,中华嬴氏宗亲会和共嬴共谱家族大计的组织者,长期奔走在寻亲修谱的路上,可以说倾其所有,不计任何回报,为嬴氏家族的团结发展起到了树楷立范的作用。
尊敬的各位家族同胞,各位嘉宾,大家好!
借此新春佳节,我向各位拜年:
祝各位新年快乐、吉祥如意!
向远道而来的宗亲及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
向一直以来热衷于家族事业的同胞致以由衷的敬意!
宗亲们,在这春意盎然、东风送暖的日子里,在这和谐盛世、国泰民安的时代中,我们举族相聚于素有“天府”之称的四川省,在将军祖启高公开疆辟壤的故乡,欢聚一堂,共话家族亲情,共谱家族发展,共同谱写中华嬴氏的新篇章,微波荡漾的赤水河在倾诉着历史的沧桑和时代的巨变。温暖的东风吹拂着我们嬴氏千年来的盛大会场,我们感到无比的幸福和自豪!
今天,我非常荣幸代表中华嬴氏宗亲会筹备委员会,向大会报告近年来嬴氏宗亲工作的情况,敬请审议。
一、回顾历史
树高千尺有其根,水流万里有其源。嬴姓乃上古八大姓之一,嬴氏十四姓之本姓。自伯益辅佐舜、禹治水有功,福泽天下,舜赐嬴姓,伯益祖以礼贤让政,而受万民景仰。自周时,嬴非子受周文王赐以附庸,承祀了嬴姓的宗嗣,历经三十八位君王,治世七百余载,至秦朝时,秦王嬴政一统六国,实行中央集权制,结束了诸侯分割的混乱局面。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屹立在了世界的东方。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有“一部嬴姓史、中华半篇章”的美誉。我们的先祖励精图治,激发了后人热爱祖国、热爱家族的壮志豪情。自汉而后,历史的尘埃淹没了嬴氏的发展,大隐千年无有嬴氏记载。但是历史的灰暗并未埋没我们嬴姓生存,大秦宗室之裔默默的生活在历史的阴暗处。多少隐姓埋名,多少流离失所,多少血泪心酸……
但是,今天我们又有幸团聚于此,我们同根同源、血浓于水的亲情并未被历史洗散,悠悠的天水滋润着我们顽强的生命,我们孝祖敬宗的优良传统并未改变,我们将大跨步以奔向嬴氏美好的明天!
二、着眼现在
今天的嬴姓族人,人口稀少,泱泱上古八大姓之一的嬴姓,如今全国统计不足两万人,很多嬴姓宗亲,都有过因自身姓氏稀少而遭遇种种尴尬的经历。但是正因为我们嬴姓人口稀少,而促使我们精诚团结,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没有因为时代的变迁而疏远,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的生活日益富裕,社会文化和家族文化掀起了新的高潮,各个姓氏者不同程度地开展家族事业的发展,家族文化的发扬,我嬴氏族人,也与时俱进,积极融入时代的潮流,主动扛起家族的重任,各地嬴氏族人正在谱写着家族的赞歌。
有感于家族文化的缺失和时代社会的变迁,自年起,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嬴氏族人,通过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