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与艺术》《中国佛教史迹》《云冈日录》《中国建筑史》《中国纪行》常盘大定、关野贞等著中国画报出版社1.常盘大定《中国佛教史迹》本书为日本佛教学者、建筑学者常盘大定第二次来中国,总汇了约半年时间内对中国佛教史迹调查的纪行、感想、介绍及研究内容等。作者此次探访了山东、河北、河南、湖南、江苏诸省的佛教史遗迹,其对中国佛教的考察之细致严谨,所收之中拓本照片众多,不乏为珍贵的研究资料。作者简介常盘大定,日本宫城县人。著名宗教学家,真宗大谷派高僧。曾任东京大学教授,讲授中国佛教史。其生前多次来华,实地考察宗教文化遗迹,尤其注重对史迹的拍摄、拓制和记录。主要著作有《印度文明史》、《释迦牟尼传》、《中国佛教史迹》(图版六册,附日、英文评解,与关野贞合著)、《中国佛教史迹踏查记》、《中国文化史迹》(十二卷,与关野贞合著;中译本为《晚清民国时期中国名胜古迹图集》)等。目录序一序二序三自序前言旅行经路地图行程日志再访古贤之迹写在出发之前续访古贤之迹山东的一个月曹洞宗灵岩寺土匪猖獗的兖州城徂徕山的王子椿纵贯泰山赵州和尚故址郑州的天长节龙门一泊宝阳·老君两洞拓片嵩阳故址达摩面壁遗址曹洞宗少林寺老子故址升仙台老子故址太清宫归德府颜真卿书八关斋碑归德府文雅台魏·道凭造像宝山灵泉寺汉口的日中帝大同学会自南岳至衡州(一)自南岳至衡州(二)中国佛教史迹山东的神通寺东晋竺僧朗之遗址山东泰山灵岩寺东晋竺僧朗之故地山东徂徕山映佛岩齐鲁四山摩崖之一宋代石守道遗址山东的石窟历城县黄石崖历城县千佛山兴国寺历城县佛慧山开元寺历城县佛峪般若寺历城县龙洞山寿圣寺历城县玉函山长清县灵岩寺·历城县神通寺宁阳县伏山灵峰寺山东的寺庙曲阜大成殿复圣殿周公祠孔林济宁府文庙邹县亚圣殿亚圣林泰安府岱庙嵩里山祠泰山斗母宫泰山顶玉皇庙长清县五峰山庙历城县白云观滋阳县观音堂邹县法兴寺兖州兴隆寺济宁普照寺济宁铁塔寺济宁古礼拜寺北京白云观·京兆居庸关河北赵州柏林寺唐末从谂和尚的遗迹洛阳怀古龙门香山寺洛阳东大寺·千祥寺洛阳东关外孔子入周问礼乐碑北亡B山河南嵩山少林寺梁代达摩大师遗址少林寺初祖庵二祖庵河南嵩阳的寺观永泰寺会善寺嵩岳寺法王寺嵩阳观崇福宫中岳庙碑楼寺河南鹿邑县太清宫老子故宅址河南归德府两日求而未得的庄子故址北周的废佛和河南安阳县的宝山石窟北齐僧人稠·道凭、隋灵裕的遗址河南彰德府一日北齐慧光·慧可遗址湖南省长沙·衡州岳麓·石鼓两书院湖南省长沙的日中恳亲会湖南省南岳巡礼陈朝慧思、唐代怀让·希迁三禅师的遗迹祝圣寺南岳庙南台寺福严寺磨镜台上封寺湖南沩山远游唐代灵祜禅师的遗址江苏省摄山天开岩明代云谷禅师遗址江苏省扬州巡游唐代鉴真和尚故址江苏省茅山风雪梁代陶弘景故地江苏省苏州游览晋代道生·支道林的遗址虎丘云岩寺北寺双塔寺寒山寺戒幢律寺天平山灵岩山踏察报告开会辞中国佛教史迹踏察报告展览拓本目录中国佛教史迹踏察报告书2.关野贞《中国古代建筑与艺术》本书系日本著名建筑史家关野贞博士文集全四卷中的第四卷。全书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中国艺术史概论,对中国自秦汉至清代建筑与工艺品的特征与发展进行了脉络性的梳理,并专设陵墓、砖瓦、墓砖、碑碣等条目详细介绍。第二,个案分析,以西安府文庙与碑林、蓟县独乐寺、大同大华严寺等地建筑为例,详细考证其历史渊源与建筑特色。第三,游记信札,记录作者游览过程中的客观见闻与主观感受。全书不仅对于中国古代建筑和艺术有完整的介绍与扎实的考证,同时也收录了大量精美而珍贵的图片。作者简介关野贞(-),日本近代著名建筑史研究家,生前为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学科教授。不仅在日本建筑史方面造诣很深,而且在中国、朝鲜等国的建筑与美术史研究界也享有盛名。曾多次到中国、朝鲜及印度等国实地考察,撰写了一批影响深远的考察报告和学术论著。主要著作有《日本的建筑与艺术》《朝鲜的建筑与艺术》《中国的建筑与艺术》《中国文化史迹》(十二卷,与常盘大定合著;中译本为《晚晴民国时期中国名胜古迹图集》)等。3.伊东忠太《中国纪行:伊东忠太建筑学考察手记》本书是日本建筑学巨人伊东忠太进行建筑考察旅行后出版的《见行学纪》中的中国部分。作者通过观察、描绘,记录了作者在中国考察时的各种所见所闻。作者通过文献研究法、考察实测法和文字考证法,按照不同地域,对中国建筑、水文地貌,以及人文风貌都进行了深度考察和研究。书中有大量作者实地拍摄或手绘的建筑及构件图片共计百余幅,涵盖了地图、建筑临摹、风景草绘、实物素描等。这些手绘图细致入微,内容丰富。更重要的是,多数建筑已经损毁于战乱及自然灾难之中,很多建筑现今已不复存在,书中所引用的多数文献内容也已经难以再现。作者简介伊东忠太(—),日本著名建筑史学家。帝国大学工科大学卒业。工学博士、东京帝国大学教授。伊东一生致力于日本传统建筑以及亚洲建筑的研究,其著作包括《日本建筑研究》《东洋建筑研究》《见学纪行》等。目录编者序中国纪行一、绪言二、旅行路线三、中国地理四、北方、中部与南方五、气候与动植物六、中国历史七、中国旅行常识(一)度量衡(二)通货(三)道路八、宗教九、建筑物十、喇嘛教寺庙十一、佛寺·道观·祠庙十二、汤山十三、明陵十四、居庸关及八达岭十五、怀来县十六、土木堡十七、鸡鸣驿十八、宣化府十九、张家口二十、台水二十一、山西高原二十二、大同府与云冈二十三、应州二十四、茄越口·铁吉岭·繁畤县二十五、五台山二十六、龙泉关二十七、直隶平原二十八、从曲阳到定州二十九、经芦汉铁路往北京中国纪行一、始发北京二、涿州三、保定府四、正定府五、栾城县及赵州六、栢乡县及内邱县七、顺德府八、沙河县九、邯郸县十、磁州十一、彰德府十二、汤阴县十三、淇县及卫辉府十四、延津县十五、开封府十六、中牟县及郑州十七、荥阳县十八、汜水县十九、巩县二十、偃师县二十一、河南府(洛阳)二十二、龙门二十三、新安县·渑池县二十四、陕州二十五、灵宝县二十六、阌乡县二十七、潼关二十八、华阴县·华州二十九、渭南县三十、临潼县三十一、西安府中国纪行一、咸阳县·兴平县二、武功县三、扶风县四、岐山县五、凤翔县六、宝鸡县·翻越秦岭七、凤县·凤岭八、留壩厅九、褒城县·汉中府十、沔县·宁羌州十一、千佛崖十二、广元县·皇泽寺十三、昭化县十四、剑阁十五、剑州·重阳亭十六、梓潼县十七、緜州十八、罗江县·德阳县·汉州十九、新都县二十、成都中国纪行一、成都府二、青海、西藏旅行指南三、双流县·新津县·彭山县四、眉州·青神县·嘉定府五、峨眉县·大峨山六、峨眉登山七、岷江·犍为县八、叙州府·南溪县九、江安县·纳溪县·泸州十、合江县十一、江津县·重庆府十二、长寿县·涪州·酆都县十三、忠州·万县·云阳县十四、虁州·三滩三峡十五、宜昌府十六、沙市十七、汉口十八、武昌府十九、汉阳府二十、岳州·洞庭湖二十一、长沙府二十二、沅江县·龙阳县二十三、常德府二十四、桃源县二十五、辰州府二十六、辰溪县·沅州府二十七、晃州厅二十八、玉屏县二十九、镇远府三十、施秉县·黄平州三十一、清平县·平越州三十二、贵定县·龙里县中国纪行一、贵阳府二、清镇县·安平县·安顺府三、镇宁州四、坡贡驿·郎岱厅·打铁关五、都田驿·杨松驿六、云南省(一)云南高原(二)云南地理(三)云南历史七、平彜县·沾益州八、马龙州·关岭·易隆驿九、岳灵山·杨林驿十、云南省城(一)云南建筑(二)云南琐记(三)李建中十一、荒山野岭中的高原村落十二、楚雄府十三、吕河街十四、水泊佳景十五、行往古白崖城十六、洱海与大理府十七、南诏·大理建筑十八、西南中国的地理地势十九、漾濞·太平铺二十、黄连铺二十一、纤细如丝的大澜沧江二十二、永昌府二十三、南蛮毒泉二十四、高黎贡之崇山峻岭与怒江激流二十五、掸人乡土二十六、腾越厅二十七、掸族建筑二十八、涉泥石流二十九、干崖与克钦人三十、克钦人之坟茔三十一、蛬蛑河畔三十二、贵阳之后邂逅的外国游客江南行游略记一、绪言二、苏杭地区(一)苏州府城及其附近(二)杭州府及其附近三、长江沿岸地区(一)镇江府(二)扬州府(三)南京(江宁府)(四)九江府(五)庐山(六)南昌府四、宁波地区(一)宁波府(二)奉化及天台山(三)普陀山结语五山巡礼札记一、金山寺二、灵隐寺山东游记一、车中漫谈二、青州驿三、云门山四、六朝文物五、云门山佛像之特色六、被遗落的古迹七、驼山八、驼山石窟九、东西方艺术十、青州城十一、法庆寺十二、金石陈列馆十三、行往济南十四、清真寺十五、图书馆十六、千佛山石佛4.伊东忠太《中国建筑史》本书是伊东忠太对中国建筑进行全域性的普查之后出版的《东洋建筑之研究(上卷)》的中译本,其中第一篇《中国建筑史》是建筑史上第一部较全面、系统论述中国建筑历史的著作。作者运用文献研究法、考察实测法和文字考证法,按照历史朝代和不同地域,以深入中国腹地获得的第一手调查资料和厚实的汉学基础,对中国古代建筑进行了深度考察和研究。书中有大量作者实地拍摄或手绘的建筑及构件图片共计余幅,其中很多建筑现今已不复存在。目录第一篇中国建筑史绪言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中国建筑的定位第二节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建筑第三节研究中国建筑的方法第四节中国的国土——地理第五节中国的国民——历史第六节中国建筑的历史分类第七节中国建筑的特征第二章前期第一节有史以前第二节周第三节秦第四节汉第三章后期六朝第二篇清代北京紫禁城的殿门建筑绪言第一章北京城的沿革一、辽都二、金都三、元都四、明都第二章现在的北京城一、外城二、内城三、皇城四、紫禁城5.木下杢太郎《云冈日录》本书是日本南蛮文学创始人木下杢太郎将自己在中国云冈石窟二十多天来对当地佛像的考察、临摹以及拍摄汇集成此书。书中囊括了大量清末时期云冈佛像的历史图像,手绘照片,以及石窟布局示意图。由于战乱及自然灾害等因素,云冈石窟的部分洞穴及佛像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以及损毁,因此,这些资料在今天看来就显得尤为珍贵。此外,作者还将云冈一行的所遇到的林林总总记录于书中,鲜活地再现了晚清时期的人文风貌与社会现状。作者简介木下杢太郎(年-年)是一位日本诗人、剧作家、小说家、美术史家与医学学者,并曾担任爱知医科大学教授,本名为太田正雄,出生于日本静冈县贺茂郡汤川村(今伊东市)。木下于年至年生活在中国,担任南满医院皮肤科部长。期间,他游历中国各地,对中国古代美术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年9月,他同日本画家木村庄八到访大同云冈,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云冈石窟研究者。回国后,其著作《大同石佛寺》问世。之后,木下前往欧美游学,研究领域也转向西方文学与宗教,但他对云冈石窟始终抱有极为深厚的感情。年,木下回到中国,并再访云冈。年10月,木下奎太郎病逝于日本东京。目录目录越境的学术“中国艺文图志”总序《云冈日录》再版序言初版序言云冈日录(上)云冈日录(中)云冈日录(下)云冈佛龛的名称大同美术中的犍陀罗素一、佛传图二、每座雕像的姿势三、花纹的类似程度附录一、大同石佛杂谈二、北魏的造像三、云冈石佛文献摘录跋译后记6.本套丛书另有沙畹《华北考古记》埃玛纽埃尔-爱德华·沙畹(—),是近代以来最有成就的汉学大师之一,公认的“欧洲汉学泰斗”。年,沙畹从巴黎来到中国,开始第二次在华考古活动,《华北考古记》就是这次实地考察的学术成果。沙畹是第一位运用现代考古技术对中国遗址进行实地考察与测量的学者,通过大量拓印、抄录遗址文物中的碑文题记,收集整理了一千七百余张图片,并对遗址文物进行了艺术、政治、宗教、社会等多角度的阐释。这些遗迹在后来的战乱过程中或损毁或流失,均遭不同程度的破坏,这些图片及资料对于后世的研究就更显弥足珍贵。《华北考古记》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考古文献,同时也是中西学术交流的历史见证。年本书法文版面世,中国的登封三阙、孝堂山、武梁祠、龙门石窟等遗址由此进入西方学术视野,成为世界汉学及东方艺术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中国金石学也首次被纳入法国汉学的研究领域。同时,西方现代考古学方法也为中国学界所重视和运用,推动了中国传统金石学研究的发展。目录第一卷·石阙及石祠卷前言第一章绪论绪论第一节祠堂第二节石阙第三节汉代浮雕艺术及考古价值第二章登封县石阙第一节太室阙第二节开母阙第三节少室阙第三章孝堂山石祠第一节石祠外景第二节陇东王感孝颂铭文第三节八角石柱题铭第四节石祠后壁的两块石板第五节两侧石壁第六节三角石梁第四章其他各类画像石第一节刘家村石刻画第二节焦城村石刻画.第三节周公庙石刻画第三节南武阳石阙第四节六幅石刻画拓片第五节墓祠食堂第六节沂州石刻画第七节李翕颂第八节菲舍尔带到欧洲的文物第九节济宁晋阳山慈云寺石刻画第十节持斧男子石刻画像第十一节汉鲁恭王墓石刻守卒第十二节郭泰墓碑第十三节出处不详的石刻画拓片第十四节射阳石门画像第十五节不其县令石阙第十六节汉代墓碑第十七节汉砖第十八节汉王稚子阙画像第十九节济南府公立图书馆汇集的画像石第二十节置于济南府的另外十块画像石第二十一节出处不详的石刻画拓片第二十二节两城山石阙第二十三节汪涅克带到巴黎的画像石第二十四节劳费尔所公布的石刻画拓片第二十五节关野贞所公布的石刻画拓片第二十六节出处不详的画像石第二卷·武梁祠卷武梁祠墓群.第一节墓碑第二节考古学家的研究成果第三节两座石阙第三节武梁祠第四节美妙的祥瑞图像第五节前石室第六节左石室第七节后石室第八节新发现的第二块画像石第九节孔子见老子的石刻画像第十节损毁的画像石第十一节三面镌刻的画像石像第三卷·石窟卷绪论第一章云冈石窟第一节第一组石窟第二节第二组石窟第三节第三组石窟第二章龙门石窟第一节潜溪寺内的石窟第二节E组石窟:距潜溪寺最近的石窟第三节双窟(G号窟)第四节石狮窟(H号窟)第五节石塔窟(I号窟)第六节双窟与石塔窟之间的小石窟第七节毗邻石塔窟的南窟第八节在全景图上标示J和K之间、紧邻道路的石窟第九节K号窟第十节L号窟第十一节M号窟第十二节不平整的洞穴(N号窟)第十三节Q号窟第十四节S号窟第十五节T号窟第十六节大佛(U号窟)第十七节V号窟第十八节X号窟,又称老君洞第十九节Y号窟第二十节伊水东侧石窟第二十一节龙门题记碑文所包含的信息第三章巩县石窟寺第四章济南府千佛山第五章石窟以外的佛教雕塑第一节少林寺里的两尊石碑第三节碑林里的佛教浮雕画第四节刻于武定元年(年)的画像石第五节刻于北魏正光六年(年)的佛座石刻画第六节图第七节图第八节图和图…………第四卷·图谱卷高句丽古迹图集唐太宗昭陵图集唐太子恭陵图集唐高宗乾陵图集武则天皇帝于年为母亲修建的顺陵图集唐睿宗桥陵图集唐宪宗景陵图集宋仁宗永昭陵图集唐代石刻经典古籍图集孔林图集孔庙图集开封府图集其他各类铭文图集博物馆收藏的珍品图集西安府图集韩城县芝川镇司马迁祠图集太原府图集五台山图集大同府图集图片索引译后记结束语丛书扔書公号特为读者推荐这套丛书,其中前五册特惠:定价,现6.5折包邮(偏远地区除外);《华北考古记》定价定价,现6.9折包邮(偏远地区除外)。限量50套,感兴趣者,请添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duzx.com/xdxyw/10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