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何年龄阶段,都有可能患病,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没有发病群体的年龄限制,作为一位再障病人,您是否了解此病?
知己知彼,病人与疾病,想要了解疾病,需要明白疾病的由来,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重点是需清楚疾病可能带来的危害与并发症,下文进行解析。
再障的致病环境: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骨髓造血组织减少,造血干细胞损伤,造血微环境障碍,导致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的贫血性疾病。
再障的疾病特征:
临床特征为进行性贫血、出血和继发感染,青壮年居多,男性多于女性。重型患者可由非重型再障进展而来或呈急性发病,非重型再障多呈慢性发病。
再障的并发危害:
再障病人就诊时常有中至重度贫血,粒细胞明显减少时,患者易发生感染并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以细菌感染为常见,亦可见真菌感染,患者有出血倾向,主要因血小板减少所致。
常见皮肤黏膜出血,严重者可发生颅内出血,是再障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再障罕有淋巴结和肝脾增大。
急性型再障此型发病急,短期内进展迅速,常以感染及出血为首发症状和主要表现。发病初期首先是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贫血可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血红蛋白呈进行性下降,大量输血后血红蛋白有所提高,但维持时间很短。
由于血小板迅速减少,病人常有体表和(或)内脏出血,体表出血表现为皮肤出血点及大片瘀斑,口腔黏膜、舌表面可有血肿、血疱,此外还有鼻、齿龈出血。
脏器出血可表现为呕血、便血、尿血、咯血及女性阴道流血,其次为眼底出血及颅内出血,后者可危及生命,广泛而严重的出血倾向常为颅内出血的先兆。
由于白细胞特别是中性粒细胞减少,绝大部分病人有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原因主要为感染,以咽部、肺部、肛周及败血症多见,感染菌种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临床表现重,不易控制。
感染与出血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使病情逐渐恶化,慢性型再障此型进展缓慢,病程较长,往往以衰弱无力、头昏、心悸和耳鸣等贫血症状为首发和主要表现,呈慢性经过。
慢性再障出血倾向较轻,以浅表出血点、齿龈出血及鼻出血为主,不易发生大片瘀斑及血肿,偶有眼底出血,约半数病人易感染、发热,但持续时间短,主要为上呼吸道感染,较急性型容易控制。
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由于病程长,加者血象低下反复输血,因含铁血黄素沉着,皮肤可变为灰黑色。
再障的治疗预防:
再障的治疗方案主要依据分型而选择。再障患者(尤其是急性型)常并发严重的感染、出血及贫血,因此疑诊再障患者应尽早转诊到有专科医生医院。
密切监测患者生命指征的变化,注意感染性休克、颅内出血及心功能不全的发生。患者应加强劳动和生活环境保护,避免暴露于各类射线,不过量接触有毒化学物质。
防止各类感染,尽量少用或不用可能损伤骨髓的药物。近年来由于新的药物、移植以及中西结合治疗体系的运用,再障治疗疗效有了很大提高,患者应树立信心、坚持治疗。
『注』
如果您对本文有疑问、对疾病与治疗有不懂的问题,您可通过添加以下 再障病友会 ①:已添加 ②:打字不方便的病友可直接在 ③:不是患者本人,家属与亲友可代咨询,沟通内容仅咨询者与医者可见,晚间留言会在次日回复。
↘点击右下角“写留言”输入您的疾病疑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