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太平街更有韵味的长沙老街,如今满是文艺

长沙小长假系列

都正街

有岁月味道的文艺老街

今日中秋,正是团圆之时,

家人围坐一起话家常,

怀旧的情愫总是会随着记忆一同升上来。

青砖黑瓦,木板壁,麻石街。

底色如旧,气韵亦新

都正街仿佛是岁月的容器,

盈满了往岁的旧时光,

昔年长沙人的生活样貌,

跃然眼前。

都正街位于人民西路与蔡锷南路交汇处东南角,东起天心公园,西至蔡锷南路,南至县正街,北达人民西路,是长沙保存下来的为数不多的历史街巷之一。

曾经的都正街正处长沙古城墙之下,由于军事上的需要,这里是一个城防要区。清初,都司衙门建于此地,都正街的街名即因此而来。

都正街的中段东面在清代多为私家园林所在,园林内奇花异草,清香四溢,弥漫空间,故该处得名“清香留”。到了民国时期这一带仍是名人雅仕聚居之地,至今清香留巷中仍留存着数栋青砖清水墙的老式公馆,21世纪的今天有一群年轻人在小巷深处顽强地延续着这院落式的传统生活方式。

无为书店

“无为而无不为”,乃得道之人的崇高境界。开在小巷深处的无为书店,似乎也有点店名的意思。禅意的前院可以看书,喝茶,聊天,还有一些茶艺文创产品,后院可以听音乐,有黑胶唱片,书架上有一些珍藏的书,都是非卖品。

书店的合伙人大多是长沙的年轻人,有学建筑的,有学艺术的,有学医药的,还有是从事舞蹈的,在从事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理想,他们把无为书店做成了自己的理想后花园。

TIPS

芙蓉区人民路都正街清香留3号

10:00~22:00

物物空间

物物是一个艺术空间,致力于当代艺术展览形态的多样化探索,以及新锐艺术家及多元化作品的深度合作与挖掘,这里由艺术家独立决策展览作品及展览方式。

「物物」之名取自《庄子·外篇·山木》,《庄子·在宥》:“有大物者,不可以物;物而不物,故能物物。”

一栋三层小楼加起来不过八十平米,一楼展厅,二楼会客厅,三楼陈列室和收藏室。瘦瘦长长的楼体,细窄的门廊,典型的旧长沙民居格局,空间主人把这里刷得通体白色,撞上地面的青黑色,极具设计感。

TIPS

芙蓉区人民路都正街清香留3号

12:00~20:00(周一闭馆)

免费入馆参观

-

◤都正街剧场◢

都正街里还有一个供市民免费观看戏剧演出的开放式剧场,花鼓戏、湘剧等传统戏剧不定期在这里上演。都正街剧场是年由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的长沙市第三机械厂老厂房改造而成的,这里多年前就被列为“不可移动文物点”。

入夜,传统戏剧的锣鼓响起,恍若历史的回响。

◤詹王宫巷◢

詹王宫巷是长沙厨师业的祖庙詹王宫所在地,据清代同治年间所修《善化县志》记载,清代詹王宫,在长沙城内算一个中等偏大的庙。

或许是应了人杰地灵的那句话,詹王宫出过不少“厨神”。五六十年前,这里居住的30多户人家,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大厨,玉楼东、潇湘酒家等长沙有名气的餐馆,都有人住在詹王宫小巷。国庆十周年时,居住在这条小巷里的湘菜大厨陈福彦、石荫祥曾到人民大会堂去掌勺,为毛主席当厨师,轰动全长沙餐饮界。直到现在,每年底的湘菜大师拜师、出师仪式仍在这里举行。

改造后的都正街历史文化街区已开街满三年,吃喝玩乐的商铺鳞次栉比,应有尽有,所幸的是还未变成太平街主道上的模样——没有老街特供型商铺,各家小店大都有趣而特别。在这里,你能感受到不同于被打上娱乐至上标签的另一种长沙,冷火秋烟,清慧而文。

白日的都正街是静逸的,没有拥挤的人潮,不喧哗也不冷清。清风徐来,岁月恬淡。许多食铺都要到下午五点才开门营业。

可夜幕降临后,一切都发生了改变,络绎不绝的食客纷涌而至。湘西烧烤,老长沙小吃,串串火锅,日料居酒屋,精酿啤酒餐吧···哪怕不抱着目的来觅食,这里也总有激发你食欲的店子。

都正街、高正街、县正街三条青石板路的交汇处,是大名鼎鼎的网红店「盟重」的第二家分店。坐在三楼靠窗的位置,观赏着老长沙城的夜色喝酒撸串,好不惬意。

-End-

图、文=范译威Freya

版权所有严禁转载

法律顾问

湖南和润律师事务所

如果喜欢,就分享到朋友圈吧









































十月中科白癜风专家会诊
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duzx.com/xdxyw/1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