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市县动态新都区提交全国农村生活污水

新都,水系发达,河网密布。一泓清水,几湾小河,都曾是人们安放乡愁的地方。

曾几何时,蜿蜒在新都乡村的一条条小河却生机难寻,清澈不再。孩童戏水,村妇浣衣这类以前河边的寻常光景,也渐渐淡出生活。

如何找回遗失的美好?

新都区乘着列为成都市唯一的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市、区)的东风,书写好美丽中国的新都行动篇章,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为抓手,因地制宜推进,既有市政污水管网的覆盖,又有微型污水处理设施的布点,建管同行,全民同心协力。如今成效初显,一幅“岷江水润、茂林修竹、美田弥望、蜀风雅韵”的秀美画卷在新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区域铺陈开来。

农污治理先行起步“全国试点”花落新都

走进新都区军屯镇五灵村七组,绿荫环绕之中,在“五灵村农村院落污水综合治理示范点”的指示牌旁,一个蓝色的围栏特别醒目,围栏内约10平方米,里面栽种的蔬菜,绿油油的。围栏的旁边,一股清流汩汩流淌。

“奥妙就在这片蔬菜下面,这是农村分散型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的最后一站,一个大池子,汇集了附近两个组农户的生活污水。”新都区水务局水治科副科长刘刚说,这个污水处理站经过生态处理之后,出水能达国家一级A类标准,干净无异味。

污水处理站有什么神奇的力量让脏水变得如此清花亮色?污水处理站实际是一个多介质生物滤池,经过这个池子,污水就变成了清水,再也不会发生生活污水污染河流、影响环境的情况了。

五灵村7组是新都区农污治理的一个缩影,村民们已从农污治理的惠民工程中得到了实惠。

新都区水务局作为新都区水环境治理的牵头部门,按照先示范后连片推进的原则,开始逐步深入实施农村水环境的综合治理,进一步改善广大群众生活环境,提升新都区农村环境形象,做实做好民生工程。纲举才能目张,新都区还按照构建的“两楔六脉多廊成网”全域生态体系,制定了农村全域治污规划,挂图作战,不达目的不罢休。

群策群力全民共治生态花开香城大地

农村生活污水要治,这是绝大多数农户的愿望,但是开墙破路后,老房子墙脚会不会动?家里装修会不会被敲得一塌糊涂?个别群众不想治理,缺口怎么打破?

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这是新都区在开展群众工作中的法宝。在农污治理过程中,新都区充分运用好这一法宝,群策群力,全民共治,农污治理工作事半功倍。

年,五灵村三组明确为试点村,率先实施农污治理后,镇、村两级着手进行一系列宣传。村干部开大会小会,都少不了解释、强调农污治理工作,还特意从区水务局领来多份宣传册,分发到每家每户。

“让村民参与到民生工程中来,才能更好地推进工作。”龙桥镇山水村党支部书记冯世明说。

治理工程实施前,村里就专门成立了工程管理组,自己担任组长,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加入。工程有水务局聘请的监理,还配备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作监督员,确保了施工质量和安全。

“建得起,更要管得好”长效机制做实做细民生工程

针对农村生活污水工程多为隐蔽工程,三分建、七分管的特点,及早谋划运维办法,新都区拟制定出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运行维护管理办法(试行)》,聘请专业巡查队和专业运维团队,对已建成运行的系统进行日常维护,确保管理更专业,排障更及时。

为了让五灵村全村人民都参与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中,五灵村将农村生活污水设施运行维护工作写进了《村规民约》,并结合本村实际,与农户签订《农村院落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理(村级)约定书》,将化粪池、隔油池的维护管理移交给农户,让农户定期检查,自行清理。

同时,为了将农户维护管理化粪池、隔油池工作落到实处,五灵村还及时出台了农村生活污水运行维护考核机制。村干部每月入户进行检查,村民监督员也经常对农户进行抽查。对不合格的农户进行教育、指导。

下一步,新都区还将利用互联网技术,发展手机APP上网+在线监测、在线管理,通过运用现代化信息和通讯技术手段,实现智慧农村。

农污治理,已经成为建设美丽中国,推进乡村振兴新都行动中最为浓墨重彩的篇章,为全国农污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蓝本!

图文编辑:水润成都

来源:成都日报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优势
表皮转移因子胶囊能不能治好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duzx.com/xdxyw/2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