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是各地社会活动和经济发展的“活化石”。地名的得名来自各种因素,有的地名来源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的地名与历史和地理地貌有关,有的与神话传说有关。宁都这么大,你了解你家乡的地名吗?
宁都县名由来
宁都三国孙吴嘉禾五年()建县,初名阳都县后改为新都,西晋太康元年为揭阳与陂阳县,南朝时因境内有太平里改为宁都并在北部设虔化县。隋朝合并宁都虔化两县,县名为虔化,南宋时期朝廷因虔州多匪患,为祈求地方太平虔化为宁都,之后宁都之名未曾变更。
1.梅江镇
梅江镇原名雪竹坪(系翠竹丛生的荒坪,竹笋表皮有层白粉,俗称雪竹),隋朝开皇年间移虔化县治于此,后为历代县治州治之地。建国前曾称城厢镇和五贤镇(纪念古代孙氏五贤),建国后称为城关镇,年更名梅江镇,因梅江为宁都最大河之缘故。梅江东源曾有青梅林,故称梅岭,因此将河流命名为梅江(川)。
庵边村、北门村、背村、碧岸村、博生西路、长木村、城北社区、城南社区、高坑村、河东村、湖田村、黄贯村、江东社区、金盆社区、迳口村、赖坑村、老溪村、刘坑村、罗家村
2.竹笮乡
竹笮又名竹笮嵊(ying),因为古时此地栽种竹蔗盛产蔗糖,历史悠久,蔗形状如竹古称竹蔗,因屋场建设与小山嵊上,得名竹蔗嵊,后谐音写成竹笮。
3.青塘镇
青塘原名清溪,后辟建圩场,因四面环山,中洼如塘,蔚蓝青秀,故改称青塘。清溪何氏最早进入青塘开基,其次进入青塘的是孙氏,于北宋后期由宁都县城迁徒于此。而谢氏却在明朝初期从兴国竹子坝迁徒于此。
莲花山、坳背村、赤水村、河背村、坎田村、南堡村、青塘村、青塘圩社区、社岗村、孙屋村、西迳村、谢村、洋垄村
4.赖村镇
赖村原名赖水里,因赖姓于唐朝时期从虔化县迁移至此而得名赖水里,后改称赖村。
羊岭居委会、赖村、邮村、莲子村、陂田村、围足村、水西、石街村、蒙坊村、新民村、浮竹村、高岭村、老嵊场村、虎井村、山坑村、岩背村
5.黄石镇
黄石又名黄石罐,因位于黄石岩背面,地形低洼似罐,得名黄石罐,后简称现名。早在三国(吴)嘉禾五年(公元年)就在境内的白鹿营(今阳都村)建县。是宁都历史上最早建县的地方。萤石矿、高岭土资源极为丰富;境内江河纵横,山势奇特,有着令人心旷神怡的自然景观。
黄石村、陂塘村、王元丘村、沙子岭村、璜村、山梓村、江口村、大岭村、大洲塘村、阳都村、大雅坪村、罗屋村、田坑村、石头村、石子头村
6.对坊乡
对坊原名戴坊,戴姓于南宋于此开基建村,后成为圩场,名为戴坊圩,后因方言近音而写成对坊。宁都通往闽粤的南大门,如今的对坊,不再是“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的旧模样,向“开放、发展、富裕”的目标奋勇前进,全乡呈现出政通人和,社会发展,事业兴旺的喜人局面。
对坊、营上、富丘、坑塘、石江陂、胡屋、东风、团坑、梨树排、王坑、半迳、上村、葛藤、里迳、丘田、寺背、上干
7.长胜镇
长胜地势平坦开阔,农田常常遭遇水淹,故沿河岸田塍筑有长提,得名长塍,至南宋,林茂粮丰,人丁兴旺,且水陆交通便利成为集镇,雅称长胜。
“全国重点镇”、“省百强中心镇”,长胜生态环境优美,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境内气候湿润、山清水秀、土地肥沃,水电、森林丰富(有山林15万亩,森林植物率达%),自古就以商贸繁庶,物产富饶而著称。
长胜村、大岭背村、大坪村、法沙村、果子园村、旱脑村、黄岗村、赖坊村、栗山村、青树村、山车村、上南村、水枞村、新安村、新圩村、窑下社区、鱼青村、樟坑村、樟树村、真君堂村、振兴社区、中江村
8.田头镇
田头原是一片荆棘丛生小丘,后被黄姓开垦为良田,相继在田畈北头建村坊而得名田头。
9.固村镇
固村刘姓村民为防水患,沿河筑提,取名固村。
10.固厚乡
固厚原名固口,因古姓最早在此建村,以古姓根基深厚之意命名。固厚乡东有田埠河、北有凤凰河,沿河两岸地势平坦,中部多丘陵。山林面积15万亩,耕地面积2.5万亩,林木资源和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境内蕴藏着数量可观的钾长石、石英石和花岗岩矿,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
固厚、贵坑、中心坑、王竹、凤凰、上坎、青山、椒坑、铁树、楂源、古溪、明坑、桥背、观下、王西、小洋旻、蜀田
11.田埠乡
田埠原名高坝头,后有村民在河岸田边建有停靠木筏竹筏的小码头,改名田埠。建国前夕属马田乡。年9月解放,属第四区马田乡。年改田埠乡,年成立田埠公社,年复改乡。有田埠,马头两个圩镇,古迹有明代“湖心塔”。
田埠、武村、武里、洋坑、金钱坝、马头、文明、东龙、王沙、九联
12.会同乡
会同原名沙洲坝,后有周姓迁移于此发展成圩场,至乾隆年间多大几十间商铺云集。每逢农历四月初一各行业相约聚会,唱戏半月,同庆老官神生日,故名会同。交通便捷。国家一级公路昌厦公路穿境而过,县乡公路实现硬化,乡村公路硬化工程有计划展开,乡村组公路网络纵横贯通,已实现组组通公路。毗邻县城,区位优势明显。圩镇驱车至县城大约只需10分钟。特别是正在建设中的陂头、武朝昌夏经济走廊为县城近郊是理想的工业园建设地。
街上、会同、武朝、谢家坊、桐口、鹧鸪、百胜、南田、南坑、陂头
13.石上镇
石上因圩场建于石垛上得名石上。交通发达,昌厦公路、临宁公路、永宁公路均从境内通过。梅江河裂地东西,自北向南穿流境内,永久性刚架拱结构“石上大桥”连接东西两岸,物流人流兴旺,商贸往来繁荣。
石上、游家坊、温坊、湖岭、角源、蛇形排、小布脑、池布、干头、莲湖村、莲塘、城头
14.安福乡
安福村民原将村庄建于河畔坝池中,时称老溪坝,因地势低洼,常遭遇水淹,明初迁移至河东南岸山脚,以安乐康福之意得名。唐朝时开辟驿道,系通往抚州地区乐安县、永丰县、宜黄县的必经之道。乡内棋盘街、铁墓纪闻名遐迩,医院等红色旧址声名远播,国内摄影爱好者纷至沓来。《一个人的课堂》在这里拍摄,该片是国内第一部倡导全民互动公益,呼吁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小孩白癜风好不好治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正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