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江区基层动态一则
锦江区书院街道庆云社区组织开展
“五一·无疫”防疫知识坝坝团建志愿活动
4月29日,由锦江区书院街街道庆云社区支持主办,成都快乐青少年成长服务中心、成都市锦江区爱有戏社区文化发展中心承接承办,锦江区社区营造支持中心协力指导的“五一·无疫”防疫知识坝坝团建会活动在庆云南街69号红星国际广场顺利开展,社区居委会、社工机构、党群骨干、团员志愿者、社区“五老”志愿者、商家代表、物业公司约40余人参与了本次交流会。
此次活动以“五一节假”为契机,重申社区防疫工作,科学理性地掌握防疫知识,为进一步巩固、强化,规范疫情工作提供心理支持,理论依据。进一步搭建社区多元共建共享平台,增强不同群体,团队之间的合作意识,为后期构建和谐、宜居、宜商、宜业的良好社区氛围奠定基础!
青羊区基层动态一则
青羊区关工委
走进区属中小学开展法制宣传活动
为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帮助未成年人增强权益保护知识和合理表达诉求,营造保护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4月29日,青羊区关工委联合团区委在金沙小学、成都市实验小学战旗分校、成都市实验小学明道分校、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东区)为余名青少年开展法制宣传。
青少年法制宣传走进校园,是团委普法工作重点之一,以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为抓手,提升青少年法制意识。活动中,青羊区专职青少年事务社工齐浩首先向学校广大青少年发放《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手册,随后通过法制宣传短片《向校园暴力说“NO”》向学生宣讲了拒绝校园暴力。通过此次宣讲,让未成年人了解什么是未成年人不良行为,未成年人吸烟、酗酒、赌博有哪些危害,通过互动讲解树立青少年遵纪守法和防范违法犯罪的法制观念,让学生明白未成年人的权利和义务,学会用法律武器自我保护。学生们纷纷表示,要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明辨是非,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护法的好学生。
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从源头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后期,区关工委要充分整合动员社会各方资源,走进青少年群体,进一步扩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影响,让未成年人保护的工作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金牛区基层动态两则
金牛区西华街道侯家社区
开展“远离毒品健康你我”禁毒宣传活动
为提高侯家社区居民防范毒品危害能力,提升社区居民的毒品防范意识,4月30日,金牛区西华街道侯家社区开展了以“远离毒品健康你我”为主题的禁毒知识宣传活动。
活动中,社区禁毒宣传员、网格员、“五老”志愿者通过耐心的讲解,给居民们重点介绍了毒品常见的种类和特征,并运用了大量数据和生动的案例,深入剖析了毒品、特别是新型毒品给人体、家庭、社会等层面带来的危害及影响,呼吁大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同时动员大家在了解毒品危害的基础上,向身边的亲友积极宣传,共同抵制、远离毒品。并通过发放禁毒知识宣传手册,向居民介绍新型毒品的种类及危害性,告诫广大居民群众要认清毒品的危害,提高警惕、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投入禁毒队伍中。
此次活动不仅为辖区居民普及了禁毒知识,扩大了禁毒宣传覆盖面,更让大家充分认识到毒品的严重危害性,提升居民群众的防毒禁毒意识,在社区内营造了良好的禁毒防毒宣传氛围。
金牛区团委和金牛区关工委
举办“五四”优秀青年沙龙活动
4月29日,金牛区团委和金牛区关工委在天府智能研究院举办“五四”优秀(“蓉漂”)青年沙龙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继承“五四”传统,弘扬“五四”精神,表扬先进、树立榜样,激励和引领全区广大团员青年感恩金牛、热爱金牛、建设金牛,加快提升金牛品质、打造金牛品牌、重振金牛雄风,努力为建成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中优提质典范区”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活动现场,金牛区对年度“五四”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扬通报并颁奖。8位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围绕“感恩金牛、热爱金牛、建设金牛”主题谈认识、谈感受,谈理想、谈奋斗,充分展示了金牛青年有梦想、有朝气,敢担当、讲奉献的精神风貌。
活动最后,团区委发起倡议:“坚守初心,争做感恩金牛的青年先锋;厚植情怀,争做热爱金牛的青年骄子;勇争一流,争做建设金牛的青年铁军。”号召金牛区的青年奋发有为,积极建功金牛区发展。
金牛区关工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每年“五四”期间,金牛区关工委都会联合共青团对区内表现优秀的青年和集体进行表扬和鼓励,积极支持和帮助青少年成长成才,助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武侯区基层动态一则
武侯区簇锦街道永兴社区
开展“抗击疫情·绿色成长”
五一劳动节主题志愿服务活动
4月30日,武侯区簇锦街道永兴社区开展“抗击疫情·绿色成长”五一劳动节主题志愿服务活动,辖区40余名青少年、家长及“五老”志愿者共同参加。结合当前疫情形势,活动采取分时段开展,“五老”志愿者向孩子们讲解绿植种植办法,让孩子们在家用绘画、手工等方式记录绿植生长过程,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知识。
成华区基层动态一则
联盟携手同研究云中漫步共成长
——成都市第一教育联盟特殊教育学校
发展共同体开展特教师资培训项目
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宁静的教育环境,却不能阻挡特教人成长的热情。为增强特教教师教育研究能力,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助推全域成都的特教高质量发展。经共同体校长办公会商议,4月29日,成都市第一教育联盟特殊教育学校发展共同体师培项目以音(视)频形式如期在线举行,金牛区教育科学院副院长喻昌学做题为《特教教师如何开展小专题研究》的辅导报告。共同体成员成华区、新都区、大邑县、金堂县特殊教育学校以及特邀单位简阳市、金牛区特殊教育学校共余名干部教师参加。龙头学校——成华区特殊教育学校承办本次培训活动。
报告中,喻昌学副院长从特教人的使命、教育科研对特教人的重要意义以及目前教育科研出现的问题入手,通过扎实系统的理论、丰富详实的案例,为参培老师们从“为何开展小专题研究”“小专题研究如何选题”“如何开展小专题研究”和“小专题研究成果的总结”四个方面进行了生动有趣的讲解与辅导,为老师们理清了小专题研究的思路、方向、方法与价值,解答了老师们在小专题研究中碰到的棘手问题。
最后,共同体龙头学校校长刘小龙在总结中表示,喻院长从小专题价值意义等四个方面深入浅出讲解和指导,对今年的特殊教育来说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目前,在特殊教育实践中面临不少教育康复和行为管理等方面的困惑和挑战,制约教师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需要教师以小专题(课题)的形式来直面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教育康复的质量。专家辅导理清小专题研究思路,指明教师未来成长方向,同时期待共同体学校经常一起碰撞交流探讨,高质量促进区域特殊教育的共同发展。
参培老师感言:
廖芳(成华特校):今年我们小组的小专题研究也快进行到后半段了,在研究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阻碍,因为疫情的原因修改了研究选题,调整了研究方向。我们大部分一线教师害怕研究,其实就是对教育科学研究存在敬畏,不知道研究什么,该怎么研究。今天的培训就解决了很多我们在小专题研究中的困惑,提高了我们一线教师搞科研的信心!
周佳丽(成华特校):通过喻老师的指点,我发现自己以往的研究都很被动,没有真正把研究落到实地,运用到实践当中。从今往后,要向喻老师学习,做真实、有效、适合的研究。通过教育科研成就自己的专业发展;通过研究绽放自己的精彩!
白婷(成华特校):通过听喻昌学院长对小专题方面的具体内容及注意事项等进行讲解,我获益匪浅。正如喻昌学副院长所说,虽然近是几年来在特殊教育领域方面的相关文献研究如“雨后春笋”不断般不断涌现,但在实证研究方面仍然存在不足。而作为一线特殊教育教师,结合特殊教育的五大研究取向,在撰写小专题研究报告时,就更应该注意研究内容的“落地”,争取做到研究具有推广性和可操作性,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分析层面。而通过培训,我对小专题的基本格式有了进一步了解,同时,在对小专题的成果总结也有了进一步的收获。
杨翠玲(新都特校):不能只埋头拉车,还得向前看路。今天听了“特教教师如何开展小专题研究”主题培训,让我对小专题研究有了更深的认识,在专题研究的过程中,是对老师自身在教育实践中的细微问题进行分析观测,从而发现教育现象之间本质的联系与规律。小专题的研究范围小、问题小,老师们要做也会相对容易,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以遇到的问题作为专题研究,而且研究后也会促进老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作为一名特教人,要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特教教师也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成长。
杨全梅(新都特校):经过本次学习,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做小专题的“切入点”,这个点要足够新颖、有独创性,还要具有推广性,从细节入手,但是又要具有指导性,眼光放高放远,但是实践上又要做细做实做精。我们在确定小专题的项目名称时就要认真地思考清楚,把课题想全面,然后选择一个想做的切入点,确保这个点处于一个清晰的研究环境中,且具有代表性和实际操作性。
吴永聪(新都特校):小专题重点在于对一个小问题有自己的观察思考和提出比原来的解决方案更好的解决方案。所以教师就需要在日常教学管理过程当中,随时打开发现之门去观察发现,思考那些让人觉得头疼的小问题、小麻烦,并且把它进行记录、分析、总结,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看同类问题的其他学者的解决方案,再提出自己的针对这个问题的新的观点或者提升改进的观点即可。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教学随笔,在教学随笔的基础上提升成一个比较主题性的研究,就可以成为小专题了。
胡玲莉(大邑特校):通过喻老师的理论加实例的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知道了什么是小专题研究及其特点,如何选题以及选题的方法等,“只管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方法不对,坚持太累。方向不对,努力白费”,坚持学习的必要性,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从而增强自己的教育研究能力。
王瑾(大邑特校):今天下午两点半,我非常激动地进入腾讯会议,学习了成都市金牛区教科院专家喻昌学老师的讲座“特教教师如何开展小专题研究”,真的是受益非浅。我以前不知道什么是小专题研究,感觉这些研究对我来说是遥不可及。通过学习,明白了小专题的内涵,知道了小专题的特点,了解到了小专题的来源。总之,现在觉得“小专题研究”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是切实可行的。
方莉娟(大邑特校):教育科研能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要做真实、有效、适合特殊教育的教科研—小专题研究。小专题研究能选择适合的研究方法,正确的研究方向,同时兼顾特殊教育研究特点和特教校教科研取向。
何凤(大邑特校):今天的培训中所讲到的小专题研究如何选题,怎么推进,怎样进行总结都可以为我们以后的教育教学研究提供指引,指导我们可以将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通过归纳总结和相应的理论联系起来,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做成小专题研究为我们以后的教育教学所用。
宿源(大邑特校):今天参加了《特教教师如何开展小专题研究》的讲座学习,喻院长分了几个部分细细讲解。通过本次培训我再次认识到了特教人的使命担当,学习到了做小专题研究就是要做真实、有效、适合的教学科研!作为一线特殊教育工作者的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更加地将工作做到细微处,多观察多实践,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做个学习型研究型的特教教师!
王雨薇(大邑特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