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人说
新都美食哪能错过巫嬢?
开了20年的小吃店
只卖2种口味的土豆片
菜单上只有5样小吃
工作日生意都爆棚
用土豆陪伴无数新都人成长
这就是...
巫道珍土豆
(原名巫嬢土豆)
新都美食的一张名片在半仙看来,这就是桂湖公园旁边一条普通的街,分布着各类小吃店,但是在无数新都人眼里,这就是像家一样熟悉的地方,因为巫嬢土豆就在这条街上。
在对街仔细搜寻巫嬢的位置,最终一个很不起眼的小门面和络绎不绝的食客曝光了巫嬢的地址。
因为之前有人抢先注册了“巫嬢”,于是巫嬢本人就把店招换成“巫道珍土豆”(千万不要以为走错了,巫道珍土豆就是巫嬢土豆)
铺面不大,只摆得下几张桌子,半仙到店是下午2点半,既不是饭点也不是下午茶的时间段,店里都坐满了食客,还有临时搭起的小桌子,这还是只是巫嬢的一部分。
连拼桌都没位置的食客,只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在街沿上都临时支起小桌,小凳上打卡巫嬢。
外面找座位的眼疾手快,店里小窗口前排起长队,挨着点单,嘱咐口味。
工作日居然都有如此人气,半仙着实被这个阵仗吓了一跳。
食客笑着说,这多算人少的时候了,要知道再几天前,那个长队伍还很是在抖音上刷了一波。
隔壁桌下单不久,就等来了他们点的美食,吃的热火朝天,阵阵香味传来,着实勾人。半仙赶忙跑去排队下单,搓手等待。
菜单上只有5种美食熟门熟路的都知道,巫嬢土豆真的就只卖土豆,只有两种,煮的和炸的。除此之外,菜单上就只有火腿肠、冰粉和银耳汤。
◆◆煮土豆◆◆煮的还没上桌就弥漫着一股香辣的味道,土豆的软硬合适,既不过脆也不是绵到一抿就化,很是入味。汤底的味道就是介于方便面和火锅底料之间的那种,但是不过分油,就只在面上浮了一层油花。
半仙看着隔壁桌的在用吸管喝土豆汤水,也依葫芦画瓢的照办,别说这个汤底的味道和外观是鲜明的反差,鲜辣微烫的口感很是开胃,没有想象中油腻,让人眼前一亮。
你不要觉得吃土豆是像是在吃小吃,在巫嬢还有没有写上菜单的隐形招牌,土豆+米线或者土豆+苕粉,分分钟秒变成饱腹的主食。
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冒米线和苕粉,对软硬,辣度有什么要求给巫嬢提,统统满足你。
◆◆炸土豆和火腿肠◆◆炸物的话,只有土豆片和火腿肠两款,土豆片4角一串,火腿肠3元一大根,基本上三个人的吃耍配置就10串土豆+3串火腿肠。
土豆口感绵软,外表是一层浓厚卤油味,空口吃都是香香的,要是再蘸取一些海椒面,好吃到脚趾母都抓紧了,一定要趁热吃,冷掉了的味道会大打折扣。
火腿肠是切的花刀,炸得外焦里嫩,从外面的清脆到内里的耙和,层次分明,轻轻一撇,就能拆分成一小段一小段的。
银耳汤也不是碗装的那种,而是用奶茶杯杯现舀现装的,密封好,吃土豆的时候可以喝,土豆吃完了,还能端着走,完全不浪费。
现在菜单上能点的饮品只有银耳汤,但是不要担心,因为季节原因下架的冰粉,2月底就要慢慢的重新回归了,巫嬢菜单5款美食就能轻松集齐了。
离百年老店差个80岁巫嬢卖土豆好多年了喃?开了好多年了喃?有食客说笑道:“没的多久,也就离百年老店差个80岁嘛”。
像普通的土豆小吃,很多人的定义就是塞边打网的、年轻人吃耍的,但是在巫嬢这儿不会,从年就在开元小学门口卖土豆的巫嬢,基本上用土豆承包了大半新都人的学生时代,也是学生娃娃心中名副其实的“女神”。
土豆制作也从电饭煲煮升级到单边炉,到后来供不应求换成双边炉,巫嬢凭借自己的吃苦耐劳和特色土豆,慢慢在新都打开名气。现在的土豆店是从旧城区搬来的,店里的帮工都是巫嬢的亲戚,客多的时候就各自忙活,客少的时候闲话家常,整个氛围显得其乐融融。
对于巫嬢熟悉的程度都达到从背影就能辨别巫嬢在不在店里,就算是每天店里都是人来人往的,巫嬢也能从中“抓”到熟悉的面孔,和别人寒暄2、3句。
对很多食客而言,巫嬢不单单是校门口卖土豆的阿姨,更是学生时代的一个印记,小时候,巫嬢在那里卖土豆片,长大后,巫嬢还是在那里,除了爬上眼角的皱纹外,似乎什么都没有改变,味道还是那口皱巴巴五毛钱就能换来的热、软、鲜。
那些吃着巫嬢土豆长大的娃娃,就算在外地打拼,回到新都的第一件事还是到巫嬢这儿来打个卡,专程赶来的也不少,还有好多带着自己的孩子来,一边吃一边给自己的娃娃讲那些青葱岁月的事情。
巫嬢的小店里面,有一面和奶茶店相似的彩色便利贴墙,除了日渐掉色泛黄的稚嫩告白外,最多的都是对于巫嬢的感谢和希冀。
保留青春印记的温馨小店在学校附近,多的是,可是来来往往,坚持到20年,用质朴的心去陪伴一批批孩子成长的又有多少?
店名:巫道珍土豆
人均:14元
推荐:冒土豆+米线、炸土豆配火腿肠
地址和路线,留言区撩小潮妹儿可得
每个人的青春都有像巫嬢土豆一样
温暖的店
文末互动话题
和小潮妹儿分享
学生时代有故事的小吃店(奶茶店)吧
成都潮生活出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电话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