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中国社会也在党领导人民的长期奋斗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人民在心里,根基扎得越深,执政基础越牢固。
井冈山,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境内,是集革命人文景观、自然风光和高山田园为一体的山岳型风景旅游区。井冈山风景名胜区有60多个景点,多处景观景物。景观分为八大类:峰峦、山石、瀑布、气象、溶洞、温泉、珍稀动植物及高山田园风光,还较好地保存了井冈山斗争时期革命旧址遗迹29处,其中10处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延安革命纪念馆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王家坪路,始建于年1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较早建立的革命纪念馆之一。年3月,延安革命纪念馆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年12月,延安革命纪念馆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年12月,延安革命纪念馆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年1月7日,延安革命纪念馆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国家5A级景区。
遵义会议会址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老城红旗路(原子尹路)80号,是一栋中西合璧的两层砖木结构建筑。该会址为年初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遵义后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会址,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
西柏坡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中部,为我国革命圣地之一,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是5A级景区。西柏坡,这个冀西山区滹沱河北岸的小山村,不仅风光秀丽,而且水土肥美。据史书记载,西柏坡原名“柏卜”,始建于唐代,因村后坡岭上翠柏苍郁而得名。西柏坡有“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中国命运定于此村”的美誉。
韶山毛泽东故居纪念馆,坐落在全国重要的革命纪念地——湖南省韶山市韶山冲。毛泽东故居是毛泽东出生和少年活动的地方。毛泽东纪念馆包括:毛泽东铜像、毛泽东少年时代读书的私塾旧址、毛氏宗祠、毛震公祠、毛鉴公祠等历史遗址和纪念性建筑,同时对有关反映毛泽东生平和思想的文物、资料进行征集、研究、陈列和宣传。馆藏文物、资料达1.6万多件,名人字画0多幅,是毛泽东生平和毛泽东思想研究的重要基地。
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市中心,地处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北起天安门,南至正阳门,东起中国国家博物馆,西至人民大会堂。广场地面全部由经过特殊工艺技术处理的浅色花岗岩条石铺成,中央矗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和庄严肃穆的毛主席纪念堂,天安门两边是劳动人民文化宫和中山公园,与天安门浑然一体,共同构成天安门广场。年,天安门广场被评为“北京十六景”之一,景观名“天安丽日”。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坐落在北京丰台区卢沟桥畔宛平城内,距市中心约15公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是全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大型综合性专题纪念馆(截止至年)。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优秀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国防教育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是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秘书处所在地、中国博物馆协会纪念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军事会议旧址
石林军事会议旧址是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千里跃进,逐鹿中原,解放汤阴时与汤阴只有数里之遥的石林成为大后方,刘邓大军的指挥部就设在石林,在这里驻扎12天并召开了著名的“石林军事会议”的地方。年1月,石林军事会议旧址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竹沟革命纪念馆
竹沟革命纪念馆位于河南省确山县西30公里的竹沟镇延安街,始建于年,由周恩来题写馆名。是全国建立较早的革命纪念馆之一。馆内有革命旧址31处,文物、文献、图片等近千件。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3月被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永城陈官庄淮海战役纪念馆
永城陈官庄淮海战役纪念馆坐落在永城市东北25公里陈官庄南侧。年,永城人民为了纪念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献出了宝贵生命的英雄们,便在陈官庄村南这片淮海战役第三阶段的主战场,建起了“陈官庄淮海战役烈士陵园”。
吉鸿昌将军纪念馆
吉鸿昌将军纪念馆位于扶沟县城鸿昌大道东段,于年竣工,占地面积6.6万平方米。吉鸿昌将军纪念馆前身为扶沟县烈士陵园,筹建于年,年陵园建成,年筹建吉鸿昌烈士纪念馆,在将军牺牲50周年即年之际,更名为吉鸿昌将军纪念馆。
郭亮洞
郭亮洞是河南省新乡市辉县沙窑乡郭亮村的一条挂壁公路,又称郭亮洞挂壁公路,郭亮隧道,郭良隧道,万仙山绝壁长廊,郭亮村绝壁长廊,始建于年,年完工。
信阳新县红色教育基地位于革命老区新县,红色大别山是国家级12大红色教育区域之一,河南新县是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信阳新县红色教育基地大别山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红色革命圣地,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无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黄麻起义,还是抗日战争时期李先念领导的新四军五师转战大江南北,乃至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大别山为中国革命和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革命历史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和地位。大别山新县位于为鄂豫两省结合部,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也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落脚地。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党史党风党纪教育是大别山红色教育的主题。
信阳新县历史背景:
年1月,吴焕先(新县箭厂河乡人)等在黄安县紫云区箭厂河(今属新县箭厂河乡)创建了鄂豫皖边区第一支农民革命武装(三堂革命红学),这支武装成为黄麻起义中的攻坚力量,新县由此成为鄂豫皖边区党领导的最早的武装起义(黄麻起义)的发祥地。
年6月,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在光山县柴山保(今属新县陈店乡)创建鄂豫皖边区第一块革命根据地,新县成为大别山区工农武装割据的最早区域。年7月,在柴山保尹家嘴组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一支红军队伍、红四方面军最早的一支队伍(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三十一师),新县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的重要诞生地。
年6月,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在光山县柴山保(今属新县陈店乡)创建鄂豫皖边区第一块革命根据地,新县成为大别山区工农武装割据的最早区域。年7月,在柴山保尹家嘴组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一支红军队伍、红四方面军最早的一支队伍(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三十一师),新县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的重要诞生地。
年2月,豫南重镇新集镇被红军攻克后,鄂豫皖苏区党政军首脑机关相继迁入或在此建立,新县成为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西征川陕后,吴焕先、高敬亭(新县新集镇人)、刘名榜(新县郭家河乡人)先后重建和领导了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和大别山红色游击队,继续坚持大别山区的革命斗争,新县成为坚持大别山红旗不倒的中心区域。
年8月,刘(伯承)邓(小平)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后,刘邓首长亲自建立了大别山区第一个县级爱国民主政权(经扶县爱国民主政府),并将野战军政治部、文工团、医院设在新县,新县成为刘邓大军的立足地和后方基地。
在信阳新县这块红色土地上,先后诞生和养育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三支主力红军。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架飞机“列宁号”从这里飞向蓝天,中华苏维埃区域第一届运动会在这里成功举办,著名红色革命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由这里唱遍全中国。当时全县人口不足10万人,牺牲5.5万人。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著名的烈士有王志仁、桂步蟾、吴焕先、高敬亭、叶成焕等。从新县和大别山区走出了位共和国将军,养育了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等43位新县籍将军和50余位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留下了董必武、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李先念、刘华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斗足迹。
信阳新县是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被称作“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长期的革命斗争为新县留下了多处革命历史遗址、遗迹和纪念地,有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许世友将军故居等。信阳新县红色教育基地利用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烈士陵园、税务总局、许世友将军故里、郑维山将军故里、吴焕先故居、高敬亭故居等旧址设为现场教学点,红色首府一条街、将军山景区、英雄山景区,将帅馆、红四方面军将士纪念馆等一大批精品路线,丰富的教学资源,形成了遍布全县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网络。
信阳新县红色教育基地集合课堂专题教学、现场教学、实践体验等多种教学模式,结合培训单位需求,设计差异化的课程方案。让学员走近历史,启发现实思考,用红色资源教育人,用红色文化鼓舞人,用红色基因塑造人,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信阳新县红色教育基地积极开发红色文化产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品牌,更好地发挥红色文化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培训中的重要作用。
信阳新县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以红色文化为载体的红色主题教育培训,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断得到传递和和弘扬。通过信阳新县红色教育基地学习,追忆那些可歌可泣的革命事迹和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感受伟大的革命情怀,引导以革命先辈为镜子、为榜样,正正自己的衣冠,从而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观念、加强党性修养。新县红色教育基地,传承红色文化,弘扬大别山精神。
信阳新县红色教育基地立足大别山丰富的红色资源,秉承“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使命感和责任担当,通过邀请有关专家、学者、教授对大别山红色历史、大别山精神的深刻内涵等进行深入系统研究,提炼出具有深远影响和广泛教育意义的经典红色文化,赋予它时代意义后以多种形式向各界人士传播,积极推动大别山红色文化的研究、传承与发展,从而达到弘扬红色文化、提振精神力量
敬献花篮
重温入党誓词
体验红军路
红旗渠,是一个人工修建的灌渠(红旗渠英文名RedFlagCanal)位于河南省林州市,林州处于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处,历史上严重干旱缺水。[14]
据史料记载,从明朝正统元年(即年)到新中国成立的年,共个春秋,林县发生自然灾害多次,大旱绝收30多次。有时大旱连年,河干井涸,庄稼颗粒不收。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干旱严重到"人相食",在这年里人相食5次
抱犊寨红色旅游区位于栾川县城西北50公里的三川镇境内,抱犊寨海拔米,东临三川乡石窑沟,西至卢氏县文峪乡,南山脚到青山村火神庙,北达张前沟。抱犊寨位于山顶,周围皆百丈悬崖,南门壁立千岗;西门两峰对峙,仅隔一米多宽的狭谷;东门右侧有“断山壕”,属“一夫当关,万人莫克”之险。山上有泉冬夏不竭,有林茂密可以遮日,故属易守难攻之地,有中华第一古寨之美誉。
南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大禹封国和夏都所在地,夏朝诞生地,华夏文明奠基之地。南阳为豫陕鄂比邻区中心城市、河南省域次中心城市,先后荣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月季之乡等。因此遗留下的红色教育基地不少,在这河南清廉红色教育的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些南阳红色教育基地,仅供大家参考。
1.南阳汉画馆景区(汉画像馆)
南阳汉画馆是一座收藏、陈列和研究汉代画像石的专业性博物馆,她是我国建馆历史最早、规模最大、藏品数量最多的一座汉代画像石刻艺术博物馆。南阳汉画馆始建于年10月,当时的馆舍位于南阳民众教育馆内(今卧龙区广播站后院)。馆藏汉画像石块。河南省第六行政督察专员罗震撰写了“南阳汉画馆创修记”碑文。解放后,随着大量散存画像石被发现和收集,空间狭小的馆舍已无法容纳越来越多的画像石。于是,汉画馆于年被搬迁到南阳市西郊卧龙岗上的武侯祠景区内。
2.张衡博物馆
张衡博物馆位于南阳市北郊二十公里的石桥镇,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张衡的诞辰和长眠之地,是一座有关张衡的文献收集、科学研究、文物保护、宣传教育、观光旅游的专题性博物馆。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2平方米。
3.镇平彭雪枫纪念馆
彭雪枫纪念馆坐落于镇平县城北隅,毗邻公路,占地面积9余平方米。迎面是彭雪枫的高大铜像,耸立于晶莹剔透的花岗石基座上,使这位德才兼备、智勇双全的优秀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聪颖刚毅的光辉形象栩栩如生地得以展现。石基上镌刻的“彭雪枫”题字,选用本人墨迹,下笔有神,洒脱苍道,别有韵味。铜像两侧的两块石碑,一碑介绍彭雪枫的生平事迹,一碑记叙建造纪念馆的经过。院内空旷处则用花木草卉点缀。
4.唐河革命烈士事迹展览馆
唐河县革命烈士纪念馆经中宣部批准,由原国家主席李先念主席题名,于年建成并使用。开馆20多年来,共接待各级领导及县内外参观者60多万人次,被河南省委宣传部、南阳市委宣传部、共青团南阳市委分别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基地”,充分发挥了褒烈育人的红色革命教育基地作用。
5.七七工作团诞生地
"七七工作团诞生地"位于桐柏县城关镇新华街53号,北纬17′,东径,原为一处明代建筑群。此纪念地原为桐柏县文庙,是清代以前供奉孔子和科举时代做为试院之场所。始建于宋,重建于明成化年间,此后又在清乾隆四十二年及公元年经过两度维修。"七七工作团"于年9月16日在该文庙诞生,此工作团是当时我党在国民党七十七军军官训练团担任教育长的朱大鹏同志指挥的革命武装团体。
6.桐柏革命纪念馆
桐柏革命纪念馆位于桐柏县城南叶家大庄,展示有桐柏境内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有关资料、照片、实物等,真实地记录了革命烈士为谋取人民幸福而抛头颅、洒热血的丰功伟绩。该纪念馆被评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累计有多万人次到馆参观学习,感受红色文化,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7.桐柏英雄纪念碑
桐柏县英雄纪念碑于年7月破土动工,年4月建成。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城区大同街中轴线南端翠屏山上。桐柏红色文化资源丰厚。桐柏县是"二战"时期的苏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刘少奇、李先念、徐向前、贺龙、彭雪枫、王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战斗和工作过。从"二战"到解放战争,桐柏先后成为3个中央级、6个省级、9个地级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年桐柏被河南省政府确认为老区县。
8.编外雷锋团展览馆
编外雷锋团展览馆于2年8月13日破土动工,于3年2月26日竣工并正式开馆。年,与雷锋一起入伍的名邓州籍复员回乡战士自发成立了“学雷锋指导委员会”,在他们的带动下,邓州先后成立学雷锋指导小组23个,学雷锋送温暖小分队多个,为邓州人民架起了一座了解雷锋、认识雷锋、走近雷锋的桥梁,群众亲切的称他们为“编外雷锋团”。
9.桐柏红色廉政文化展馆
桐柏红色廉政文化展馆位于河南省桐柏县城南叶家大庄(原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桐柏革命纪念馆西侧,是革命纪念馆的姊妹馆,二者自成院落,又浑然一体。展馆采用仿古建筑风格,1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分为序厅、正厅和尾厅三个部分,展形呈回形走向,7年11月奠基并动工兴建,计划年7月1日前正式开馆。
10.红二十五军血战独树镇纪念地
红二十五军血战独树镇纪念地,位于河南省方城县城东北24公里处的独树镇七里岗,许南公路南侧,系红二十五军在长征途中与敌顽强战斗、血战致胜的纪念地。继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长征后,年11月16日,红二十五军近人在军长程子华、政委吴焕先、副军长徐海东的率领下,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也奉命撤离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开始长征,一路突破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
11.中共鄂豫边临时省委机关旧址
中共鄂豫边临时省委机关旧址位于南阳市城区工农路号。年7月,襄(阳)枣(阳)宜(城)根据地在国民党军队围剿后失陷,中共鄂豫边临时省委机关自鄂迁宛,以南阳为中心,领导鄂豫边区的革命斗争。年6月,该机关因叛徒出卖而遭破坏。旧址现存三进16间旧式砖瓦房,前为3间门面、1间过道,中为3间住房,后为9间四合院。房屋现为南阳市粮食局北关粮店所有,为南阳市文物保护单位。年10月1日,宛城区委、区政府于旧址门前悬挂纪念牌,以志纪念。
新野历史悠久,古称贵地,它北依宛洛、南接荆襄,面积平方公里,沃野百里,八水竞流,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古有“南北孔道,中州屏障之称”,有刘备屯兵新野时与诸葛亮运筹帷幄商谈军机大事的汉议事台,有世界上最小之城-关羽拴马之地汉桑城,另有太子阁、光武台、挂剑树、邓禹台、召父渠、荐贤岭、拦马桥、打鼓冢、火烧新野遗址、凤凰山遗址、汉津码头遗址、新都故城、汉棘阳故城、诸葛庄遗址、汉朝阳遗址、来歙故宅的自流井、前高庙祖师庙观、岑公祠、水府庙等。年,新野被列入河南省“三国旅游线景点”之一,现在筹资开发兴建“三国旅游区”。
一、文化遗址
新野发现最早的人类遗迹为距今四千至六千年之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共有19处,白河两岸有车儿湾、光武台、马鞍山、下凤鸣、邓禹台、下河村六处
凤凰山遗址。位于歪子乡寺门村北的土岗上,高出地面5米,南北长米,东西宽米,面积约为25万平方米。
二、故城遗址
西汉初年,境内曾置有新野、棘阳、朝阳、新都和X阳5县。
三、水利遗址
“召父渠”坐落在今沙堰镇西南白河故道的拐弯处,是西汉元帝时南阳太守召信臣广集群众兴修的规模较大的水利建设工程。
四、古迹
新野的寺观、庙宇等散布于城乡之间,但因年久失修,除议事台和汉桑城之外,均已拆毁。
五、古墓葬
曾国贵族墓:位于南关小西关,为春秋早期曾国奴隶主之墓葬。
乱冢汉墓群:共有26个墓冢。每个占地约百余平方米,此墓为东汉皇室之墓冢。
六、石雕、石刻
樊集汉墓群甚多,出土的文物以汉代画像砖为多,其中泗水捞鼎、车骑、狩猎、宴乐等画像砖,质地优良、画像逼真,对研究汉代文件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历史文物]
玉杯“一捧雪”主要有距今50万年的古化石,新石器时代晚期石器、春秋时期的曾国铜礼器、国家二级文物明代御杯“一捧雪”,汉代“杂技汉画砖”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