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的历史有多悠久,没想到我们辽阳这么牛

北京哪个医院看白癜风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夏、商时代

今辽阳属营州地域,是为自然分区,不具有国家行政区意义;周代辽阳为箕氏朝鲜侯国的属地,载于史籍者十分简略。辽阳地区出现具有国家行政区意义的地方行政建置,当始于战国末期。

西周

约公元前年(周武王四年)

武王克商,“释箕子之囚,去之朝鲜(即今辽阳地区),因以封之”。

东周

公元前年(燕昭王三十三年)

燕将秦开继破东胡之后,又进击箕氏朝鲜,“取地二千余里,至满潘汗为界”,遂筑长城,并陆续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辽东郡治襄平,即今辽阳老城区。

公元前年(燕王喜二十八年)

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政未遂。翌年,秦军攻破燕国蓟都(今北京市),太子丹“匿于衍水(即今太子河)”。燕王喜听信赵国代王嘉的计谋,派人杀太子丹,将头颅献于秦王。公元前年秦再“攻辽东,得燕王喜”,燕灭。

秦代

公元前年(秦始皇二十六年)

秦统一六国后,划全国为36郡,实行郡辖县制,辽东地区仍按燕制设置辽东郡、襄平县,郡县驻地襄平未变。

汉代

公元前年(汉高祖十二年)

燕王卢绾背叛汉朝,高祖刘邦派范哙、周勃率军讨伐,收复旧燕领地,恢复燕秦时设置的郡县,另以汉王室刘姓子弟相继为燕王统治辽东辽西各郡县。

公元前年(元朔元年)

武帝刘彻下令废除燕王封国,改置右北平、辽西、辽东三郡,其中辽东郡十八县,郡治襄平。

西汉朝廷大批移民于辽东,设立官田,戍卒屯田,加强边防,反击匈奴抢掠。

公元前年(武帝元狩四年)

武帝刘彻起用大商人桑弘羊等为理财官,将盐、铁收为官营,全国设铁官44处,盐官32处。辽东郡铁官、盐官设于平郭(今盖县境),管理煮盐业、冶铁业的生产。

公元4年(元始四年)

平帝刘缊年幼,外戚专权,王莽以平帝名义擅改官名和地名,襄平县被改称昌平县。

41年(建武十七年)

光武帝刘秀选派祭彤(一作肜)就任辽东郡太守。祭彤在任二十九年先后招抚乌桓、鲜卑、高句丽等部,使东北地区“万里朝献”,“野无风尘”。

48年(建武二十四年)

东汉初,辽东郡及所属襄平等县,俱改属青州。公元48年,东汉与匈奴、乌桓关系改善,辽东郡复属幽州。

年(中平六年)

董卓推荐起用被免官的冀州刺史、襄平人公孙度,经汉灵帝—刘宏任命为辽东郡太守。初平元年,公孙度趁中原群雄割据,无暇东顾之机,自立为辽东侯,脱离幽州辖属建立平州,自任平州牧。继以和亲、征服等手段“戚服外夷”,扩置郡县,控制地区北达鲜卑、扶余及高句丽南部、东至朝鲜半岛中部、西抵滦河流域、南至山东半岛北部,形成割据之势。建安九年,冀州牧(自为大将军)曹操为拉拢公孙度断袁尚归路,上表授为武威将军,封为永宁乡侯,公孙度恃势拒绝。

年(初平二年)

山东北海(今山东寿光县)学者管宁和王烈、邴原等为避中原战乱先后到辽东襄平地区,公孙度以礼相待,设馆授课,“游学之士,教授之声不绝”。

年(建安九年)

公孙度死,其子公孙康嗣位。建安十年,曹操攻冀州,杀袁绍长子,袁绍次子袁熙和三子袁尚逃往辽西。建安十二年,曹操征辽西,袁绍次子和三子等逃至辽东襄平。当时东吴孙权遣使至襄平劝说公孙康归附。公孙康迫于曹军压境,擒杀袁氏兄弟传报曹操,并斩东吴使臣以示矢志附魏。曹操封其为襄平侯,拜左将军。

晋代

年(西晋泰始十年)

晋武帝司马炎采纳幽州刺使卫瓘建议,分幽州所属辽东等5郡置平州。辽东郡辖8县,襄平为首县,恢复居就县(东汉时废),实行州郡县制。又设护东夷校尉,管理自平州以北至今黑龙江流域东北大陆及朝鲜半岛各民族。晋制,平州刺使兼护东夷校尉。平州刺使管理地方行政,军事仍由都督幽州诸军事长官兼管。

年(咸宁三年)

晋帝司马炎立司马蕤为辽东王,辽东郡改为辽东国。年(太康四年),迁司马蕤为东莱王,撤辽东国,仍为郡。

年(永嘉五年)

鲜卑人素连、木津为被辽东太守庞本所杀的东夷校尉李臻报仇,攻陷辽东郡诸县,残害百姓。鲜卑大单于慕容垕率骑兵将素连、木津部众打败,复立辽东郡,自归大棘城(今义县西)。

年(东晋大兴二年)

东夷校尉,平州刺史崔毖联合高句丽、鲜卑人段氏、宇文氏二部攻打慕容氏部。慕容廆发兵攻打平州州治,攻陷辽东郡,占据襄平。晋廷任命的最后一个平州地方长官崔毖携残部弃家逃往高句丽。辽东地区为慕容氏割据。晋廷遂命“承制海东”,封为东北地区最高长官,食邑万户。十二月,慕容廆命其子慕容仁镇守辽东。

年(咸和八年)

五月,慕容廆死,其子慕容皝嗣位,前燕国始立(年称燕王)。

年(太和五年)

前燕幽帝慕容暐被前秦昭帝符坚所灭。辽东太守韩稠投降前秦,襄平归属前秦10余年。

年(太元九年)

幕容垂叛前秦起兵复国,建后燕。设平州领辽东等6郡,襄平、居就县仍属平州辽东郡。

年(元兴二年)

高句丽占领今辽阳部分地区,在襄平城东60华里今城门口村东山,石筑山城。高句丽时期称白岩城,后改称岩州、石城等,今称燕州城。

年(元兴三年后燕慕容熙光始四年高句丽广开土王十三年)

高句丽广开土王乘后燕内乱,全部占领辽东、玄菟郡。改襄平为辽东城。年、年,后燕两度反攻,均未成功。

辽代

年(神册三年)

辽(契丹国后改辽国)太祖耶律阿保机到“辽阳故城”(即辽东城,今辽阳)。翌年二月,阿保机命修“辽阳故城”,名铁凤城,以汉人、渤海民户居住城中。建东平郡为防御州,设防御使。

年(神册六年)

耶律阿保机下令迁“檀(今河北密云县)、顺(今北京市东北)”民户到东平郡、沈州(今沈阳)。

年(天显三年)

升东平郡为南京,改城名为天福城。城高3丈,城头筑有侦察、防御高台,幅员30里。城分8门:东门名迎阳,东南门名韶阳,南门名龙原,西南门名显德,西门名大顺,西北门名大辽,北门名怀远,东北门名安远。

年(天显五年)

东丹王耶律倍佯称去海上渔猎,十一月由南京出发南行,经水路投奔后唐。翌年正月,辽太宗耶律德光至南京,令耶律倍妃子肖氏在南京主持东丹国政。年,耶律倍在石敬瑭灭后唐时被杀。年,肖氏死。天禄元年(年),世宗耶律阮(耶律倍长子)命安端(阿保机之弟)至南京主东丹国,封明王,年死。年,景宗耶律贤命耶律隆先任东京留守兼主东丹国。乾亨四年(年)十二月,废除东丹国,将中台省改为东京宰相府。东丹国首尾57年。

年(会同元年)

十一月,将南京改为东京。《辽史·地理志》记载:东京道设东京辽阳府,“辖州府军城八十七,统县九”。今辽阳市的“辽阳”,自此列为地方政区名称。

年(应历十年)

东京道把今铧子地区的采煤业收为官办。开采的煤炭用于烧陶、炼铁、铸造和炊事。

年(保宁二年)

四月,景宗耶律贤至东京,参谒祭奠让国皇帝(东丹王耶律倍)及世宗庙。五月离东京。

年(统和元年)

四月,圣宗耶律隆绪至东京。

年(统和二十八年)

十一月,东京留守耶律弘古随圣宗耶律隆绪伐高丽。翌年正月,圣宗引兵回东京。

年(太平九年)

东京舍利军详稳(皇族军统领)、渤海贵族大延琳(渤海国始祖大祚荣七世孙)在东京举兵图复旧国。八月,囚留守附马都尉肖孝先及其妻子南阳公主,杀户部使韩绍勋、副使王嘉,四捷军都指挥使肖颇得等叛辽,“号其国为兴辽”。辽廷派兵征讨。翌年八月,大延琳于东京被擒杀。

年(太平十一年)

辽东大雨,洪水泛滥,灾害严重,各河流普遍改道。

年(重熙七年)

十二月,道宗耶律洪基下令全国各道、州、县设学校。东京辽阳府开始设学校。

年(清宁二年)

三月,辽廷批准东京辽阳府所铸钱币开始流通。

年(大康三年)

辽东发生大灾荒,年内饿死人畜甚多。

年(辽·天庆六年金·收国二年)

正月,东京裨将、渤海人高永昌举兵复国占据东京。杀留守肖保先,称大渤海国皇帝,国号大元,建元隆基,占据辽东50余州。五月,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遣金军攻取辽州、沈州,陷东京城。高永昌逃跑后被擒杀。东京辽阳府等54州及辽籍女真人余部投降金军。东京辽阳府遂纳入金国版图。

元代

年(太宗六年)

前一年末,高丽国麟州神骑都领(一为西京郎将)洪福源率40余城军民归降蒙古。本年迁居辽阳、沈州(今沈阳)。元于辽阳设高丽军民万户符,授洪福源为万户。中统二年(年)世祖忽必烈改高丽军民万户府为安抚高丽军民总管府,辖军民户,以洪福源为总管。府驻辽阳后移沈阳。

年(至元二年)

此后8年中辽东地区有4年重灾,拨粮1万石、银钞百锭赈灾。

年(至元六年)

十月,世祖忽必烈令设东京等路行中书省。十二月,设东京路总管府。

年(至元七年)

三月,罢东京等路行尚书省,改设山北辽东道。

1年(至元十八年)

建关帝庙(今西关小学址)。大德八年(年)建成。

3年(至元二十年)

元廷为东征日本,于今辽阳设东征等处行中书省。

6年(至元二十三年)

辽东饥荒,拨赈灾粮3个月。翌年因连续饥荒,开放太子河捕鱼禁令。

7年(至元二十四年)

十月,设辽阳等处行尚书省,驻辽阳,辖7路1府。

同年改东京路为辽阳路,领辽阳县。路、县驻地皆辽阳。

8年(至元二十五年)

辽阳、武平等处饥荒,元廷令开放辽阳渔猎之禁、禁杀孕畜、免除当年租赋、海运米10万石赈济军民。

年(至元二十八年)

元朝廷将辽阳等处行尚书省改为行中书省。

年(至元三十一年)

辽阳行省所属9处大水成灾,民众饥饿,盗贼四起。十二月,忽必烈命从原为东征准备的江南米中拨1万吨赈济辽沈灾民。

同年辽阳建孔子庙(今文庙小学址)。

年(大德三年)

于辽阳行省建惠民药局,以辖地民户多少分等。“官给钞本月营子钱”,“备药物”,“择良医”,“疗贫民”。是为辽阳地区最早的官营医疗机构。

年(大德七年)

辽阳等6郡大水,冲毁耕地和房屋,死亡人。

年(至大二年)

九月,元朝廷将辽阳等处行中书省为行尚书省。至大四年正月,将行尚书省改为辽阳行中书省。

年(皇庆二年)

正月,在辽阳行省设儒学提举司。延佑三年(年)五月,设辽阳行省金银铁冶提举司。

同年重修东京辽阳白塔,千户毕庆成督修。铸铜质碑铭载:自辽所建,金及元时皆重修。

年(延佑三年)

四月,辽阳、盖州等地饥荒。翌年四月大雨水,淹没庄稼。延五年(年),辽阳闹饥荒,海运粮食10万石赈济灾民。次年,辽阳、广宁、开原、沈州等路大水,淹没大量民田。

年(延佑七年)

六月,撤销辽阳万户府。

年(至治元年)

七月,辽阳路大水。翌年三月,辽阳闹饥荒。五月,严霜毁坏禾苗。

年(泰定三年)

辽阳大水成灾。翌年正月,辽阳行省各路饥荒,发赈钞18万锭。

年(元统二年)

六月,辽阳、沈州、懿州等处遭水、旱、蝗灾,发生严重饥荒,发银钞2万锭赈济。

年(至元五年)

十月,辽阳饥荒,元朝廷命拨米石赈济。

年(至正十二年)

辽阳地区粮食丰收,令府、州、县收购粟豆50万石。

年(至正十四年)

正月,元朝廷于辽阳等处设漕运庸田使司,将海河航运粮食和招募种田纳为官营。

年(至正十九年)

四月,河南一支红巾军在首领关先生(关锋)、破头潘(潘成)等统率下,攻陷海、盖、复、金四州及辽阳路。至正二十二年(年),破头潘等被辽阳行省同知高家奴俘获。

明代

年(洪武元年)

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明朝。翌年,反明势力洪保保占据辽阳。元旧将也先不花、高家奴、纳哈出、刘益等合兵,也要进入辽阳,遭洪保保拒绝后攻破辽阳城,“虏掠男女畜产,城为一空”。

1年(洪武三年)

明廷派断事官黄俦到辽东招降元将。翌年二月,元旧部辽阳行省平章政事刘益,“以辽东州郡地图并籍兵马钱粮之数”,呈表归降。明廷于今复县得利寺设辽东卫指挥使司,以刘益为指挥同知。五月,洪保保、马彦等亲元势力杀刘益。六月,亲明势力原刘益部下张良佐、房皓起而杀马彦,洪保保逃走。明廷以张良佐、房皓为辽东卫指挥佥事。七月,明廷设定辽都卫,以马云、叶旺为都指挥使。

年(洪武五年)

六月马云、叶旺进兵沈阳、辽阳。洪武六年(年),纳哈出进攻辽阳,被马云、叶旺率明军击退。从此辽阳地区反明势力被平定。

同年明廷命马云、叶旺以金、元辽阳故城旧址为基础,兴工修筑辽阳城。以砖包砌城墙,城高3.3丈(合10.26米),城周长16里步(合.72米),城池深1.5丈(合4.67米),城池周长18里步(合.18米)。城有6门:南城门左名安定,右名泰和;东城门南名平夷,北名广顺;西城门名肃清;北城门名镇远。城四角有角楼,东南为筹边,东北为镇远,西北为平胡,西南为望京。钟楼和鼓楼分别建于都司西北和东北。

年(洪武六年)

六月设辽阳府、辽阳县。洪武十年(年)府、县撤销。

十一月设定辽左、右卫,驻辽阳城内。

年(洪武八年)

明廷令全国都卫均改称都司,定辽都卫改称辽东都指挥使司,驻辽阳城,领25卫2州。改辽东卫为定辽后卫,翌年迁入辽阳城。

同年太祖朱元璋令全国各地成立社学。辽阳境内设社学6所。

年(洪武十二年)

辽东都指挥使潘敬开拓“东城一里之北”,附筑土城,即北城。

年(洪武十四年)

三月于辽阳设辽东税课司,隶辽东都司。

1年(洪武十七年)

设定辽中卫,驻辽阳镇城。

年(洪武十九年)

七月,于辽阳设东宁卫,安置归附的女真人。

年(洪武二十年)

辽东都司由高丽购买耕牛头,用于屯田。

年(洪武二十四年)

八月,由高丽买马1匹至辽东。十一月与高丽互市得马2匹送辽东。

年(洪武二十七年)

朱元璋命辽东定辽等二十一卫军士,“自明年俱令屯田自食,以纾海运之劳”。

年(洪武二十九年)

山东按察使司设按察分司称分巡辽海东宁道,初治广宁,后迁辽阳,管理辽东司法事务。

年(洪武三十年)

太祖朱元璋表彰辽东地区屯田“军饷颇有赢余”,命户部停止海运供应粮食,由当地“军人屯田自给”。

年(永乐十四年)

辽东都司指挥使王真以砖砌辽阳北城,南北宽1里(合.5米),东西长4里(合米),城高3丈(合9.33米),池深1.5丈(合4.7米)。南北城周围合计24里步(合.2米)。北城开3门;东门名永智,西门名武靖,北门名无敌。

年(永乐十七年)

应辽阳僧纲司(管理佛教事务的官署)副都纲、广佑寺主持道圆和尚请求,由辽东都司指挥使王真等“舍财兴修”白塔。永乐二十一年(年)竣工,于塔顶置铜碑。

年(正统二年)

九月,明廷批准左副都御史李浚的奏请,在辽阳设辽东都司医学,并在各卫设药局,是辽阳最早的医科学校。

同年自在州由开原迁治辽阳。

年(正统八年)

五月,左副都督佥事王祥、辽东都指挥佥事毕恭修成《辽东志》,包括地理、建置、兵食、典礼、官师、人物、艺文、杂志、外志,共九卷。

同年据当年修成的《辽东志》记载:辽东25卫设铁厂百户所30处,其中定辽左右中前后及东宁6卫设11处。铁厂多设于辖区内:左卫于平顶山(今辽阳东平顶山),甜水站(今甜水乡境)各设一处;右卫、中卫俱在都达里(故址不详)、三角山(故址不详)各设一处;前卫于奉集堡(今苏家屯区东南),安平(今弓长岭区境)各设一处;后卫于连州峪(故址不详)、平顶山各设一处;东宁卫于阴湖屯(今本溪湖)、窑子峪(今本溪牛心台北)各设一处。另三万卫、辽海卫、铁岭卫、沈州卫于威宁营、甜水站北、奉集堡南、安平山城东各设一处铁厂。定辽及东宁等6卫每年上缴铁48斤,是辽东25卫每年交铁量的36%。

年(成化十二年)

九月,辽东地震。8年后即成化二十年(年)正月,辽东地震。又9年后即弘治六年(年)正月,辽东都司城及复州、金州、海州3卫地震。再16年后即正德四年(年)三月,辽东大地震,“山崩地陷”,城头“钟鼓自鸣”。

年(成化十三年)

二月,辽东都司草场发生大火,焚毁饲草70余万束。

年(弘治七年)

于辽东都司署西南(今城内)创建辽左书院,后于嘉靖四十四年(年)改名正学书院。

年(弘治十七年)

定辽左、右、中、前、后卫各设社学1所,规定15岁以下幼童皆送社学就读。

年(正德元年)

十月,大水,平地水深丈余,免定辽左卫等卫所税,调粮赈济。

年(正德二年)

定辽左卫等20卫所连续水灾。

年(正德六年)

定辽左卫等25卫大面积流行疫病,余人丧生。

年(正德十六年)

明廷筹集太仓等库银40万两,命修筑南起今太子河下游三岔河,中经今辽阳的唐马寨、黄泥洼、佟二堡等地,北至开原共余里的辽东边墙。

年(嘉靖四年)

冬,辽东大雪,人畜多有冻死。

年(嘉靖七年)

巡按御史王重贤建辽左习武书院。嘉靖四十三年(年)重修。

年(嘉靖三十一年)

十月,辽东泛河城、辽阳城地震有声。

年(嘉靖三十六年)

十二月,北方少数民族侵入辽阳,杀掳数千人,掠走牲畜数以万计。副总兵王重禄率众抵御,明兵人战死。

年(嘉靖三十七年)

太子河泛滥,“辽阳大饥、大疫、大水、人相食,有阖门疫死者”。翌年再次大水,军民多染疫病,死者无数,城垣毁坏。

年(嘉靖四十年)

大修辽东都司城学宫及书院,王德春监修史宫,重修内城。

年(嘉靖四十五年)

巡按李辅修成《全辽志》,含图考等六卷。

年(隆庆元年)

三月蒙古土蛮部犯辽阳,多骑兵从长定堡(今辽阳县高丽城)进入打鹰台。备御指挥王承德战死。

十二月穆宗朱载颁旨恢复由辽阳城太子河经辽河入海至山东的海运。

年(隆庆五年)

建首山清风寺。

年(万历三年)

正月,蒙古土蛮、速把亥10万骑兵犯辽阳。

年(万历六年)

三月,蒙古土蛮兵30万人进犯辽阳、开原等地,以人从长定堡、沙沟儿、南空墙等地侵入。明堡军张旗鸣炮,土蛮败退,被明军斩杀多人。

年(万历九年)

四月蒙古黑石炭等聚众从长安堡(今灯塔县西北二台子)入侵辽阳,副总兵曹簠(fǔ)率兵进至长安堡遇伏,明军千总陈鹏以下人战死,民户男女人及牲畜粮食被掠走。

八月辽东定辽等卫雨雹成灾,有的冰雹大如鸡蛋。由长安堡至青石岭受灾地区约百余里,田间庄稼尽被打伤。

年(万历十四年)

九月,辽阳雨、水、风、虫相继为灾。

年(万历三十三年)

九月,辽东地震。

年(万历四十年)

正月,蒙古兵3万余骑从长静堡(今海城县西北)北攻入穆家堡(今辽阳县穆家乡)等地,明军迎战,蒙兵败逃。杀蒙兵41人,获马匹、骆驼67峰、兵器7件。

年(万历四十三年)

三至五月,长宁堡等地,发生5起大火,暴风助燃,烧毁(死)房屋人畜无数。

年(明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天命四年)

二月十一日,辽东经略杨镐、蓟辽总督汪可受、辽东巡抚周永春、辽东巡按陈王庭,为征讨后金在辽阳演武场誓师,分四路进攻后金国都赫图阿拉城(今新宾县境内)。九月,明军于萨尔浒被后金战败。

年(明万历四十八年后金天命五年)

三月十七日,辽阳火药局被焚,火药爆炸冲毁城楼、民房,军民死伤多人。明廷工部拨“细药”5万斤,续运“硝磺”(制造火药原料)50万斤至辽阳。

同年辽东大旱,大面积农田绝收,后金割据地区尤为严重。

年(明天启元年后金天命六年)

三月十三日,后金军攻陷沈阳后,于三月十八日乘胜进兵辽阳。二十日,由努尔哈赤指挥发起总攻击,首破小西门。二十一日,辽阳城破。辽河以东大小70余城全部为后金占领。

四月五日,后金定都辽阳,后金都城由赫图阿拉迁至辽阳。八月,努尔哈赤下令于城东太子河东岸(今新城村)建后金都城,定名东京城。翌年(年)四月四日,后金迁都东京城。七月东京城建成。

七月十四日,努尔哈赤在新都东京城颁布《计丁授田》令,将海州(今海城)、辽阳因战乱遗弃的耕地30万日授予后金士兵和汉民耕种。《计丁授田》规定,一男丁授田6日,每3丁种官田1日,每20丁抽1丁从军,1丁服役。

年(明天启四年后金天命九年)

正月努尔哈赤命令普遍清查粮食。对汉人的粮食,逐村逐户清查,规定:凡每口有粮五升或每口有粮三四升,但有牲畜的人,算作“有粮人”;每口有粮三四升而无牲畜的人,算作“无粮人”。努尔哈赤下令将“无粮人”收为阿哈(奴隶)。不久,又下令将各地查出的“无粮人”全部杀死。

四月努尔哈赤将祖父觉昌安(景祖)、父亲塔克世(显祖)、孝慈皇后、皇妃以及其伯父、弟弟和皇子的坟墓由赫图阿拉移至辽阳城东阳鲁山(后改为积庆山)营建陵墓,因傍近东京城,故称东京陵。

年(明天启五年后金天命十年)

三月四日,后金国都由辽阳迁沈阳。

十月后金对辽、沈地区的汉民强行编庄,分给女真王公贵族为奴。规定每庄编入男丁13人,给牛7头,种田日,收成以20日为贡赋,80日自食。

年(明天启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

皇太极下令改编庄田,将部分汉民庄丁由庄田抽出,“分屯别居,编为民户”。汉民由农奴恢复为民户。年颁布《离主条例》,使离主的奴婢变为农奴或农民。

年(明崇祯十一年清崇德三年)

三月,清太宗皇太极下令按都尔鼻(今彰武县)城规模修筑辽阳城,原城每面增扩10丈,四月,亲临视察修城情形。

清代

年(顺治十年)

十一月置辽阳府,辖辽阳、海城二县。于顺治十四年(年)四月,辽阳府撤销,于盛京置奉天府,辖辽阳县。

同年正式颁布《辽东招垦令》,招募山东、河南等地农民到辽阳等地垦荒造田,辽阳人口逐年增加。据《中国的垦殖》记载:年,辽阳、海城新增人丁丁。

年(顺治十五年)

顺治帝将积庆山东京陵景、显二祖和皇伯礼敦、皇叔塔察篇古等人陵墓,迁回新宾永陵。孝慈皇后及富察氏,改葬盛京东陵。东京陵改附兴京,停止积庆山祭祀。其时及以后葬于东京陵的有努尔哈赤胞弟舒尔哈赤、庶弟穆尔哈赤、雅尔哈赤、巴雅喇和长子褚英及穆尔哈赤子大尔差等。

年(康熙三年)

六月改辽阳县为辽阳州,设知州、吏目各一人,属奉天府。首任知州王之仕。

同年实行旗民分治,旗籍分八界,东、南、西、北,以整镶红、黄、白、蓝旗色区别。

年(康熙四年)

设奉天各府、州、县儒学。奉天府为京府大学,辽阳为中学,录取生员五名。年增至七名。

年(康熙十八年)

河南洛阳举人杨镖任辽阳知州,修《辽阳州志》。康熙二十年(年)成书。

年(康熙二十一年)

四月,康熙帝巡视辽阳州,游千山,取道海城、牛庄等处返京。留下《巡幸辽阳》、《驻跸辽阳夜深对月用唐太宗辽城望月诗原韵》、《广佑寺》诗三首。

年(康熙二十八年)

因干旱及早霜,粮谷不收,清廷命免除辽阳田赋。

年(康熙三十一年)

十月十九日,清河道总督辽阳人靳辅“勤劳王事卒于位”。靳辅生于年,先祖山东历城,明初以百户长从军,戍边辽阳。辅十九岁由官学生考任国史院编修,康熙十年任安徽巡抚,十六年任河道总督,治河功绩卓著。

年(康熙三十二年)

辽阳水灾,颗粒无收。

年(康熙三十三年)

于辽阳城内东北部明代金银库旧址建观音寺。

辽阳州公署与城守尉联合通令记载,当年辽阳城乡共有当铺30家。

同年知州章朝敕集资修葺襄平书院。

同年辽阳西北地区发生水灾、冰雹,缓收受灾地区新旧额赋,赈济灾区各旗户。

年(道光二十一年)

辽阳等6州、县水灾。翌年,减免新旧正杂额赋,赈济灾民。

年(道光二十五年)

辽阳水灾,缓征灾民粮赋。

年(道光二十九年)

因水灾,缓征奉天、辽阳7州县受灾地区新旧额赋。

年(道光三十年)

法国人鲍司铎到辽阳传播天主教,建礼拜堂。

年(咸丰元年)

清政府鼓励开发矿山。至同治十三年(年),今铧子地区的烟台煤田大量建窑采煤。

年(咸丰六年)

辽阳设粮货税局,归旗署经理。

年(咸丰九年)

太子河大水,平地水深丈余。

年(同治元年)

辽阳地区霍乱流行,患者甚多,有的地方传染全村,有的全家病亡。

年(同治二年)

七月二十六日,清政府命从奉天、辽阳等13城镇,出旗仓谷米10万石运往北京。

年(同治四年)

十月中旬,王起、马傻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从辽阳州境出发,于奉天城南郊大败清军,遂入省城,释放狱囚、杀逐官吏,尔后撤出省城,进入新民厅。

年(同治六年)

六月,盛京将军都兴阿奏称:“辽阳幡杆堡匪首潘秉得……等演习邪教,希图煽党滋事。”清廷令都兴阿查明严办并许留洋枪队助剿。

年(雍正元年)

盛京奉天府令各州、县设社学和义学。规定15岁以上,20岁以下志愿学习者可入学。同年,知州王瀚在城内建辽阳州义学,有讲堂5间。

年(雍正五年)

据乾隆元年版《盛京通志》记载,辽阳州有旗地由康熙三十二年(年)的日,增至日。

年(雍正六年)

清代首次编查户口,辽阳州民治实行社甲制,划分27社:丰乐社、昌平社、清平社、锦文社、白塔社、南庄社、丰盛社、安乐社、韩家社、河北社、河南社、首山社、永尹社(永平)、峨嵋社、河工社(河洪)、纸房社、东山社(乘山)、黄屯社、向化社、开张社、永盛社、兴宁社、兴盛社、果仁社、太平社、亲睦社、德邻社。

年(乾隆元年)

正月,于辽阳城内设永盛育金店。

年(乾隆二十六年)

辽阳知州明德购地建学署。在城东南角建魁星楼。后于乾隆四十八年(年)、光绪十九年(3年)重修。年2月毁于炮火。

年(乾隆三十年)

清政府对先后开放的五湖嘴、本溪湖、烟台煤矿区,实行控制开采,开矿需由皇上批准发放“龙票”(许可证),凭票开采。

年(乾隆三十六年)

辽阳人王尔烈(-)考取二甲第一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累迁内阁侍读等职。其人好诗文,善书法,“才德兼行”,颇受清廷器重。嘉庆四年(年)以大理少卿致仕(退休)。

年(乾隆四十二年)

重修辽阳城门楼。东二门为普安、绥远,西门为顺安,北门为拱极,南二门为丰乐、文昌。

年(嘉庆八年)

清廷废除“逾关之禁”,冀、鲁、豫诸省汉族农民蜂拥东来,辽阳地区可耕地得到恢复发展,农耕由衰转兴。

年(嘉庆十九年)

辽阳州开设垦殖机构,招山东、河北移民,大面积毁林辟田,使山林面积急剧缩小。

年(道光九年)

九月,辽阳旱灾严重。对旗地田赋按规定数额免收5/10,免去积年拖欠田赋,合并各官庄仓粮。

年(道光十五年)

年(同治八年)

正月,辽阳城守尉锐庄、知州冯继尧命商民更换一向使用的5升小斗为10升大斗。贡生董恺、武生董坊等人,以乡民不便行使大斗,聚众入城抗拒。为平息事态发展,朝廷准盛京将军都兴阿奏请,将城守尉、知州交部议处,董恺等十余人亦被拿治罪。

年(同治九年)

辽阳大水,平地1丈多深,官府开仓救济灾民。

年(同治十三年)

冯心泉、宋鸿烈在城内创办丰聚铁工厂,招收工匠40人。主要设备有熔铁炉,生产锅、香炉、铧子、炉门等生铁铸件。

年(光绪元年)

在辽阳东部孤家子附近,始植栗子树,建栗子园,为辽阳植栗子之始。

同年英国人李雅各在辽阳传播基督教。

年(光绪三年)

防尉景安、骁骑校贵廉,“缉盗不力”,被摘去顶戴,城守尉文光一并交部议处。

年(光绪六年)

辽阳城东南达连河、细河、蓝河两岸,始植水稻,品种有“辽阳青”、“大肚白”,米质优良,为朝廷贡品。

年(光绪八年)

英国人罗约翰牧师到辽阳传播基督教,在城内建礼拜堂,信教者达多人。

年(光绪十年)

九月,清政府命雷正绾部人驻守辽阳、海城,办理海防事务。

年(光绪十一年)

六七月间,辽河一带“迭遇烈风暴雨,灾歉”。冬,辽阳地区大雪,有人畜冻死。

同年架设并开通由辽阳至朝鲜仁川、釜山的电报电路。

年(光绪十二年)

太子河大水成灾,城西北沿河地区尤为严重。

年(光绪十三年)

英国人吴阿礼,购六医院

金代

年(天会三年)

东京辽阳府邮有驿日趋完备,至本年辽阳有驿铺约20余处。

年(天会十年)

太宗完颜晟下令将辽代东京道改为南京路都统司。天德二年(年)改为东京路都统司,改东京兵马都部署司为东京辽阳都总管府,后改置东京留守司。辽阳府辖4县1镇:辽阳县、鹤野县、宜丰县、石城县、长宜镇(鹤野县所辖)等,均在今辽阳境。

年(皇统二年)

东京地区粮食大丰收,东京辽阳府提高粮价,大量收购。

年(皇统四年)

二月,熙宗完颜亶至东京督建新宫,寝殿名为保宁宫,晏殿名为嘉惠宫,前正门名天华,后正门名乾贞。七月,于东京建宗庙,有孝宁宫。九月、十二月,熙宗先后两次至东京巡视。皇统七年(年),在东京建御容殿。

年(天德三年)

海陵王完颜亮命辽阳渤海族尚书右丞相张浩全权主建燕京(今北京)宫城。正隆四年(年),张浩年已七旬,再度受命于今开封重修汴京玉城,历时二年建成,成为金代著名建筑家。

年(贞元三年)

完颜雍任东京留守兼辽阳府尹。为母李洪愿(-年,东京辽阳人,年离宫回今辽阳故乡,“祝发为尼”)建清安寺为尼院。

年(大定元年)

六月,东梁河(今太子河)大水泛滥,淹及辽阳府城下,数日内水与城齐,由石罅流入城内,完颜雍亲往视察。

十月,东京留守完颜雍于辽阳府宣政殿即皇帝位,改元大定。十二月,完颜雍率兵自东京进发中都(今北京),夺取金国中央政权。

十一月,完颜雍封其母李氏洪愿为贞懿皇后。

年(大定二年)

世宗完颜雍遵母遗命在东京清安禅寺建神御殿,扩建旧塔(贞懿皇后为尼时曾建浮屠于辽阳府城郊,名为垂庆寺塔),并修奉慈殿于塔前。大定九年(年)立清安寺碑。

年(大定十三年)

完颜雍诏令全国各路设女真学府。辽阳府有学生30人,教授1员(以新进士充任)。大定二十九年(1年),东京各府县州镇开始设学堂。

年(大定十六年)

东京路闹旱灾、蝗灾。

0年(明昌元年)

正月,于东京辽阳府设置府级考场。上京、东京、咸平府等地考生集中于辽阳府应试。

4年(明昌五年)

金廷令尚书省组织东京等路府的女真人、汉人大力推行养蚕业。

年(大安三年)

蒙古围攻金国中都的军队北退后,由者别统领的蒙古前锋军转攻辽东,东京失守,蒙军大掠而去。

年(崇庆元年)

辽东发生严重饥荒。

年(贞佑二年)

金国北边千户耶律留哥契丹人在今吉林农安叛金自立。十一月,宣宗完颜珣命辽东宣抚使蒲鲜万奴率兵40万征讨。两军战于归仁县北细河,蒲鲜万奴战败逃回东京。

年(贞佑三年)

十月,辽东宣抚使蒲鲜万奴在东京叛金自立,自称天王,国号大真,改元天泰。其时蒙古将领木华黎乘乱占领东京。翌年十月,蒲鲜万奴投木华黎。年初,蒲鲜万奴乘木华黎东征高丽之机出东京,背叛蒙古自立;同年,率数十万女真人北上至上京,易国号为东夏(真)。天兴二年(年)为蒙古所灭。

年(光绪十四年)

六月十三日,地震。从公元年有记录起,辽阳地区已发生地震23次。

七月大水,平地深丈余,高丽门外城墙砖淹没13层。

同年辽阳设立泰丰镇钱铺,兑换金票、银元,并代办汇兑等。

年(光绪十五年)

春旱缺粮。统领左宝贵奉令赈饥,发放大麦种,征募民夫修堤,以工代赈。

2年(光绪十八年)

法国人天主教谷神甫,在马神庙前建教堂,进行传教活动。

3年(光绪十九年)

太子河水溢,暂缓灾区额赋。西路灾民聚伙分粮。

4年(光绪二十年)

正月炉灰山(今人民商场旧址)夜间演戏,放焰火,压死观众19人。

六月二十三日,日本战舰于牙山附近击沉中国商船高升号,发动侵华战争,七月一日,中日双方正式宣战。十一月,日军侵入辽阳南境。十二月,清廷命将军长顺、依克唐阿,加强辽阳防守。

同月爆发万余人抗捐斗争,赴省城请愿,总督徐世昌派兵镇压。

八月左宝贵部士兵捣毁辽阳教堂。基督教士英人李雅各被打伤毙命。

十二月从十二月至翌年二月间,日军连续四次进犯辽阳,知州徐庆璋、练总徐珍等组织民团,在吉洞峪一带进行四次辽阳保卫战。光绪二十一年正月十日,日军犯辽阳棘楼堡子,经团勇奋力迎击,打死日兵7名,生擒1名。十七日,日军由潜家大岭窜扰韩家岭,经徐珍等率兵抵御,激战3时,毙敌数十名,夺回潜家大岭,日军败退。十九日,日军再犯韩家岭,被团练魁福率团勇击退,毙敌数十名,斩敌督队官1名。二十八日,日军余人,进犯梨宝沟岭口,被团勇击退。此后,相持月余,日军退回海城。

同年辽阳全境划分21个乡,设乡正。

5年(光绪二十一年)

霍乱流行,死者很多。

6年(光绪二十二年)

日本与清廷签订《中日通商条约》,日取得领事裁判权,在辽阳设领事馆。

7年(光绪二十三年)

五月,英国苏格兰长老会于城内六道街创育才女学校(小学)。校舍25间,占地23亩,招收中国学生。

8年(光绪二十四年)

三月六日,沙俄强迫清政府开放辽阳、长春等地为商埠,攫取修筑东清铁路南满支路(今长大线)特权,在辽阳白塔西约米处建火车站(今辽阳火车站址)。九月,铁路穿越辽阳境内。光绪二十七年(年)铁路建成,辽阳火车站开始使用。

八月大雨,洪水泛滥,修建中的太子河铁桥被冲垮,沙俄在桥上游两岸修建防水堤。

同年沙皇俄国开采瓦库店炸子窑煤矿,又以银元1万元收买中国人在辽阳界烟台矿区的5个矿井。

同年辽阳县建立公共体育场,面积平方丈。

9年(光绪二十五年)

秋发生反对沙俄占地筑路的斗争。从奉天至辽阳、鞍山、海城铁路及沿线桥、房多被百姓拆毁。

同年设辽阳第二邮政所,辖立山、刘二堡、大路烟台、炭炕4个三等邮局,17个代办所。

年(光绪二十六年)

四月二日,辽阳烟台煤矿附近茨儿山村民,掀起反占地、反掠夺矿藏的抗俄斗争,迫使煤矿沙俄总办“情愿发给地价”。

六月二十六日,义和团开始拆毁辽阳附近铁路桥梁,阻止俄军从旅大北犯。

七月二日沙俄盛京铁路公司头目维尔霍夫斯基,被辽阳义和团活捉处死。三日,义和团和清军焚毁辽阳至鞍山间两座铁桥和烟台煤矿,俄国护路队被迫沿太子河向朝鲜方向逃窜。

五日义和团与俄军余人于白塔寺附近交战,历时3天,俄军死9人,伤9人。八日,俄军逃往鞍山。十七日,盛京境内,北至开原,南至海城,包括辽阳除鞍山火车站外,俄国一切铁路设施全被破坏。七月中旬,义和团先后焚毁沙俄在辽阳的茨儿山煤矿、辽阳大沙岭教堂及白塔南部的俄国桥。

八月三十日至闰八月初一日,俄军以五六千人的兵力与清军激战于牛庄一带,俄军被击毙七八百人,清军亦阵亡余人。迫于俄军炮火,清军于初二日至初三日,连续退守刘二堡、八卦沟。初四日激战八卦沟,清军退守首山堡一带。初五日,俄军攻陷辽阳,镇压义和团,屠杀军民数百名,烧毁白塔寺及部分历史档案资料。月末,辽阳义和团遭清廷镇压。

十二月二十一日(年2月9日),城北营城子村增盛泉烧锅兼增盛长杂货铺执事人白卓清向州署报称:闰八月初五日(9月28日),辽阳兵乱中,本商号被抢走红粮石,小豆石,元豆30石,粳米20石,小麦50石,另有车马、衣物等,共值钱37万吊(每吊枚制钱);另一执事人白又铭被逼服毒身亡。

同年沙俄为给铁路供水,在辽阳市区东北,太子河左岸修建大口径水源井,铺设送水管道21公里。在火车站建15米高容量吨铁皮水塔一座。

同年英国英格兰长老会于辽阳城内五道街成立文德中学校,招收中国学生。

年(光绪二十七年)

正月初三日,俄军余人以缉捕“马贼”冯麟阁为名,围攻小北河广兴恒、广兴大、广兴茂三商号,打死柜伙12人,打伤4人,银钱、衣物、车马等被抢劫一空。烧毁房屋间,粮食万余石,造成损失余万吊。

四月二十三日忠义军(抗俄的民众武装)首领张桂林、林成岱率三四千人,砸开辽阳监狱,释放在押人犯。

二十四日辽阳州发布告示,要求旗民乡保、练长“认真严查义和团匪,务须切实访缉,毋稍敷衍,倘敢稍有容缓,或经查出,或被告发,定行拿办不贷”。

十一月二十八日,辽阳州知州陈锡蕃,在义和团起义期间“奉行谕旨不力”,被革职留任。

年(光绪二十八年)

正月二十八日,铺商世发隆经理人,率30余人抗捐,殴打斗秤捐局书手,抢去银元若干。

同年俄国人赔款,修缮辽阳州衙署。

同年沙俄开辟附属地,将西关多民户房屋、土地全部强占,修建俄人住宅、兵营。享有绝对独立的行政权、司法权、驻军权、设警权。

同年辽阳州西部部分地区划归新民县。

年(光绪二十九年)

正月二十三日,弓长岭、石河寨和商家台等处金矿开办。

六月辽阳第一家官办的天利煤矿公司,于铧子地区尾明山矿区开设,占地亩,是奉天省唯一炉煤产区。至6年前,年销售量由30万斗,增至70万斗。

同月俄国陆海军分别在黄海、辽阳、海城一带加紧军事演习,修筑工事,准备对日本开战。

八月盛京镶黄旗壮丁屈德业,以银两,收买同旗壮丁屈怀昌等5人坐落在辽阳州镶红旗界内平州(下平州)处的属辽仓纳粮红册地36亩。

十月十一日,辽阳州署调查统计,奉天省开原以南有制酒烧锅家,辽阳州有33家,其中城内14家,城外乡村19家,居全省第一位。

同年俄国在辽阳设立邮局,是辽阳开办客邮之始。日俄战争爆发(年),日军占领辽阳,邮局停办。

年(光绪三十年)

三月二十八日,辽阳金坑屯杨二虎等人,击毙俄兵五六人。事发后,俄军洗劫金坑屯、房身、矾盛和茨山等村。知州鲜俊英要求将杀人放火的俄兵送往州署,照中国法律惩办。十九日,俄军余人,二次洗劫金坑屯,打死村民3人,烧毁民房数十间。

四月初三日,清廷再次宣告,对日俄战争严守中立。辽阳作为其战场,深受其害。

五月十四日,日军第一军攻占分水岭(草河口南),辽阳州界内日俄之战开始。十五日(6月28日)、十七日(6月30日),日军分别攻占摩天岭、蓝花岭。六月初十日(7月22日),日军攻占样子岭、青石岭及本溪湖以南地区。这次战斗参战总员:日本第一军2.1万人,死伤人;俄军2.98万人,死伤人。

同月镇压义和团的清军辽阳一分团头目觉罗凤山,被民间妇女张帼玉刺死。

七月初七日至十七日,日本军一军与沙俄军激战于州境本溪湖附近及寒岭、弓长岭、汤河沿、大甸子、高峰寺一线;日第二、四军与沙俄军战于上下石桥子、汤岗子、四方台一线。十八日(8月28日),日军由刘二堡、南沙河、响山子、四方台、石嘴子到英守堡一线,向沙俄军队发起进攻。二十一日(8月31日)日军攻占首山、喻家沟、钓水楼、黑英台等地。

二十二日日俄在辽阳城外展开附城战。二十四日(9月3日)夜,沙俄军队退出辽阳城,二十五日(9月4日)早,辽阳城守尉、知州率绅商出城迎接日军入城。在辽阳附近日俄会战双方参战的兵员:日军13.45万人,死伤人;沙俄军22.46万人,死伤人。

八月初一日,日军在辽阳设立军政署,非法侵犯中国主权。日军政官松浦公布“抚民靖境”布告称:对“违误”日军谕示者“重责不贷”;对切断、阻碍铁路设施者“重究查处”;对“私通露(俄)军”者,立拿重惩;对“军需”供给“作弊”者,立究重惩。初六日(9月15日),松浦又布告城乡限制物价,“以便军需”。

十月月初辽阳知州鲜俊英被日军辽阳军政署免职,诬以通俄罪押送海城监视。

九日日俄军在音得牛录五里街交战4天,毁房13间,掠夺牲畜20匹,践踏庄稼亩,打死村民8人。

十二月二十四日日俄军在辽阳黑沟台河沟两岸激战,双方伤亡万余人,群众于战火中也多有伤亡。

二十八日辽阳知州陈良杰及州吏10余人被日军以通俄罪拘捕,押往大连(时称青泥洼),后释放(另据日人编印的《辽阳事情》称陈等不久被杀害)。

同年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在辽阳设立分行。由本年到7年,还在辽阳城乡成立两家钱庄和17家当铺。

同年据记载:辽阳地区当年地价,上等地每亩吊,中等地每亩吊,下等地每亩吊。50年前(年咸丰五年)则分别为20吊、15吊、10吊。

同年俄国人为通车方便拆毁部分城墙。在今北铁门处开一缺口,铺设轻便铁道,并于护城河上架木桥一座(即北铁门桥)。

年(光绪三十一年)

三月日本满洲军司令部由辽阳迁沈阳。

七月三日,日本将设在辽阳、鞍山等处军政局改为民政局。

八月十九日,知州沈金禀报上年日俄战争中毁坏耕地91亩,申请豁免租赋。同月,知州向奉天督、抚会禀:州境被日俄两军打死的无辜居民人,其中被俄军打死人,被日军打死人;共损失财物约估价值银两(《东北大事记》;被日军损失的财物合两;被俄军损失的财物合两,合计两)。

九月五日日俄签订《朴茨茅斯和约》,规定在辽阳、新民、铁岭等地开埠通商。

同月日军在辽阳设军政事务所。

十月十八日日本在辽阳设立关东总督府。后迁旅顺,改称关东都督府。

二十三日辽阳火车站归日军野战铁道提理部管理,主要承办军事运输,并开始办理一般客货运输。

同月日军在旅顺设关东宪兵队,辽阳设宪兵分队。

十二月中旬辽阳设置电话,在中方知州衙门,日方关东都督府及附属地内接通电话共38台。至光绪三十三年(年)一月,一般衙署、商号等开始使用电话。

二十二日《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签订。日本迫使清政府将沙俄侵占中国东北南部的全部权益转让给日本,将辽阳等16处开埠通商。

同年辽阳乡镇始建巡警,设置辽阳城乡巡警总局,设巡官1人,城乡设7个分局,各设巡弁1员。

同年奉天将军赵尔巽命马恩桂到奉天办官银号,辽阳设三等分号。

医院、屠兽场、商务会、劝学所等。

同年废科举后,辽阳于襄平书院旧址创设官立师范学堂,学膳、服装、文具全系官费。

同年山东人陈干,在马神庙旧址创设八旗小学,提倡尚武爱国。

同年日本人在立山建立辽阳苗圃,进行农业、林业品种改良试验。到年,试验地达多亩。

年(光绪三十二年)

四月至五月南路东至张家沟,南至牛蹄崖,西至隆昌州,北至小岭子共78屯数千人的抗捐队伍,从亮甲山出发,赴省城状告练长徐珍等横征暴敛,中饱私囊。行于城北十里河,被盛京将军派兵镇压,首领魏华锋逃走,韩富被捕判刑三年。抗税失败。

五月奉天省矿政调查总局在辽阳设矿政分局。

七月日本军政事务所撤销,设奉天领事馆辽阳出张所。光绪三十四年(年)九月十日,升领事馆。

八月奉天将军赵尔巽奏准辽阳阿司牛录镇(即辽中镇)设立辽中县。将辽阳西部由太子河西至枯榆泡、转心湖,纵百余里,横20至60里,划归辽中县;东部由朝鲜岭东至田师傅沟延袤百余里,划归本溪县。

十月二十五日辽阳财政分局改为辽阳税捐总分局。

同月辽阳西庄子村民抗纳地饷和牲畜捐税。

十一月七日日本关东总督府调查,在辽阳的日本商民有人,其中,男人,女人。

同月在附属地内,日本设奉天警务署辽阳分署,翌年升警务署。

冬同盟会会员陈干(马神庙八旗小学校长)邀请东三省陆军讲武堂同学、同盟会会员商震(字启予)到辽阳任教。翌年春,在八旗小学宣传救亡图存。后来陈、商均被辽阳知州鲜俊英逮捕,驱逐出境。

同年辽阳州始设城厢及二十一乡。

同年辽阳知州何厚琦在城内税课司创设启化学堂,白永贞任学董,招收高等小学和小学各一班。

同年辽阳成立警学堂,校长王永江。

同年辽阳第一家银行—辽阳官银分号开业,经营存款、放款和办理汇兑业务。

同年奉天官银号在辽阳设立“公济当”,自筹资本银元5万元,并制订当业章程26条。

同年奉天将军赵尔巽创办文报局,下设辽阳、锦州等6个分局。翌年,驿站裁撤。

同年赵尔巽为筹措新政经费,奏请清政府准许征收更名税。在东北各地增设垦务局,重新丈量土地,激起辽阳农民抗捐运动。

同年辽阳知州何厚琦网罗地主士绅,成立自治期成会,袁金铠任会长,徐珍为副会长。同时,成立自治研究所,吴恩培任所长。这两个组织悉由官方设立,属君主立宪派。

年(光绪三十三年)

三月二十四日辽阳重立商会、赵士韩为商会总办。

同月奉天府改省,辽阳州隶奉天省。

四月一日日本成立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接管野战铁道提理部业务,于辽阳设经理系管理铁道附属地。5年改为地方事务所。年改为辽阳地方区事务所。年四月再改为辽阳地方事务所。

同月张成箕在家设立女学,收女生10余人,后由官方接办,称贞静女学堂。1年,附设保姆练习所,一年毕业。

五月二十六日辽阳商人曹佩文等创办张家沟福顺煤矿公司。

同月辽阳地区爆发大规模抗捐斗争,参加群众达2万余人,有数千人奔赴省城税捐总局请愿。东三省总督徐世昌派兵镇压,抗捐运动失败。

六月十日东新堡、暖阳屯和炮手沟等村余众抗缴牛马税。同年,撤销旗署牛马税征收机构,另设总办,归并牛马斗秤捐局,设税捐总局,辖各分局。次年,总办改称局长兼管本溪分局。

同月辽阳河水暴涨,河堤开决,平地水深数尺。一、二、三区被淹17屯,重灾土地.4亩,颗粒未收。

同月清廷正式批准旗地可自由买卖。

九月奉天农业学校毕业生组成调查团到辽阳地区调查山区、平原不同类型的19个村屯的地型、土壤、气象、品种、生产工具、耕作方法、经营管理、产量、收支、不同阶层农户的比例等,为有史以来,辽阳第一次对农业的全面调查。

十月十一日辽阳设官膏(鸦片)专卖局。

同年辽阳知州洪汝冲(字味丹,湖南宁乡人)、开始修《辽阳乡土志》,由辽阳人白永贞主纂。

年(弘治十五年)

九月,蒙古骑兵0余骑,侵犯辽东长安堡(今灯塔县西北二台子),掠杀人畜。副总兵刘祥伏兵迎击,杀50余人,获马百余匹。翌年十月,蒙古骑兵再次侵掠长巡堡,大肆掠杀。

补充

南北朝

年(齐太祖建元元年)

齐高帝肖道成命钱塘灵隐山高僧释昙超到辽东,“弘赞禅道”,“大行法化”。留辽二年,建元四年返京。

隋代

年至(大业八年)

隋炀帝杨广征高句丽,三月,率陆兵越辽水(今辽河)战于东岸,高句丽兵败,隋军围辽东城(今辽阳市)至六月,久攻不克。大业九年,杨广再度亲征高句丽。四月,炀帝渡辽水围攻辽东城,强攻20余日未下,六月,退兵还京。年(大业十年),杨广三度亲征高句丽。渡海隋军占领今大连金州大黑山,准备进军平壤。高丽王派使臣至辽东城,上表请降,杨广八月还军。

唐代

年(贞观十九年)

四月,太宗李世民誓师幽州,命兵部尚书李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北路军渡辽水直取辽东城(今辽阳市),当月大兵围城。五月,李世民率中路军渡辽水经马首山(今首山)至城下与李会师。不数日攻克辽东城,“得胜兵万余人”及城中“男女四万口”。改辽东城为辽州。时值月中,李世民于城头吟成《辽城望月》诗一首。“玄菟月初明,澄辉照辽碣。映云光暂隐,隔树花如缀。魄满桂枝园,轮亏镜彩缺。临城却影散,带晕重围结。驻跸俯丸都,騞观妖氛灭!”六月,攻克白岩城,以其地为岩州,命城主孙代音为岩州刺使。七月,久攻安市城不下。唐军回师长安。迁辽州、岩州、盖牟州7万人入内地。

年(贞观二十年)

三月,废除辽州都督府及岩州。

年(总章元年)

九月,唐军攻克平壤,高句丽割据政权结束,唐朝统一辽东地区。于今辽阳城设辽城州都督府。

年(仪凤元年)

三月,将安东都护府由平壤迁至辽城州(今辽阳市城区),并不再由汉人官吏任职。翌年,唐廷命高丽王高藏为辽东州都督,封朝鲜王驻辽东,将安东都护府由辽城州移至新城(今抚顺高尔山城)。

年(会昌五年)

武宗李炎下令诸道观察史增设钱坊铸造“会昌开元”货币。淮南节度使李坤奏请设24钱坊,以24州名铸钱。

明代

年(洪武元年)

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明朝。翌年,反明势力洪保保占据辽阳。元旧将也先不花、高家奴、纳哈出、刘益等合兵,也要进入辽阳,遭洪保保拒绝后攻破辽阳城,“虏掠男女畜产,城为一空”。

1年(洪武三年)

明廷派断事官黄俦到辽东招降元将。翌年二月,元旧部辽阳行省平章政事刘益,“以辽东州郡地图并籍兵马钱粮之数”,呈表归降。明廷于今复县得利寺设辽东卫指挥使司,以刘益为指挥同知。五月,洪保保、马彦等亲元势力杀刘益。六月,亲明势力原刘益部下张良佐、房皓起而杀马彦,洪保保逃走。明廷以张良佐、房皓为辽东卫指挥佥事。七月,明廷设定辽都卫,以马云、叶旺为都指挥使。

年(洪武五年)

六月马云、叶旺进兵沈阳、辽阳。洪武六年(年),纳哈出进攻辽阳,被马云、叶旺率明军击退。从此辽阳地区反明势力被平定。

同年明廷命马云、叶旺以金、元辽阳故城旧址为基础,兴工修筑辽阳城。以砖包砌城墙,城高3.3丈(合10.26米),城周长16里步(合.72米),城池深1.5丈(合4.67米),城池周长18里步(合.18米)。城有6门:南城门左名安定,右名泰和;东城门南名平夷,北名广顺;西城门名肃清;北城门名镇远。城四角有角楼,东南为筹边,东北为镇远,西北为平胡,西南为望京。钟楼和鼓楼分别建于都司西北和东北。

年(洪武六年)

六月设辽阳府、辽阳县。洪武十年(年)府、县撤销。

十一月设定辽左、右卫,驻辽阳城内。

年(洪武八年)

明廷令全国都卫均改称都司,定辽都卫改称辽东都指挥使司,驻辽阳城,领25卫2州。改辽东卫为定辽后卫,翌年迁入辽阳城。

同年太祖朱元璋令全国各地成立社学。辽阳境内设社学6所。

年(洪武十二年)

辽东都指挥使潘敬开拓“东城一里之北”,附筑土城,即北城。

年(洪武十四年)

三月于辽阳设辽东税课司,隶辽东都司。

1年(洪武十七年)

设定辽中卫,驻辽阳镇城。

年(洪武十九年)

七月,于辽阳设东宁卫,安置归附的女真人。

年(洪武二十年)

辽东都司由高丽购买耕牛头,用于屯田。

年(洪武二十四年)

八月,由高丽买马1匹至辽东。十一月与高丽互市得马2匹送辽东。

年(洪武二十七年)

朱元璋命辽东定辽等二十一卫军士,“自明年俱令屯田自食,以纾海运之劳”。

年(洪武二十九年)

山东按察使司设按察分司称分巡辽海东宁道,初治广宁,后迁辽阳,管理辽东司法事务。

年(洪武三十年)

太祖朱元璋表彰辽东地区屯田“军饷颇有赢余”,命户部停止海运供应粮食,由当地“军人屯田自给”。

年(永乐十四年)

辽东都司指挥使王真以砖砌辽阳北城,南北宽1里(合.5米),东西长4里(合米),城高3丈(合9.33米),池深1.5丈(合4.7米)。南北城周围合计24里步(合.2米)。北城开3门;东门名永智,西门名武靖,北门名无敌。

年(永乐十七年)

应辽阳僧纲司(管理佛教事务的官署)副都纲、广佑寺主持道圆和尚请求,由辽东都司指挥使王真等“舍财兴修”白塔。永乐二十一年(年)竣工,于塔顶置铜碑。

年(正统二年)

九月,明廷批准左副都御史李浚的奏请,在辽阳设辽东都司医学,并在各卫设药局,是辽阳最早的医科学校。

同年自在州由开原迁治辽阳。

年(正统八年)

五月,左副都督佥事王祥、辽东都指挥佥事毕恭修成《辽东志》,包括地理、建置、兵食、典礼、官师、人物、艺文、杂志、外志,共九卷。

同年据当年修成的《辽东志》记载:辽东25卫设铁厂百户所30处,其中定辽左右中前后及东宁6卫设11处。铁厂多设于辖区内:左卫于平顶山(今辽阳东平顶山),甜水站(今甜水乡境)各设一处;右卫、中卫俱在都达里(故址不详)、三角山(故址不详)各设一处;前卫于奉集堡(今苏家屯区东南),安平(今弓长岭区境)各设一处;后卫于连州峪(故址不详)、平顶山各设一处;东宁卫于阴湖屯(今本溪湖)、窑子峪(今本溪牛心台北)各设一处。另三万卫、辽海卫、铁岭卫、沈州卫于威宁营、甜水站北、奉集堡南、安平山城东各设一处铁厂。定辽及东宁等6卫每年上缴铁48斤,是辽东25卫每年交铁量的36%。

年(成化十二年)

九月,辽东地震。8年后即成化二十年(年)正月,辽东地震。又9年后即弘治六年(年)正月,辽东都司城及复州、金州、海州3卫地震。再16年后即正德四年(年)三月,辽东大地震,“山崩地陷”,城头“钟鼓自鸣”。

年(成化十三年)

二月,辽东都司草场发生大火,焚毁饲草70余万束。

年(弘治七年)

于辽东都司署西南(今城内)创建辽左书院,后于嘉靖四十四年(年)改名正学书院。

年(弘治十五年)

九月,蒙古骑兵0余骑,侵犯辽东长安堡(今灯塔县西北二台子),掠杀人畜。副总兵刘祥伏兵迎击,杀50余人,获马百余匹。翌年十月,蒙古骑兵再次侵掠长巡堡,大肆掠杀。

年(弘治十七年)

定辽左、右、中、前、后卫各设社学1所,规定15岁以下幼童皆送社学就读。

年(正德元年)

十月,大水,平地水深丈余,免定辽左卫等卫所税,调粮赈济。

年(正德二年)

定辽左卫等20卫所连续水灾。

年(正德六年)

定辽左卫等25卫大面积流行疫病,余人丧生。

年(正德十六年)

明廷筹集太仓等库银40万两,命修筑南起今太子河下游三岔河,中经今辽阳的唐马寨、黄泥洼、佟二堡等地,北至开原共余里的辽东边墙。

年(嘉靖四年)

冬,辽东大雪,人畜多有冻死。

年(嘉靖七年)

巡按御史王重贤建辽左习武书院。嘉靖四十三年(年)重修。

年(嘉靖三十一年)

十月,辽东泛河城、辽阳城地震有声。

年(嘉靖三十六年)

十二月,北方少数民族侵入辽阳,杀掳数千人,掠走牲畜数以万计。副总兵王重禄率众抵御,明兵人战死。

年(嘉靖三十七年)

太子河泛滥,“辽阳大饥、大疫、大水、人相食,有阖门疫死者”。翌年再次大水,军民多染疫病,死者无数,城垣毁坏。

年(嘉靖四十年)

大修辽东都司城学宫及书院,王德春监修史宫,重修内城。

年(嘉靖四十五年)

巡按李辅修成《全辽志》,含图考等六卷。

年(隆庆元年)

三月蒙古土蛮部犯辽阳,多骑兵从长定堡(今辽阳县高丽城)进入打鹰台。备御指挥王承德战死。

十二月穆宗朱载颁旨恢复由辽阳城太子河经辽河入海至山东的海运。

年(隆庆五年)

建首山清风寺。

年(万历三年)

正月,蒙古土蛮、速把亥10万骑兵犯辽阳。

年(万历六年)

三月,蒙古土蛮兵30万人进犯辽阳、开原等地,以人从长定堡、沙沟儿、南空墙等地侵入。明堡军张旗鸣炮,土蛮败退,被明军斩杀多人。

年(万历九年)

四月蒙古黑石炭等聚众从长安堡(今灯塔县西北二台子)入侵辽阳,副总兵曹簠(fǔ)率兵进至长安堡遇伏,明军千总陈鹏以下人战死,民户男女人及牲畜粮食被掠走。

八月辽东定辽等卫雨雹成灾,有的冰雹大如鸡蛋。由长安堡至青石岭受灾地区约百余里,田间庄稼尽被打伤。

年(万历十四年)

九月,辽阳雨、水、风、虫相继为灾。

年(万历三十三年)

九月,辽东地震。

年(万历四十年)

正月,蒙古兵3万余骑从长静堡(今海城县西北)北攻入穆家堡(今辽阳县穆家乡)等地,明军迎战,蒙兵败逃。杀蒙兵41人,获马匹、骆驼67峰、兵器7件。

年(万历四十三年)

三至五月,长宁堡等地,发生5起大火,暴风助燃,烧毁(死)房屋人畜无数。

年(明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天命四年)

二月十一日,辽东经略杨镐、蓟辽总督汪可受、辽东巡抚周永春、辽东巡按陈王庭,为征讨后金在辽阳演武场誓师,分四路进攻后金国都赫图阿拉城(今新宾县境内)。九月,明军于萨尔浒被后金战败。

年(明万历四十八年后金天命五年)

三月十七日,辽阳火药局被焚,火药爆炸冲毁城楼、民房,军民死伤多人。明廷工部拨“细药”5万斤,续运“硝磺”(制造火药原料)50万斤至辽阳。

同年辽东大旱,大面积农田绝收,后金割据地区尤为严重。

年(明天启元年后金天命六年)

三月十三日,后金军攻陷沈阳后,于三月十八日乘胜进兵辽阳。二十日,由努尔哈赤指挥发起总攻击,首破小西门。二十一日,辽阳城破。辽河以东大小70余城全部为后金占领。

四月五日,后金定都辽阳,后金都城由赫图阿拉迁至辽阳。八月,努尔哈赤下令于城东太子河东岸(今新城村)建后金都城,定名东京城。翌年(年)四月四日,后金迁都东京城。七月东京城建成。

七月十四日,努尔哈赤在新都东京城颁布《计丁授田》令,将海州(今海城)、辽阳因战乱遗弃的耕地30万日授予后金士兵和汉民耕种。《计丁授田》规定,一男丁授田6日,每3丁种官田1日,每20丁抽1丁从军,1丁服役。

年(明天启四年后金天命九年)

正月努尔哈赤命令普遍清查粮食。对汉人的粮食,逐村逐户清查,规定:凡每口有粮五升或每口有粮三四升,但有牲畜的人,算作“有粮人”;每口有粮三四升而无牲畜的人,算作“无粮人”。努尔哈赤下令将“无粮人”收为阿哈(奴隶)。不久,又下令将各地查出的“无粮人”全部杀死。

四月努尔哈赤将祖父觉昌安(景祖)、父亲塔克世(显祖)、孝慈皇后、皇妃以及其伯父、弟弟和皇子的坟墓由赫图阿拉移至辽阳城东阳鲁山(后改为积庆山)营建陵墓,因傍近东京城,故称东京陵。

年(明天启五年后金天命十年)

三月四日,后金国都由辽阳迁沈阳。

十月后金对辽、沈地区的汉民强行编庄,分给女真王公贵族为奴。规定每庄编入男丁13人,给牛7头,种田日,收成以20日为贡赋,80日自食。

年(明天启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

皇太极下令改编庄田,将部分汉民庄丁由庄田抽出,“分屯别居,编为民户”。汉民由农奴恢复为民户。年颁布《离主条例》,使离主的奴婢变为农奴或农民。

年(明崇祯十一年清崇德三年)

三月,清太宗皇太极下令按都尔鼻(今彰武县)城规模修筑辽阳城,原城每面增扩10丈,四月,亲临视察修城情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duzx.com/xdxjj/10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