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育人目标:培养全面发展,更具责任意识,探究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小学生
理想的学校是一所不断追寻高质量的学校。理想的学生应具有“善于倾听勤奋好学”的品质。相对于这种状态的描述,育人目标则代表着学校对学生6年培养结果的描述,也为附小的课程建设指明着方向。
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是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在附小课程建设中,将以五育并举的课程设计与实施来实现。更具责任意识,探究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是附小的特色追求,将通过挖掘落实教材中的适切要素,加强构建一致性的任务化课程,探究型课堂,实践性活动来实现。
二、任务化课程
必修课程:附小必修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类,共同实现对育人目标的追求。必修课程在固定的每天6课时,每周30课时中实施。这里尤其强调的是附小将在必修课程中增加符合学生思维发展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学习任务,如学科思维挑战,学科实践性任务等。通过课程任务化,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必要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选修课程:附小将依托优秀师资,适时提供主持人、舞台表演、拉丁舞、民族舞、爵士舞、运动舞蹈、书法、朗诵与演讲、机器人编程、手工、武术、中国画、油画等涵盖德智体美劳各领域的课程供学生选修,在延时服务时间以学生社团方式实施,助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选修课程内容的组织将更加注重学习过程的任务化,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自主能力。
三、探究型课堂
探究型课堂是与任务化课程相匹配的教学方式。基本流程为五环节:明确任务—问题分析—有指导的发现—形成最优方案—及时巩固
探究型课堂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探究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
探究型课堂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探究,强调的是教师要适时为学生学习过程提供所需要的帮助,引导学生从表面认知走向深度学习。
探究型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能力。
四、实践性活动
附小的实践性活动除包括学科性的实践活动,如经典诵读,飞花令,数独游戏,七巧板大赛等,也包括基于学科,超越学科的综合活动开发,如steam教育,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等。同时,将更加注重依托社会公共资源的场馆课程开发,拓展学习空间。
招生计划
成都市新都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是新都区委区政府为优化区域教育资源布局而新设的公办小学。学校现已启动年招生工作。根据《成都市新都区教育局关于做好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实施细则》,计划招收一年级新生及二年级转学生。
(龚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