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人社年十大亮点
1中国成都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获批建设
中国成都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按照“一园三区”布局,分设成都高新区园区、成都经开区园区、成都人才园区,核心载体面积11.4万平方米,配套功能区面积83.4万平方米,主要围绕集聚产业、培育市场、孵化企业、聚集人才四大功能定位,推动我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向着多元化、多层次、专业化方向发展。
2
“技能成都”国家级技能振兴综合示范区建设纳入全国首批规划布局
“技能成都”国家级技能振兴综合示范区建设,旨在通过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和评价体系,健全激励机制,优化管理服务体系,力争到年,逐步形成技能人才队伍规模扩大、结构明显优化、综合素质显著提高、服务经济发展作用增强的新格局,实现技能人才总量达到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达到29%。
3
创建国家级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新都区)列入全国首批规划布局
在创建国家级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的探索实践中,已初步形成具有中西部县(区)域特点的劳动关系工作模式,新都区被人社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授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新都科研实践基地”,创建经验在全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经验交流会上推广,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首期创新课题实践项目正式发布。
4
打造“一赛一会”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以“用心做创客,成都就业在行动”为主题举办“菁蓉杯·成都就业创业大赛”,共征集创新创业项目个,最终筛选出12个项目参加决赛,从中发掘了一批优质创业项目,赛事共吸引万余人到场观摩。以“创业稳定就业、创业增加财富、创业塑造人生”为主题举行“·成都就业创业博览会”,设置就业创业成果、创业园区、人力资源服务、职业培训、高端人才交易等七大展示交易区,吸引国内外35家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40家知名企业和13个高端孵化成果参展。
5
实施“百村万户”就业扶贫行动计划
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充分发挥人社部门职能作用,启动实施“百村万户”就业扶贫行动计划,采取就业促进、创业扶持、技能培训、劳务协作、就业援助等措施,深入开展以简阳市为主战场的绝对贫困人口和全市相对贫困人口就业精准扶贫,确保每一户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人实现就业,力争每一户贫困家庭掌握一门致富技能。同时,切实担负“首位城市”责任,远赴甘孜布拖、广元剑阁开展对口就业扶贫,并与布拖县政府签署就业帮扶合作协议。
6
阶段性下调社保费率为企业及职工减负将达亿元
主动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国家和省部署,阶段性下调将我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工伤、生育、失业保险单位缴费比例,积极落实生产经营困难企业申请缓缴养老保险费政策,惠及用人单位14.4万户、参保职工.58万人,年为用人单位和参保职工减负41.03亿元,静态测算,预计到年4月阶段性下调期满将累计减负达亿元。
7
构建起“四位一体”医疗保险制度体系
出台实施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最高支付比例,全面构建起以基本医疗保险为基础,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城乡大病保险、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为补充的“四位一体”医疗保险制度体系,有效缓解参保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8
成都迈入“智慧社保”时代
社保网上经办3.0版系统、社保电子证明、“成都社保”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的好北京治疗白癜风术需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