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历史文化资源简
介及文旅开发创意
曾 见 勇
一、郪汉历史文化资源
郪王国遗址:商周到春秋战国时期,也被称为先秦时期,今四川地区从原始氏族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共建立个蜀国、巴国、郪国三个奴隶制国家。巴蜀两国大概以嘉陵江北部、涪江和沱江下游为界,南到今宜宾地区,西为蜀,东为巴。
蜀国:《据《太平御览》卷引《蜀王本纪》和《华阳国志·蜀志》蜀人由岷江上游进入成都平原,先后经灌县、郫县、彭县、双流、温江,开明王自今温江西北玉石乡迁徙成都,建蜀王城,后取周太王迁岐“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定名成都。《华阳国志·蜀志》:“属地东接于巴,南接于越,北与秦分,西奄峨潘”。大约在今四川盆地西部,以岷江流域为中心,及陕甘南和滇北一带。
巴国(又称巴方、巴子国):据《华阳国志·巴志》,巴人活动于川鄂地区,后进入四川盆地,先后建国于重庆或合川、丰都,阆中。其先王陵墓多在涪陵,而以江州(今重庆渝中区),时间最久。《巴志》载:"(巴)后治阆中。"包括阆中在内,巴子国历史上先后出现过五座都城。《巴志》载:"其(巴)地至鱼复(今重庆奉节),西达棘道(今四川宜宾),北接汉中(今陕西汉水流域),南及黔涪(今重庆、湖北、湖南、贵州四省市接壤一带)。大约在今四川盆地东部,以嘉陵江流域为中心,及今陕南、鄂湘西部与黔东北一带。据《华阳国志·巴志》载:"昔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卦于巴,爵之以子"。史学家认为,此段史记,说的是周朝以降,巴子国的由来。巴子国受封于周武王,据此推知,巴子封国迄今为止已有年历史。
郪国:到了先秦(两周春秋)时期,以今郪江镇为中心的部落发展壮大,迁徙来的部落越来越多,形成郪人部落群,郪人经历氏族公社末期,开始进入阶级分化,逐步进入奴隶社会,后来在巴国和蜀国之间,建立了四川境内另一个重要古国—郪国。古郪国的面积涵盖了今天大英县、射洪县、三台县、中江县等周边广大地区。
《神秘郪国撩开面纱》一文中“郪江,亦因其地为郪王故国而得名。此江从中江县流入大英县境内的玉峰镇,经蓬莱镇、隆盛镇和船山区桂花镇,在郪口与涪江汇合,全长145公里,流域面积2241平方公里。其名早著于《隋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等史书,上游多歧流,山谷多杂,外人难找。郪国既成,其人民称为‘郪族’、‘郪人’。他们历史悠久,族性顽强,古巴、蜀均未能吞灭之。”
根据《华阳国志·李雄传》“既克成都,众皆饥饿,(李)骧乃将民入郪王城食谷芋。”又据《晋书·李雄裁记》“(罗)特开门内雄,遂克成都。于时雄军饥甚,乃率从就谷于郪,掘芋而食之。”可见郪王城是有书为记的,可考的,根据此说不仅郪王城存在,郪王国也得到间接的佐证。另据《元和姓纂》卷二:“郪,《国名纪》云:古郪国在梓(州)之郪县。”
如《华阳国志》《姓纂》有伪史或杂史之嫌疑,非正史。
我们再来看看较为正规的史书。如北宋《太平寰宇记》:“郪旧县,在今县(指三台)南九十里,临江,郪王城基址尚存。”《后汉书》卷七十六《王涣传》,唐李贤注曰:“郪,县故城在今梓州郪县(指今三台县)西南也”。”清《读史方舆纪要》也有:“宋白;故郪城,在县南九十里,临江,一名郪王城。盖以郪江名也。”又说“飞乌废县,在县(指中江)东南,旧志云,古郪王城也。在梓州西南百三十里”。
《三台县志》卷五:“郪江在今县南百里,汉之郪县,自以郪江水得名,其半有飞乌、射洪二县地,似《寰宇记》为得其实。”民国《三台县志金石》记载:民国初年,农人在报恩寺外掘土发现一块石刻“种拍记碑”,云:沙弥如初……以此(长平)山种柏为生……至顺二年辛未牛山老人。石碑阴刻七律两首,有句“山暗雨来巫峡庙,江流帆转郪王城”。
川大历史系、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博导段渝的《四川通史》和四川大学教授任乃强的《四川上古史新探》对郪国文明有着比较详尽的记录。英国剑桥大学编的《百科全书》、日日本《考古学事典》都用相当篇幅介绍了郪国文明。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张光直把它编入自己《东亚史讲义》中。
三台县南今郪江镇,原名千子公社、千子乡,三十年代更名为郪江乡,年建镇,同年被命名为省历史文化名镇。郪江古镇是先秦时郪国建都所在地,为古郪国都城。据《太平寰宇记》载:“汉旧郪县城在今县(指今三台县城)南九十里,临江,郪王城基址见(现)存,以郪江为县名”。《后汉书》卷七十六《王涣传》,唐李贤注曰:“郪,县故城在今梓州郪县(指今三台县)西南也”。《读史方舆记要》:“宋白;故郪城在县(指三台县)南九十里,临江,一名郪王城,盖以郪江名也。”
郪江崖墓:崖墓是东汉至魏晋时期流行于四川、重庆等地的一种地方特色浓郁的墓葬。三台郪江崖墓最为典型,是全国四大汉代崖墓群之一,郪江崖墓群最著名的石雕,就是狗咬耗子。目前,绵阳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中,大部分是崖墓出土的,其中摇钱树、铜马、说唱俑等珍贵文物,均是汉代崖墓出土的。三台除郪江崖墓外,还有永明元宝山汉墓群。。郪江古镇镇子周围众多的汉代墓葬群让国内的考古界震惊,为全国四大汉代崖墓群之一。年,国务院正式将郪江古镇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郪江古镇:郪江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四川大学著名教授,四川省社科院特约研究员,民族史学家,任乃强专题对三台在秦国是否置县作了专题研究。“(那时秦所灭巴、蜀以外的部落置县颇多,如苴国为葭萌县,丹犁为南安县,僰侯之国为僰道县,鱼国为鱼复县。)汉志把郪县序在葭萌之后,新都之前,足见之建制与秦灭苴国同时,则郪为秦县无疑了。”
这儿的苴国即葭萌国,其都城在土费城(今四川广元市昭化古城)是东周战国时期开明氏蜀国的分封国,第一代君主是蜀王杜尚(开明氏九世)的王弟杜葭萌。所以也称葭萌国。意思是秦国灭掉葭萌国后,即在葭萌国都城(今广元市西南昭化古城)设置了葭萌县,与此同时,灭掉郪王国,又在郪王国都城(今三台县南郪江镇)建制了郪县。所以,汉志按秦朝灭国先后顺序和建制县的先后顺序,排列县的先后顺序,这个先后逻辑顺序关系,透露出郪王国灭亡时间和建置县的时间。《四川州县建制沿革图说·四川州县建制沿革表》72页:三台县秦代前-前,郪县,历历在目,清晰可见。
首都师大历史副后晓荣博士在《秦代政区地理》中明确表示“西汉初年的张家山汉简《秩律》有:‘郪县’,其上属郡在西汉初年为广汉郡。《汉志》广汉郡属县郪,从此可看秦时汉初郪县,即已置县。《元和:卷三十三》‘郪县’。本汉旧县,属广汉郡,因郪江水为名也。”
后晓荣教授在《秦代政区地理》指出“通过大量与秦代相关的考古,文物等资料和文献相结合,其中可确证的秦各郡下所设置县分别如下:蜀郡:成都、邛县、白水、临邛、武阳、什邡、严道、绵虢道、湔氐道、新都、郪县、梓潼、平乐、涪县、阴平道、青衣道、郫县、甸氐道”
秦朝公元前(-年)于郪王国都城置郪县,治今三台县南郪江镇,隶属蜀郡,至今已有二千三百多年的历史。而今三台县城潼川镇于南朝刘宋元嘉九年()才开始建新城郡和北伍城县,郡县同治今四川三台县城潼川镇,隶属益州;今三台县花园镇于南齐永明八年前()才开始建置始平僚郡,隶属益州,无属县。郪江古镇建县历史比今三台县城潼川镇和花园镇早七百多年,郪江古镇是三台建县历史的发源地,于南梁时期()年废县,建置县的历史达八百多年。镇内遍布古遗址、古墓群、古店铺、吊脚楼和古榕树,现存有王爷庙、古街巷、地祖庙、九龙桥、锦江桥、天台书院、千佛寺摩崖造像和郪王城、千子堡等尊贵文物遗存。
二、郪汉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创意
在郪江镇打造郪王国或郪汉历史博物馆。
深度打造郪江崖墓,提升挡次、规格、增加文化内涵,达到3A或4A景区标准。
打造中国第一汉城,作为中国汉代影视基地;作为中国汉代文化旅游景点,汉城内通过再现方式、高科技影视手段,全景展现汉代市井、民风、民俗、政治、军事典型事件、歌舞、成语典故等。
游客进汉城须买汉服或穿汉服,因而建立全国汉服加工制造厂。
争取在成南高速有一路口,建高等级公路,通向郪江镇。
争取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及四川省旅游局的支持,将郪江镇打成造四川人文景观旅游圣地,与死海形成四川旅游线路,成为四川重点打造旅游项目。
亦可制定旅游开发十年规划,分步招商实施。也可招有实力,不差钱,真心搞文旅开发国内品牌大企业进入,争取一步到位式建设。
(未完待续;下篇:移民文化历史资源)
总编:何娴
编辑:谭秀刘玲胡杰
文稿:曾见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