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区现辖新都街道等13个镇(街)。这13个镇(街)的名字都是怎么来的?赶紧↓↓学习起来!
1新都街道在公元前7世纪左右,蜀王开明氏称帝后,营建了开明政权的都邑。为有别于杜宇氏的旧都郫邑,新建都邑遂名“新都”。
马超路
2新繁镇新繁原名繁县。取其物产丰富,人烟繁盛之义为名,故名繁。明帝武成二年,废除繁县西北的东益州(今彭州市关口附近),又将在蒙阳地区的繁县南迁,正式撤销繁县,改名新繁。
新繁高院村
3石板滩镇石板滩的地名源于一个民间故事。相传在横跨西江河的石桥下边,曾有着一扇宽敞开阔的河滩,这河滩是乡民们专门用来交易谷草的场所。由于河滩地质坚硬平展,被人称作石骨子滩。一日,一农夫迎面遇一乡友问候:这般早,你打哪儿来耶?那农夫随口答道:我呀!从那石板滩过来。这一妙答,可就深入了人们的心底:好听、易记、且上口。石板滩“这名字,从此不径自走,约定俗成。时至今日,石板滩再也没有变过。
石板滩土城村
4大丰街道年田家英同志(-任毛泽东秘书)改“崇义”为“大丰”,有粮食“大丰收”之意。
大丰家乐福
5三河街道三河场名始见于清嘉庆十八年,因场北口外马鞍河正流与马家碾河、唐家堰河三水汇一,故名三河。经考证,三河为南丝绸之路起点。
锦门
6龙桥镇传说有乌龙化桥,帮助孝女过河。故名“龙桥“。
龙桥黑熊基地
7斑竹园镇昔年毗河通航时,河边东岳庙、王爷庙附近有成片的斑竹林,来往船工和行人多在此小憩,后有人在此设店,生意兴隆,渐成集镇,俗称“斑竹园“。
花香果居游客中心
8新民镇因以“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义命名的“新民农业生产合作社”,后建新民公社,改公社为乡,称新民乡,后为新民镇。
新民镇金禾村
9马家镇在宋代隆兴元年,因镇街道布局如马形而得名。同时,马家镇也是明代状元杨升庵的故乡。
马家鲜切花基地
10军屯镇军屯,因古时诸葛亮在此屯兵而得名。
军屯紫薇花海
11泰兴镇原名复兴场。咸丰年间,因多次失火,街房被烧,修复后改名为“泰兴“,取其”泰字从水,以水克火“之意。
毗河一景
12木兰镇古时,新都马复宗了阆中韩娥为妻,而韩娥曾经女扮男装、从军抗敌,因此被川人尊为“蜀中花木兰”,韩娥死后,为了纪念她,当地老百姓改地名为木兰。
香城湿地公园
13清流镇清白江河蜿蜒而过,清清的流水滋润和养育了这片土地,故名清流。这里也是著名文人艾芜的故乡。
艾芜故居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