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医院改革,钱从哪来人民日报

患者负担降没降?   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按病种付费与“降三费”(药品费、耗材费、检查费)结合,次均门急诊费、住院费下降   安徽省肥东县居民许文生患糖尿病及高血压,每天需要使用胰岛素及降压药,一年光药费就要花上万元,这使他对药价异常敏感。   医院,许文生告诉记者,甘精胰岛素注射液零差率实施之前的价格是.99元/支,现在的价格是.34元/支,一支药的费用就下降了42.65元。许文生指着门诊大厅的电子显示屏说,如今很多药的价格比小区门口的药店还要便宜一大截。   所谓药品“零差率”,医院售给患者的药品取消加成价格按照进价销售。年9月,安徽省在全国医院改革,通过药品零差率等措施彻底斩断以药补医利益链,降低患者看病负担,医院收入,医院的门诊量、住院人数均有所增加。   目前,安徽全省74个县(市、区)纳入改革的医院,所有药品全部按时实行“零差率”销售。   “药品价格下降,对我这样需要常年服药的病人来说,大有好处,减轻很大的经济负担。以前总是舍不得配药,有时手头紧,感觉身体好点,药就省着用,现在药便宜了,按时按量用药。”许文生说。   医院改革在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的同时,还把按病种付费与“降三费”(药品费、耗材费、检查费)结合。正在办理出院手续的外科病人陈道环告诉记者,因患直肠癌医院手术,在医院前前后后才花费不到元。   肥东县正在实施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大病保险,个人自付超2万元以上部分分段二次报销补偿,再次让老百姓得到实惠。由于该院加强了控“三费”的力度,次均费用从年的元降到了现在的元,下降26.9%。   据统计,年安徽医院药占比47.8%,较上年下降4.3个百分点;次均门急诊费、住院费分别下降3.46%和1.3%;次均门急诊药品费下降5%以上次均住院药品费下降10%以上,医院次均CT、核磁共振检查费分别下降15.6%和23.6%。   

医院收入少没少?   取消药品加成并降低检查费用,病人明显增多了,医疗收入增长,药品收入降低,药占比下降   从年12月15日起,安徽统一执行新的医疗服务价格,重点提高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诊疗、护理、手术等项目价格,合理降低大型设备检查治疗价格。护理类价格提高50%,手术类价格提高20%,CT及核磁共振等大型设备检查费降低20%。设立诊察费,挂号费并入其中。   安徽省物价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诊察费按普通门诊和专家(包括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门诊收取,具体标准为:西医普通门诊每人次35元,专家55元。中医普通门诊每人次40元,专家60元,急诊诊察费和住院诊察费按门诊诊察费一定比例上浮。诊察费列入医保政策支付范围,每次支付33元,其余部分个人支付。这也意味着,如果看普通门诊,个人诊察费最低只需掏2元。   实行药品零差率,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直接受惠,长期服药的费用明显回落。医院内科主任李光来介绍,年,医院光药费就让利患者万元,大型设备检查费让利万元,同时还实行新农合按病种付费和降“三费”、规范基本药物临床应用等。   医院财务科负责人邵卫华介绍,取消药品加成并降低检查费用,带来最大的变化就是来看病的人明显增多了。年与医改前的年相比,业务收入有11.61%的增长,其中医疗收入增长26.56%,药品收入降低2.84%,药占比下降12.96%。原因在于当年门诊人次增加59.29%,住院人次增加9.75%,病床使用率增加18个百分点,平均住院日减少0.8天。   数据显示,改革医院门急诊人次增长10.97%,出院人次增长7.56%;体现医疗技术服务价值的护理费、手术费、床位费收入分别增长33.3%、17.6%和16.81%。来自安徽省卫计委的一份统计显示,年全省医院总收入同比增长8%以上。   医院院长王远近就年上半年收入算了一笔账,省县财政补助、诊察费补助、提高手术护理费三项合计,医院共增加收入.7万元;药品零差率、降低大型医疗设备检查费用,医院减少收入.19万元。一入一出,医院的收入反倒增加了.51万元。   “医改后,医护人员的工资比以前至少提高10%至20%。”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葛连云说,“医院硬件设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医疗服务项目增加,服务范围扩大。”   

政府补偿减没减?   实行零差率销售减少收入的25%部分,纳入省级财政预算和民生工程,每年安排补助资金直接拨付到县级财政,县医院   年,医院光药费就让利患者万元,平均每天让利元。全省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后,这部分钱怎么补?   年9月23日,安徽省印发《医院综合改革的意见》,在“推进医药分开,建立健全运行补偿机制”一条中明确,医院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减少收入的25%部分,由省级财政依据确定的补助基数通过一般性转移支付给予补助,县级财政根据医院诊疗人次变动情况按规定审核落实补助资金,医院。75%的部分仍然通过收取门诊和住院诊察费予以补偿,诊察费标准和医保支付额度保持不变。   安徽将医院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减少收入的25%部分,纳入省级财政预算和民生工程,每年安排补助资金2.51亿元,直接拨付到县级财政,县医院。安徽省医改办一位负责人介绍,年,各级财政补助医院经费12.4亿元,比上年增长27.8%。   邵卫华介绍,年,医院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减少收入.5万元,政府补助万元;医院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减少收入.7万元,政府补助万元。   医院今年上半年收入合计万元,其中财政补助收入万元;医疗收入万元,占54.34%;药品收入万元,占35.3%。今年上半年支出合计万元,收支相减还有万元的结余。   改革启动以来,安徽地方政府投入逐步加大。全省县级财政对医院的投入同比增长了44%。90%以上的县(市、区)还将医院离退休人员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下一步,安徽将继续提高财政保障水平,保障基本建设及大型设备购置等6项建设发展支出,并进一步理顺医疗技术服务价格,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到医院药品、医院总收入的比重控制在35%左右。   安徽建立了药品采购机制,规范医院基本用药,年底对医院药品全部实现省集中招标采购,中标药品价格比政府指导价平均下降36.6%,与集中招标采购前平均价相比,实际降幅达到10%左右。年,安徽又将包括医院在内的所有公立医疗机构高值耗材、大型医疗设备纳入省集中采购范围,进一步降低采购成本。来源:人民日报

赞赏

长按







































北京儿童医院白癜风
北京那个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duzx.com/xdxjj/4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