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看重的是品种齐全、服务周全、跨业成全。自年5月东源县被选为第二批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东源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全域发展、绿色崛起”总体战略和河源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东北部核心城市的战略定位,建设生态河源、现代河源“两个河源”的发展目标,牢牢把握全县旅游发展形势,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探索旅游发展规律,层层推进落实,全力打破“景区旅游”旧模式,构建县域“大景区”格局,备好各具特色的“百家饭”,实现景区内外一体化,确保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据统计,年,东源县共接待游客.2万人次,创旅游收入55.3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40%和14.80%。特别是今年上半年,全县共接待游客.27万人次,创旅游收入27.0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66%、13.80%,增长率分别名列全市第一、第二名。
▲万绿谷休闲度假旅游区目前已初步形成集客家文化、渔家风情、休闲度假、商务会议、特色餐饮多功能于一体的原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
案例一个景区带旺一个村
村民人均年收入由元增加到过万元
“今年是南山生态果园基地建立10周年。10年来,在万绿谷景区的辐射带动下,水果基地规模越来越大,水果品种也越来越多。”位于东源县新回龙镇东星村的河源市南山生态农业园有限公司总经理欧阳萌说,当初选择到这里发展水果种植业,除了看中当地的生态环境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里靠近万绿谷景区。
村民人均年收入
11年增加10余倍
欧阳萌说,近年来,万绿谷休闲度假旅游区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游客不断增多。在景区的直接带动下,到南山生态农业园观光游玩和采摘水果的游客逐年增加,基地的水果品种也越来越多,原来只有火龙果,现在还种植台湾蜜枣、三华李、香水柠檬、大目牛奶释迦、台湾长果桑、突尼斯软籽石榴等。
除了南山水果基地,在万绿谷休闲度假旅游区周边已经建立起来的还有其他5个蓝莓、火龙果等水果种植基地,以及15家农家餐馆和5家乡村旅馆,其中“东星村度假村”就是当地最早开发的一家旅馆。这家旅馆是当地村民黄聪如租用东星村闲置的小学改造而成的小旅馆。
黄聪如说,目前,东星村度假村共有11间客房,均价在元左右。除了开旅馆,他们一家人还在旅馆旁经营了一家农家乐餐馆。这些年,旅馆生意不错,一年有7万至8万元收入。在万绿谷景区的直接带动下,现在周边又多开了几家旅馆,大部分是当地村民经营的。
东星村委会副主任杨国强介绍说,万绿谷景区开发前,当地村民人均年收入不到元,如今村民人均年收入已过万元;东星村集体年收入由原来的不足5万元,到现在仅万绿谷景区每年给予的分红就有40多万元。同时,东星村还被确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生态文明村、生态旅游名村示范村。
景区内外处处
都是旅游环境
万绿谷休闲度假旅游区自年对外开放以来,经过10多年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集客家文化、渔家风情、休闲度假、商务会议、特色餐饮等功能于一体的原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先后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广东农业公园、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成功入选《中国国家地理》“广东个最美观景拍摄点”。
万绿谷休闲度假旅游区总经理何松茂说,景区开发前,当地村民靠砍树、捕猎、捕鱼维持生计。景区开发后,为了保护景区及周边的生态环境,万绿谷公司先后投入0多万元,用于造林育林、园林绿化、建设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等,实现旅游区和周边生活垃圾、污水零排放。
景区营业后,长年在万绿谷景区就业的当地村民约有人;镇村集体和村民还有分红,当地许多村民从砍树人变为护林人,捕猎、捕鱼人变为护湖人,景区周边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使山更绿、水更清、野生动物更多了。近年来,每年都有大批候鸟(以白鹭为主)栖息万绿谷,在万绿谷水域出现大量桃花水母,年万绿谷景区发现了重达11斤的野生娃娃鱼,吸引省、市各主流媒体及国内外几十家知名网站的白癜风应注意些什么北京中科皮肤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