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我看改革开放新成就rdq

  近日,成都市委老干部局调研组到新都区就“我看改革开放新成就”座谈访谈活动及正能量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

  调研组首先听取了新都区开展正能量活动的情况介绍,并就当前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交流,对进一步深化“我看改革开放新成就”系列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随后,应邀参加了离退休老同志“我看改革开放新成就”主题座谈会。

  座谈会上,老同志们紧紧围绕“我看改革开放新成就”主题,结合自身经历或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忆往昔、说发展、谈变化、献良策,广泛畅谈了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全省、全市、全区在经济建设、社区治理、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等各个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并提出很多很好的建议和意见,真正传播了好声音,传递了正能量。

  原新都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离休干部张守福谈到:作为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参与者,对比这四十年的变化,是非常深刻和感触的。首先是经济大发展。从最初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几块钱到现在的上万元,都说明了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二是城乡面貌大改观。路更宽,楼更高,新都的居住环境有了很大改观,吸引了很多外地人来新都居住,新都人口数量也逐年增长。三是交通大发展。改革前,新都公路只有28条,长公里,机动车辆辆,出行基本靠自行车。以前下乡,骑自行车进乡间小道是很正常的,机耕道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人骑车变车骑人。现在,交通四通八达,出行更方便了,出行方式也更多样化了。四是生活大改善,吃得饱穿得美。土地包产到户后,农业生产快速发展,以前吃肉、吃饭都限量供应,菜也就那几样,逢年过节才有肉有鱼,哪里像现在,每一天的生活都像是在过年,菜的品种也非常丰富、样式繁多,以前我们是不可想象得到的。改革开放,我们老同志是衷心拥护的,我们希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能够早日实现。

  区政协原副主席刘际宁谈到:我是一名民建人,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对新都的民营经济发展感触深刻。我还记得在改革开放前,那时候还是计划经济,粮要粮票、布要布票、油要油票.....,当时物资匮乏,供需极不平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必需品应有尽有,极大丰富、价格合理,老百姓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改革开放的40年就是一部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史。”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的版图中从“有益的补充”到“重要的组成部分”,再到如今“毫不动摇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的发展浓缩了改革开放的进程。通过大力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实现了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民营经济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从最初的一辆货车跑物流,到现在的国际商贸物流园,从最初的小家具厂到现在的新繁家具园区,从最初的农用机生产到现在的轨道航空制造,都说明了改革开放40年来的成就。

  区司法局原局长、副巡视员陈玉芳谈到: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后面年、年、年宪法都经过大规模修改。后来,以修正案的方式对宪法进行修改,不再进行大规模修改。年,对年宪法进行了第一次修改,增加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同时将有关条款修改为“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就是从这个时候,房地产开始出现并发展,私有经济也有了法律的保证。直到现在,《宪法》经过了五次修改。我也一直坚持对法律的宣传。改革开放40年来,法律的不断修正,不断完善,我也会尽我的能力发挥好余热。

  市委老干部局调研组表示,各位老领导、老同志的发言语言朴实,情感真挚,都共同传递一个声音:这就是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充满了信心,对国家和家乡的发展变化充满了喜悦,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希望老同志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坚决维护”,为成都高质量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继续发挥正能量。

座谈会现场

来源:中共新都区委老干部局

撰稿:周渝

审签:曾勇

编辑:邹成









































吡美莫司乳膏价格贵不贵
中科白癜风医院十二周年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duzx.com/xdxjj/5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