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篇《通勤,正在杀死万北京青年》的文章在 此后,4号线一期(非遗博览园到万年场)的开通,让李女士稍微松了一口气。她每天的通勤方式变成先花费约20元打车去离她家最近的地铁站——非遗博览园,再换乘4医院地铁站。“那个时候虽然非遗博览园每天坐地铁的人也很多,但通了地铁能让我每天多睡半小时。”如今,地铁4号线2期开通,她家小区旁边就有地铁站,直达公司。“现在就轻松多了,每天七点半起床,洗洗刷刷收拾一下吃个早饭出门。八点进地铁站,40分钟就可以到公司。”此外,今年9月,日月大道快速路的开通,让她自驾出行路更加轻松。
案例2
从新都到环球中心1个月打车花多元是常态地铁口离家更近了
杨先生是同龄人中买房较早的那一批,大学毕业一年后他就在新都某小区买了房,有了一个温馨的窝。但2年多前,小杨的工作地点换到了环球中心附近,虽然工资在1.4万元左右,比之前翻了一番,但从北到南车程近30公里的通勤路,是每天上班的一大考验。小杨告诉记者,“那个时候,每天都是滴滴+地铁。3号线没通之前,我要先打车到升仙湖,再坐1号线到公司;3号线通了后,我家离地铁站更近了,医院,再坐3号线到省体育馆换乘1号线到公司。”小杨说,每天单边通勤时间在1个小时,因为上班时间是10点,正常下班在7点,所以他并未曾体会过真正的早晚高峰。“这个时间段地铁上一般还是有位置,所以我在地铁上一般都在处理工作。”不过,因为在创业公司,加班是常态,稍微加点班,坐不上最后一班地铁就得打车回家。“加班晚了打车回家的费用就会超过元,打顺风车也要五六十元。”小杨说,“那个时候,每个月打车花费多元是常态,多的时候要多元。”虽然在交通上花费巨大,但小杨目前也没有考虑搬家,“毕竟房子买在了北边,换房压力很大,相信以后的交通肯定也会越来越方便。” 小杨说,地铁3号线三期工程将于年底前运营,那时他上班连打的费用也可以省了,而且花费的时间更少。
案例3
从交大路到红星路二段以前公交上“抢位置”现单车+地铁出行更方便
相对于李女士和小杨来说,家住交大路附近、单边通勤路程只有10公里的胡女士,已经让很多人羡慕了。不过说起过去的上班路,胡女士还是有满肚子的话要说,“虽然看起来我家离单位并不算太远,但是7号线还没通前,我每天要坐3路公交车上班,路上花费的时间还是要超过1小时。”胡女士说,她每天7点50分从3路车起点站九里堤公交站上车,“人很多,没有座位的话一个小时的路程就很痛苦。上了车坐到座位后,身体的煎熬没有了,精神的煎熬又来了。因为修地铁,交通比较拥挤,特别是交大路那一段,有时候就要堵20多分钟。每天快到公司抢时间打卡的时候真的很紧张,很害怕迟到扣钱。” 地铁7号线开通后,胡女士享受到了交通的便利,每天可以晚半小时再出门,“现在出门就方便多了,骑辆共享单车到花照壁坐7号线转3号线,路上一般只用花半小时。”更让她期待的是,年,成都地铁6号线就将通车,“6号线就在我们家门口,那时候出门自行车都不用了,更加的方便。”
数据:43.5%的成都人通勤路程低于5公里
有人“凌晨三点不回家”,有人“清晨五点已上路”……跟散落在北上广深的上班族相比,成都上班族通勤路似乎并没有那么心酸。
根据《中国城市通勤研究报告》显示,成都市平均通勤时间为46分钟,比第一名北京市少了10分钟,位列第五;成都市通勤时间1小时以内人群占比93.6%,跨城通勤占比为4%。
成都市平均通勤路程达9.3公里,其中,小于5公里通勤路程的人群占比达43.5%,5—15公里之间通勤路程的人群占比34.4%,15—25公里之间通勤路程的人群占比14.9%,超过25公里通勤路程的人群占比7.2%。
成都市青羊工业总部基地、高新区九兴大道、高新孵化园和天府软件园是成都职住比较高的区域。在成都市中心城区中,武侯区的职住比(就业人口数量与居住人口数量的比值)达1.17,青羊区的职住比达1.06,锦江区的职住比达1.03,三个区域职住比最高。
你的上班路是怎样的?欢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