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解的谜团,无尽的猜想。
来花山,
赴一场未知的旅行,来一次神奇的探索。
我们为探秘而来,今天一起说说屯兵的故事……
黄山屯溪地名由来——孙权屯兵之地
相传,屯溪起源于三国。古时,徽州一带多处荒蛮,这里居住着一群山民,又称山越,较有名的首领,东有金奇(今歙县),北有陈仆(今黟县),而驻安勒山有毛甘(今屯溪华山)。各有山民一至二万户,结族而居,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耕种渔牧生活。他们割据称雄,不纳王租,并抗孙吴政权,使吴军不敢入。为此,孙权派威武中郎将贺齐前来讨伐,曾屯兵于此。贺齐王平定山越,班师回朝,受到孙权出宫迎接、设宴庆贺,遂下令将贺齐在此屯兵之处,命名屯溪。
山民平定之后,分歙县为始新、新定、黎阳(县治今黎阳镇)、休阳四县,连同原有的歙、黟共六县为新都郡,命贺齐为新都太守,这是徽州立郡之始。
西晋太康年间(公元~)新都郡改新安郡,新安江由此得名。至南北朝陈文帝天嘉三年(年),黎阳县两度并人海宁(今休宁县海宁)县。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年)定名休宁后,黎阳属休宁县的一个乡.屯溪即是黎阳乡的一个都(古时村庄别名)。屯溪又称休宁县黎阳东乡十六都。明末清初屯溪设镇,至年4月30日屯溪和平解放,旋即建市。
花山谜窟——屯兵说年9月,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东郊12公里处浯村的花山地区,沿新安江南岸5公里的地段内,初步探明分布着36个石窟,是一个规模更大的人造石窟群。当时,已开发并正式对外开放的2号石窟,面积为平方米,洞深米,高10多米;35号石窟面积竟达平方米,深米,高10多米。其中有26根大石柱顶天立地,并有36间石室围绕着中间的大厅,气势雄伟,堪称中华一绝。回观洞口,雾气腾腾,更充满着神秘的色彩。
这些千古奇迹被发现后,引起国内外新闻界、旅游界、考古界、学术界、各级政府与广大群众的浓厚兴趣和密切 据《新安志》载:东汉时期,公元年,孙权派贺齐屯兵于溪水之上,后改新安江上游水域为屯溪。便推测出这些石窟群是贺齐的屯兵洞和弹药库(石块),并以石窟中的出土文物,矛、斧、陶片、灯盏和大量未及使用的石块为佐证。但是,凿窟屯兵费时费力,不是短时间内能建成的。对于占据绝对优势的军队来说,对付乌合之众的“山越”,显然没有必要如此小题大做。所以“贺齐屯兵”说的可能性也不大。
综上所述,根据现地的、考古实物的和历史的证据,这些鲜为人知的千古石窟群,有可能就是是中国最古老的地下军事工程,也可能是全世界最古老的地下军事工程。如果是,那它和万里长城,就成为了我国地下、地上的两大最古老的军事工程。
总之,这些穿越千年的古代人工石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历史的瑰宝,是人类文明智慧的结晶,也是不可再生的世界文化遗产,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旅游开发价值。同时,还应继续深入开展考古和学术研究活动,进一步寻找实物佐证,以求得共识。
以上部分文字节选自
《追踪两千多年前的战备工程》
作者:王雪生
谜窟千百年,
殊不知你为何来,
猜想种种,
却不晓你真面容。
花山,我为探秘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