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黑幕工业明胶加甲醛做出致癌毒粉条

名为“粉条”,实则压根就没有能吃的成分,全是用工业明胶和其他化学成分制成,还加了甲醛来“保鲜”的!这些“化学粉条”甲醛含量超标达余倍、重金属铬含量超标余倍,长期食用能致癌!这不是耸人听闻,而是济南警方近期查出的一起真实案件!

更为可怕的是,这些毒粉条每天最高生产了上万斤。通过物流,流入全省20多地,有小饭店摊主购买后直接加入饭菜中!

山东商报记者郑芷南

工业明胶+甲醛做出的毒粉条

今年7月,济南市公安局食品药品与环境犯罪侦查支队发现一批甲醛超标的粉条,当即会同槐荫公安分局开展侦查。

今年8月,根据线索,济南警方对西郊某处出租院落突击检查。一进院子,一股刺鼻的气味便扑面而来。加工车间脏乱不堪,苍蝇满天飞。当场抓获正在生产有毒有害粉条的嫌疑人3人,查扣工业明胶、工业甲醛等非食品生产原料一宗。

槐荫公安分局食药环犯罪侦查中队民警唐永告诉记者,到达现场后,他们发现加工车间摆放着各类工业化学用品,却唯独没有生产粉条的主原料——土豆粉、地瓜粉。

当场询问三名工人,民警得知,在这个厂房,加工粉条根本不用粮食。而是全部使用六偏磷酸钠、海藻酸钠、工业明胶为原料,三样按比例混入搅拌罐,注入热水搅拌,通过筛子拉丝定型,最后使用共甲醛防腐。

这样工业合成的粉条和真正的粉条一摸一样,很难辨认。

原料存放在小区车库里

据调查,团伙的老板是江某(女)和邱某夫妻俩。“他们的原料并不放在小作坊里,而是放在田欣苑小区的一个车库里。

每隔两三天,司机就到车库拉原材料,送到作坊里,用以加工。”唐永告诉记者,在得知小作坊被查获后,江某雇了一辆车,将田欣苑小区车库里的4吨原料转移到了古城新都小区。

“我们在古城新都小区查获了4吨工业明胶。”唐永告诉记者,嫌疑人夫妻俩有一辆奥迪A6轿车,民警在轿车附近潜伏了一整天,将嫌疑人江某抓获。

江某被抓获时,其丈夫邱某,也就是团伙的“首脑”已经逃窜。民警前往邱某的老家济宁,以及邱某在淄博的朋友调查取证。

9月26日,邱某在济南归案。

没有能吃的成分日产上万斤

办案民警告诉记者,嫌疑人邱某、江某夫妇二人于年来到济南打工。随后,从他人手中购入一家粉条加工厂,随后雇用颜某某、付某某、孙某某等生产加工粉条。

民警告诉记者,这种粉条里没有任何可以食用的成分,食用后可能致癌。

“这个小作坊里有六个用以搅拌的大罐,两个斤的,4个斤的。他们把工业明胶等原材料放进大罐里,搅拌两个小时之后,打开罐子的阀门,白色的黏稠状液体就流了出来。”唐永告诉记者,液体通过筛子变成了条状,“旁边有一个大水泥池,用来冷却,可是池子里一次要加20斤甲醛,用来防腐。”

民警告诉记者,经依法检测,该窝点生产的粉条中,甲醛含量超标达余倍、重金属铬含量超标余倍。

“工业明胶是从济南的一个商家处买来的,购买的时候,对方还让他签过一个保证书,保证不用于制造食品。”民警告诉记者,期初,邱某和江某的小作坊生产粉条用的是食用明胶,可是后来为了谋取更多的暴利,改用了工业明胶。

记者了解到,目前市面上工业明胶为1.3万元至1.5万元一吨,而食用明胶为3万元一吨。使用工业明胶代替食用明胶,成本不到一半。

有酒店鱼翅也是此物

警方现已查实,除了在济南销售以外,嫌疑人经物流将毒粉条运往东营、济宁、潍坊、莱阳、滨州等省内20余个县(市),有记载销售额已达余万元。

“大都被销往了小批发市场,一些小餐馆和一些摆摊卖饭的商家经常购买。”民警告诉记者,粉条每桶装斤,往外卖的时候都不盖盖子,生产好后,司机直接拉到物流公司发货。

民警告诉记者,这种毒粉条没劲卖1.6元至1.9元左右,“还有部分高档酒店的鱼翅也是这种毒粉条。”

目前邱某、颜某某、付某某、孙某某等4人已被槐荫警方依法执行逮捕,江某被执行刑事拘留。

编辑:小苹果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癜风康复明星
北京最好的医院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duzx.com/xdxly/1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