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文地理学家拉采尔曾指出“交通是城市形成的力”。交通连接城市,为城市发展运送人流、物流,对城市生产要素的流动、城镇体系的建设都发挥着非凡的作用。
天府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在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方面,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天府新区“中国西部发展重要增长极”的定位,也对交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又特别是在天府新区快速发展的今天,交通发展已经成为当前要务。
天府新区,作为区域性国际枢纽,已经从城市公路、轨道交通、航空飞行等海陆空做了比肩世界经济中心的蓝图规划。未来天府新区将形成由地铁、市域快线、有轨电车构成的多层次的轨道交通体系,形成“环+放射”结构的轨道交通线网,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实现轨道交通充分引领城市发展,并以双机场形成西部最大国际航空枢纽。
而且,就在今日!今日召开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实施城市路网提升工程,加快构建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双核高快速路网。作为双核高快速路网的一部分,天府新区正规划打造一条环状快速路,与中心城区的三环路体量大致相当,也将是新区自己的一环路。
对于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构建双核高快速路网,该负责人认为,中心城区的体系已经固化下来,现在重点是构建天府新区一核的路网结构,目前准备规划一条独立成环的道路,准备逐步来实施。
“天府新区整个都是新的,只不过原来的规划没有刻意形成环,这次是把原来的规划进行完善、连接,构成一条独立的环。”该负责人透露,从目前开展情况来看,跟现在中心城区三环路的体量大致相当,是一条快速路,“不过前期的设计还没完。”
这条环路跟中心城区的三环路不大一样,“新区是组团式布局,跟三环路两侧是密集的城区还不一样,究竟最后是怎样的规格,还要根据设计论证的结果来确定。”该负责人表示,时间安排暂时还没有,“毕竟设计还没完成,根据设计来定。”一旦建成后,这也将是天府新区自己的一环路。
兴城集团相关负责人透露,力争在明年完成青龙湖二期的建设。同时抓紧施工建设神仙树高架群,尽快建成,可以极大缓解中心城到南部新区的交通问题,“这是一条有快速公交、社会车辆通行的全高架桥,从二环一直连接到三环。”
在城建方面,目前加紧施工的还有成渝高速路入城段,尽量保证在年底建成通车,“将极大的提升整个大面、十陵就是绕城以内的城市土地的价值,让城市南北形成贯通,打通因为成渝高速而封闭的南北两块区域,通过三个大型互交立交贯通两侧。
年《四川天府新区总体规划(-年)(年版)》展现了详细蓝图,天府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打造,让出行更为便捷,选择方式更多。
航空今年1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了成都新机场项目的立项,今年10月国家民航局已批复同意将成都新机场命名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
记者从成都市交委获悉,“目前,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工可报告报批工作总体进展顺利。”成都市将确保成都国际天府机场一期工程在“十三五”期内建成投用,到年,成都市航空枢纽达到年旅客吞吐量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万吨的运输能力,逐步成为国际航空运输网络中重要节点城市。
此外,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还将拓展对内对外客货运输功能,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为重点,拓展4小时航程的亚洲航线网络,加密10小时航程的洲际航线,开发10小时以上航程的跨洋洲际远程航线。加快形成以成都为国内中转枢纽,至欧、美、澳、非、亚5大洲的客货直飞网络。
铁路1.高速铁路
规划高速铁路包括成渝高铁、成昆高铁、成绵乐高铁、成遂南达万高铁。
成渝高铁在天府新区东北部龙泉高端制造产业功能区西侧穿过,规划区内不设站;成昆高铁从成都东站引出,经天府新城东侧向南引入天府站,沿龙泉山西侧向南至眉山、昆明方向;成遂南达万高铁经天府站引出,向北经天府新城东侧向东北至遂宁、达州方向;成绵乐高铁从天府新区西部边缘穿过,规划区内设双流机场、双流西站。
2.城际铁路
规划城际铁路包括成资城际、成自泸城际铁路。
成资城际经成都东站向南引入天府站,向东跨龙泉山经天府国际机场至资阳北站与成渝高铁贯通,形成成都中心城区、天府新区至新机场及重庆方向直达通道;成自泸城际由天府站向东引出,经新机场向南经仁寿、自贡至泸州,强化成都中心城区及天府新区连接川南的城际铁路快速通道。
3.普通铁路
规划普通铁路包括成昆铁路、成昆铁路货运外绕线。
利用成昆铁路,向南经乐自泸铁路、隆百铁路,形成成都中心城区、天府新区通向北部湾出海口的铁路货运通道。
近期保留既有成昆铁路货运外绕线的货运功能,远期在龙泉山东侧、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通道北侧建设新的货运外绕线,经成昆铁路彭山站引出,向东经新机场接入成渝铁路简阳站,逐步取消现状成昆铁路货运外绕线的货运功能。
4.客货运枢纽
在天府新区形成“一主二辅”的铁路客运站,其中天府站为主客运站,双流机场站、双流西站为辅助客运站。天府站远期主要承担成昆高铁、成自泸城际、成资城际等线路的始发终到或通过作业,成为成都铁路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府新区内建设三个铁路货站,包括普兴铁路货站、青龙场铁路货站和新兴铁路货站。重点建设普兴铁路货站和青龙场铁路货站,远期结合新的铁路货运外绕线将新兴铁路货站向外转移。
公路和水路1.高速公路
对接成都市域高速公路网,规划形成“两横、六纵”路网布局,“两横”为绕城高速公路和第二绕城高速公路,“六纵”为机场高速、双流机场第二高速、成雅(成乐)高速、成自泸高速、成资高速(新机场高速)及成渝高速公路。规划区内高速公路总长度约为公里。
2.一般干线公路
规划建设与周边各区县及地区联系的一般干线公路,提高新区与周边主要城市和功能节点的可达性。
3、内河航运
重点依托泸州港、宜宾港和乐山港,通过成自泸高速、成内泸高速、成乐高速、乐宜高速实现公水联运;通过成渝铁路、成昆铁路实现铁水联运。
改造岷江航道,建设旅游小码头,拓展水上旅游项目。
城市交通1.快速路
形成“四横六纵”的快速路网格局。“四横”为双华路-车城大道、武汉路、深圳路-三岔湖快速路、彭三快速路,“六纵”为大件路、利州大道、梓州大道(红星路南延线)、双简快速路、成简快速路、山前快速路。规划区内快速路总长度约公里。
2.主干路
分为结构性主干路和一般性主干路,与快速路共同构成城市道路网络的骨架。
3.新区轨道快线
规划8条新区轨道快线,构成轨道交通主骨架网络,总长约公里。
18号线:起于成都南站,经天府新城、铁路天府站、合江镇,穿越龙泉山后至天府国际机场,规划区内长约38公里。
19号线:起于天府站,向西经天府新城、双流机场、双流县城至温江方向,在天府站预留与18号线贯通运营条件,规划区内长约37公里。
20号线:起于成都东站,向南沿成自泸高速西侧接入天府站,在天府站预留与18号线贯通运营条件,规划区内长约20公里。
10号线:起于成都市区红牌楼南站,向南经双流机场至新津县城,规划区内长约6公里。
K1线:起于视高南,经成都科学城、秦皇寺核心区、世纪城接入成都中心城区,向北延伸至新都方向,预留向眉山方向延伸条件,规划区内长约41公里。
K2线:起于龙泉高端制造产业功能区东侧,向西经白沙镇、秦皇寺核心区、至双流高技术产业功能区,规划区内长约50公里。
K3线:起于万安镇,向南经成都科学城、南部特色优势产业区向西,经成眉战略新兴片区至新津县城,规划区内长约41公里。
K4线:起于万安街道,向西经双流信息产业区,向南至成眉战略新兴产业功能区,并预留至眉山方向延伸条件,在K3线与K4线换乘点预留环线建设运营条件,规划区内长约38公里。
4.新区轨道干线
规划11条新区轨道干线,规划区内总长约公里。
1号线:起于成都市区北三环,经成都站、天府广场向南,沿天府大道至成都科学城,规划区内长约26公里。
2号线:起于龙泉高端制造产业功能区,向西经成都东站、天府广场至犀浦,规划区内长约14公里。
3号线:起于双流西站,向北经双流城区、成都中心城区至新都区,规划区内长约9公里。
5号线:起于新都区,向南经成都中心城区、天府新城至永安镇,规划区内长约18公里。
6号线:起于郫县,向东经成都中心城区,向南经天府新城至秦皇寺核心区,规划区内长约21公里。
8号线:起于成都中心城区,向南经西航港商务综合服务中心,至双流空港经济开发区南端,规划区内长约18公里。
G1线:起于龙泉高端制造产业功能区,向西至成都中心城区,规划区内长约9公里。
G2线:起于龙泉高端制造产业功能区,向西至天府新城,向南至正兴镇,规划区内长约43公里。
G3线:起于西航港商务综合服务中心,向东经金融商务服务中心片区,沿梓州大道向南至南部特色优势产业区,规划区内长约37公里。
G4线:天府新中心区域环线,规划区内长约31公里。
G5线:起于万安镇,沿牧华路向西至双流,规划区内长约22公里。
本文内容部分摘自成都商报,由城城综合整理而成,版权属于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