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调整背景
四川全省乡镇总数高达个,居全国第一,几乎是第二位河南省(个)和第三位河北省(个)的总和,与四川省人口、面积、GDP全国“四、五、六”的排名明显不匹配,乡镇数量多、规模小、密度大、实力弱的矛盾日益凸显,制约了县域经济发展。
“数量多”:我省乡镇数量居全国第一,相当于排名第二的河南省和第三的河北省的总和,也与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前3位的广东省、江苏省、山东省乡镇数量之和相当。
“规模小”:我省乡镇平均人口1.8万人,只占全国平均水平的51.7%,人口最少的乡仅人。全省乡镇平均面积平方千米,只占全国平均水平的44.2%,面积最小的镇不到0.3平方千米。
“密度大”:全省平均每个县设置乡镇25个,全国为14个。全省每万平方千米设置乡镇95个,全国为41个。
“实力弱”:全省乡镇GDP平均8.8亿元,比第二位的河南省少10.8亿元;镇和街道的数量只占乡镇总数的55.7%,比全国平均水平71.6%低15.9个百分点,对经济发展的支点支撑作用不强。
现在乡镇状况存在的弊端
一是稀释了公共资源,我省是全国乡镇一级财政投入总量最高的省份之一,但平均到每个乡镇则是全国最低;
二是降低了服务效能,由于乡镇数量多,人员编制有限,乡镇干部往往身兼数职,工作难以实现专业化、精细化、高效化;
三是增加了运行成本,乡镇人员工资和行政运行经费每人每年达20万元左右,但服务人口数量却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四是制约了经济发展,人口、土地、资金等要素难以集聚,经济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五是影响了乡村治理,一些乡镇开展社会管理和便民服务缺人员、无手段,乡村治理和服务水平不高。
调整目标
本轮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以便民利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顺向调整和增量改革,严格落实“财政转移支付不减,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减,基本公共服务不减”要求。
全省新一轮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计划2年时间完成,力争在现有数量的基础上,乡镇建制减少30%左右。乡镇平均人口数量要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构建起适应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需要,经济实力和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社会治理水平明显提高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
通过调整改革,乘势拉开城区、中心镇、特色产业园区等发展骨架,增强城镇聚集产业、承载人口、辐射带动区域发展能力,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
通过改革,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短板,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让群众享受到更便利的交通出行、更优质的教育医疗服务,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通过改革,进一步理顺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健全农村基层治理机制,优化人、财、物资源配置,整体压减乡镇运行成本。
调整步骤
本轮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分两批进行,第一批为非贫困县(市、区)或现已脱贫摘帽的县(市、区),于年10月启动;第二批为现未脱贫摘帽的县(市、区),在脱贫摘帽后启动,半年内基本完成。
具体调整分为“确定方案”、“组织实施”、“巩固提升”三个阶段。
“确定方案”阶段→各县(市、区)党委、政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摸清涉改乡镇人口数量、幅员面积;摸清机构设置、人员编制;摸清财政收支、产业发展;摸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摸清社会风险隐患。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拟制改革实施方案并进行论证。扎实做好征求意见和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等工作。按照进度安排,11月20日左右完成县级审核程序;11月25日前,完成市级审核程序;12月中旬前后,完成省政府对各地改革方案的批复。
“组织实施”阶段→改革实施方案经省政府批准后,立即组织实施。12月底前,各地完成涉改乡镇挂牌运行,配齐配强乡镇领导班子和工作人员,确保机构不停转、服务不中断。同时,及时做好债权债务和国有资产移交、行政区划代码、证照牌章变更等其他后续相关工作。
“巩固提升”阶段→开展对改革效果评估,根据评估意见进一步优化完善政策措施。健全涉改乡镇党的建设、行政权力运行、公共服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等制度机制。同时,梳理总结做法经验,提出整改措施。明年1月20日前,报省委、省政府。
试点地区调整经验
今年8月到9月,宜宾、自贡、遂宁等地率先启动了改革试点。有以下几点改革成果和经验值得各地借鉴。
县城周边的往县城并,山上的往山下并,沟里的往沟外并,交通闭塞的往交通便捷的并,空间狭小的往空间较大的并,地质灾害隐患严重的往安全的地方并,弱小乡镇往中心乡镇并,经济欠发达的往较发达的并。
改革试点地区乡镇(街道)减少个,比省下达任务指导数99个多出47个,而且普遍是往城关镇集中、往交通发达镇集中、往经济强镇集中,实现了大并小、强并弱或者强强联合,实现了“1+1”大于2的效果。
机构设置也更加合理。改革后,试点地区统筹调剂乡级行政和事业编制,统一设置党政综合机构和便民服务中心。从试点地区情况看,个涉改乡镇的领导干部全部得到妥善安置,有的还提到了提拔重用,为年轻干部提供了成长空间。试点地区的改革成效,在很大程度上昭示了全省乡镇区划调整改革的进程和前景。
(本文综合自四川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胡建林的讲话)
成都、德阳、资阳、眉山四市乡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方案(草案)汇总
成都市青白江区和新都区乡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改革方案(草案)
双流区、邛崃市、彭州市、成华区、崇州、都江堰乡镇(街道)调整方案(草案)
五环路最新消息+成都市锦江区、金牛区街道行政区划调整改革方案(草案)
新津县、青羊区、简阳市、大邑县、龙泉驿区、新都区镇(街道)调整方案(草案)
温江区、郫都区、蒲江县、武侯区、金堂县镇(街道)调整方案(草案)
德阳市旌阳区、罗江区、广汉市、绵竹市、什邡市、中江县乡镇调整方案(草案)
眉山市东坡区、彭山区、仁寿县、洪雅县、丹棱县、青神县乡镇调整方案(草案)
资阳市雁江区、安岳县、乐至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方案(草案)
————————END————————
法律支持
成都律师李英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