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市是山东省下辖的一个县级市,由泰安市代管。肥城地区是北接燕地,南连吴越的重要交通线,便捷的交通带动了肥城地区经济的发展。
肥城市因古肥子国而得名,其前身为西汉即建立的肥城县,肥城市因而成为“千年古县”。年8月,肥城县撤县设市。
肥城地形多样,平原山地相间分布,北部山区为泰山余脉,景色优美;南端汶阳平原即为春秋时期齐鲁所争的“汶阳田”,是高产的粮食产区。其最著名的特产为肥城桃,肥城桃在明清时为皇家贡品,清末时已销往海外。肥城市于5年被中国农业部认定为“中国佛桃之乡”,年肥城桃园以“世界最大的桃园”创造吉尼斯世界纪录。
肥城概况
区位及人口。肥城地处山东中部、泰山西麓。年撤县建市,总面积平方公里,辖10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区)、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个村(居)民委员会,总人口98.5万人。经济概况。肥城工业门类齐全,产业体系完善,品牌特色突出。近年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着重从优化区域发展布局、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加快推进以绿色、低碳、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生态型城市建设,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全市经济逆势上扬,综合实力大幅提升。00年,完成市内生产总值71.5亿元;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0.9亿元,税收占比达到86.1%,其中主体税收5.1亿元,占税收比重提高到71.3%。在全国未来投资潜力百强、营商环境百强、工业百强中分列第33、37、80位,在全省分列第6、4、11位。获评全国首届公共资源交易百强县、全省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成功摘取全国文明城市桂冠,荣获“00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是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市。自然条件。肥城地理坐标为北纬35°53′~36°19′,东经°8′~°59′。全境南北最长48公里,东西最宽37.5公里。属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暖。年日照时数为小时,年平均气温1.9℃,无霜期00天左右。平均降雨量毫米。境内地势北高南低,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中部隆起地带丘陵山地,北部是康汇平原,南部是汶阳平原。自然形成了平原、山地、丘陵等多种地貌形态。历史文化。肥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西周时肥族人散居于此,古称肥子国,肥城因此而得名。西汉初设置肥城县,至今已有00多年的历史,是“史圣”左丘明故里、“商圣”范蠡隐居经商之地,有“君子之邑”之誉。左丘明墓、范蠡墓、幽栖寺等遗迹犹存。“两圣”文化的传承,铸就了肥城诚信守诺的人文特点,尊商重商的地域特色。境内还有孔子、颜渊、李白、杜甫、关羽等历史名人交游的名胜古迹。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赵丹,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祖籍都是肥城。在近代也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著名的泰西抗日武装起义和罗荣桓、陈光指挥的陆房战斗就发生在肥城。优美风光。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大汶口文化遗址、齐长城等历史文化遗存,有金牛山国家级森林公园、陶山国家级地质公园、小泰山、望鲁湖、云蒙山等十几处优美的自然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主峰穆柯寨是北宋名将穆桂英屯兵打仗之地;陶山国家级地质公园风景秀丽,存有幽栖寺、范蠡墓等遗迹;被称为“百果之山”的翦云山山势险要,植被覆盖率98%以上;云蒙山林丰树茂,有着“北方植物王国”美誉,春秋时期孙膑与庞涓曾在此斗智斗勇。十万亩桃花园,是肥城旅游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春天,花海连绵起伏,层林尽染,绯红如霞,惹人心醉;秋天,硕果飘香,沁人肺腑,令人流连往返,有“世外桃源,人间仙境”之美誉。区位优势
肥城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泰山西麓,地理座标为北纬35°53′~36°19′,东经°8′~°59′。东与泰安市岱岳区接壤,西与泰安市东平县、济南市平阴县为邻,南与泰安市宁阳县、济宁市汶上县隔河相望,北与济南市长清区以山为界。年撤县建市,全境南北最长48公里,东西最宽37.5公里,总面积平方公里,总人口99.万人。 城区位于市内北部偏东,现代交通便利。北距省会济南70公里,东距泰安30公里。位于联系济南、聊城、泰安、曲阜等历史文化名城的中心枢纽位置。泰肥一级路直通京沪、京福高速公路。京沪铁路支线横贯东西,西接京九铁路。 京沪高铁的开通,肥城交通区位优势提升被纳入距首都北京.0小时经济圈,距上海虹桥3.5小时经济圈。
建制沿革
肥城县始置于西汉。二千二百多年来,县境为郡、为县、为镇代有沿革。 肥城置县前,商(殷)时期,地域属青州、徐州所辖;西周时属兖州所辖;春秋时期属齐、鲁两国所辖;战国时期归齐国管辖;秦代为齐郡所辖。 西汉初年(公元前06年)始置肥城县,属兖州刺史部泰山郡所辖。 东汉章帝末年(公元87~88年)撤销肥城县,境地分属济北郡卢县、蛇邱县和东平国富城县。 三国魏(0~65年)至东晋(年前)归属同东汉。37年(晋成帝咸和二年)后,境地属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的济北郡、东平郡分辖。 南北朝宋(40~年),在原肥城县故城设济北郡,原肥城县境地分属卢县、蛇邱县和富城县,隶属兖州。 南北朝北魏,57年(孝昌三年)复置肥城县,并设东济北郡于肥城县城。 南北朝北齐(~年)撤东济北郡,并入茌平县的济北郡,肥城县属之。 南北朝北周,年(建德六年)于肥城县城置肥城郡。 隋开皇初年,废肥城郡,保留肥城县,属济州辖,隶属兖州。隋末,废肥城县,境地属济北郡管辖。 唐代6年(武德五年)复置肥城县,属东泰州辖,隶属河南道兖州。67年(贞观元年)撤肥城县,境地并入博城县。年(乾封元年)改博城县为乾封县。年(总章元年),改乾封县复为博城县。年(神龙元年)再次改称乾封县。 五代(~年)境地仍属乾封县,隶属兖州。 宋代(~年)初属乾封县,后属奉符县、平阴县分辖,隶属京东西路郓州。~年曾在旧肥城设辛寨镇,境地属平阴县、奉符县分辖,隶属山东西路东平府。 元代年(至元十二年)复置肥城县,隶属山东东西道济宁路。 明代年(洪武二年),肥城县改属济南府,隶属山东布政使司。 清代初沿明制。年(雍正十二年)改属泰安州,隶属山东布政使司泰武道。年(雍正十三年)泰安州升为泰安府,肥城县仍属之。 年属岱北道。年属济南道。年,属第六行政督察区。年月属鲁西(第二办事处)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年属第十五行政督察区。 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初属泰西行政委员会,后属泰西专员公署。年10月属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冀鲁豫第六专员公署。9年9月,隶属泰西专员公署。 年5月,肥城县归属泰安专员公署。年10月划归聊城地区。年7月划归济南市。年5月复归泰安地区。年3月隶属泰安市所辖。 年8月,撤销肥城县,设立肥城市(县级),仍为泰安市所辖。
经济发展
工业概述
肥城工业门类齐全,产业体系完善,品牌特色突出,产业布局持续优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0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3%。累计完成技改投入.亿元,46个项目列入省重点技改导向计划。拥有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5家、绿色工厂4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5家,省制造业单项冠军7家、瞪羚企业6家、隐形冠军7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5家。
农业概述
肥城是传统农业生产大县,土壤肥沃,自然条件优越,素有“自古文明膏腴地、齐鲁必争汶阳田”的说法。全市总面积平方公里,其中农用地.96万亩、占76.17%,耕地96.14万亩、基本农田85.05万亩,林地74万亩。农户0.6万户,农业人口71.6万人,土地承包总面积79.7万亩,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种植、蔬菜生产和畜禽养殖基地,也是驰名中外的“中国佛桃之乡”。近年来,肥城市坚持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发展思路,全力推进肥城农业高质量发展。先后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试点县、农技推广机构星级服务创建试点县、农业“三项补贴”改革试点县、小麦全成本保险试点县、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先进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农技推广信息化应用示范县、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海峡两岸(肥城)有机农业发展交流示范区、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建设试点县、蔬菜监测预警试点县、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农业“新六产”示范县、“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示范县、绿色优质小麦订单种植基地县等荣誉称号。
自然资源
一、矿产资源种类
肥城市矿产资源丰富,矿业勘探开发历史悠久,截止目前,全市已发现矿产9种,占全省已发现矿产总数(63种)的47.6%,其中,能源矿产种,金属矿产3种,非金属矿产3种,水矿产1种;已发现矿产地14处,探明(包括地方掌握)储量矿种17种,占已发现矿种的57%。已探明储量矿产地91处,矿点33处。大型矿床15处,中型9处,小型67处。按探明储量统计,石膏、岩盐、石灰岩、地热居前4位,岩盐、钾盐居全省前列。
二、矿产资源特点
1)矿产资源呈区带分布,地域差异明显。探明矿产资源分布大致以康王河和安驾庄-边院一线为界。康王河以北为煤、钾长石、花岗岩及矿泉水分布区;康王河以南至安驾庄-边院一线以北为石灰岩、白云岩、紫色页岩、水泥配料粘土分布区,另外有萤石、铁矿、花岗石分布;安驾庄-边院一线以南为岩盐、石膏、地热分布,另外有建筑用砂分布。矿种相对集中分布的特征,有利于资源的规模化、集约化开发。
)探明储量的矿种种类较多,探明总资源量大,资源优势、劣势分明。煤、岩盐、石膏、水泥用灰岩储量丰富,为优势矿产,缺乏有色金属资源。现已探明的主要资源储量:煤炭10.7亿吨,岩盐5.亿吨,石膏亿吨,地热温泉资源多平方千米。
三、主要资源概况及其开发利用
1)煤炭
煤炭一度为我市优势矿产。煤田属于石炭二叠纪全隐伏式煤田,位于市区以北6千米处,矿区长千米,南北宽-5千米,总面积平方千米。煤田共含煤16层,可采3-10层,平均煤厚11.5米,累计探明储量10.7亿吨,保有资源储量6.9亿吨。
自年大封建矿以来,先后有查庄煤矿(新查庄矿业公司)、五里垢煤矿(山东聚源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等13座煤矿投产,经过半个世纪的开采,煤炭可采储量大幅减少,煤炭企业自上世纪90年代,便由鼎盛时期开始走向衰落,并逐步走向枯竭。到年年底,我市煤矿仅有9家。年在国家化解过剩产能政策引导下,鑫国煤电有限公司、济南华玫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山东聚源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先后关停退出,年5月山东隆源集团有限公司关停退出,煤矿开采企业数量将减少到5家。
)石膏
石膏主要分布在汶阳镇和边院镇境内,面积约53平方千米,石膏矿层多而厚,矿层埋深33-米,品位高而稳定,属特大型矿产地。累计查明资源储量亿吨,保有资源量万吨(基础储量万吨,资源量万吨)。其中仅东向-马庄矿段石膏(岩盐)矿勘探,查明石膏矿矿石量().8万吨。
肥城市有3处石膏采矿权、1处石膏探矿权,位于汶阳镇。目前正在生产的石膏矿有家,设计生产能力均为30万吨/年;聚源石膏薛家庄矿区为新立矿区,设计生产规模60万吨/年,目前尚未投产。保留探矿权1处,探明资源量.万吨。目前石膏生产主要为初加工,主要用于水泥工业和建筑制品。
3)岩盐
岩盐主要分布于边院镇境内,已圈定的面积3.1平方千米。矿体赋存于硬石膏矿带中部,呈层状与硬石膏互层产出,单孔见矿4-31层,矿层厚度0.68-14.98米,单孔累计厚度4.69-.04米,平均厚95.11米,NacL平均品位86.76%,累计查明资源储量5.亿吨,保有资源量万吨(全部为基础储量)。其中仅东向-马庄矿段石膏(岩盐)矿勘探,新增岩盐矿矿石量.6万吨;东向-东军寨矿区岩盐矿FD4-FD6区块详查,新增岩盐矿矿石量万吨;赵家庄矿区岩盐矿详查新增岩盐资源量超过亿吨。
全市岩盐企业有5家,其中4家位于边院镇盐化工园区内,该园区是全国最大的井矿盐生产基地之一,拥有全国单产大、成本低、效益高的精制井矿盐生产线,生产工业盐、食用盐、药用盐、保健盐等系列多品种高端盐产品。
4)石灰岩
石灰岩矿主要分布肥城市中部,约有平方千米。矿石类型一是致密块状石灰岩,CaO平均含量5.37%,MgO平均含量0.77%以下,二是红色豹皮灰岩,CaO平均含量51.9%,MgO平均含量在1.0%以下。除北僧台地区东段制碱用灰岩达到普查阶段、西段熔剂用灰岩达到普查阶段、中段水泥用灰岩达到详查阶段,其余均为初步评价。
全市建筑石料用灰岩生产企业11家,其中家生产规模10万吨,其他设计生产能力均为40万吨/年。
5)地热
地热资源主要分布于安驾庄镇的南赵庄一带。埋深米以下,井底最高温度7.6℃,出水口温度60.℃。属中型地热田,C级可采储量为7.95×KJ(相当于7.14万吨标准煤),D级储量可采储量为3.19×3KJ(相当于.00万吨标准煤),E级储量可采储量为5.47×3KJ(相当于.71万吨标准煤)。肥城市地热资源埋藏浅、温度高、易开发。富含偏硅酸、氟、偏硼酸、锶等54种微量元素。
年8月,山东省土地和矿业权交易中心公开出让了ZK1和G35两个地热井的采矿权,由肥城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竞得,目前正在办理采矿许可证。该处已纳入政府温泉旅游度假区规划开发计划,欢迎各地有识之士前来合作开发。
6)钾长石
钾长石矿主要分布于牛山-寨山一带,矿体呈脉状赋存于元古代侵入岩中。其中黄叶-双峪地区进行过钾长石普查工作,自东向西可分双峪、黄叶、条水涧三个矿段。黄叶~双峪地区进行过钾长石普查工作,占探明钾长石矿产地总数的0%,其余为预查,地质储量总计约.9万吨。
7)花岗岩
矿石赋存于太古界泰山群太平顶组,区域上主体岩性为角闪黑色斜长片麻岩,黑云片岩,片麻状花岗斑岩。片麻理产状区域上基本一致,总体倾向西南(40°-60°),倾角60°-80°,西部有所变化。花岗岩矿石的原岩颜色多为肉红色或浅肉红色、浅褐黄色,致密块状,花岗结构。
全市花岗岩生产企业1家,位于安临站镇,设计生产能力15万立方/年,主要生产建筑用花岗岩及尾矿加工。
8)萤石
主要分布于九山-狼山一带,通过普查估算资源量4.4万吨。矿体呈赋存产出于花岗片麻岩中,脉长-米,宽0.5-3米,矿石质量变化较大,含矿率高者达60-80%,一般30-40%
更多精彩文章:■县域治理丨唐曼,王刚:行为模仿:地方政府行为的一个分析框架——基于多案例的研究■经典回顾丨倪星,王锐:从邀功到避责:基层政府官员行为变化研究■县域治理丨张国磊,张燕妮:农村基层治理:科层制抑或反科层化?基于桂南Q市“联镇包村”制度运作的调研分析■每周一县浙江德清■政策资讯
《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的指导意见》■前沿聚焦丨孙美玲等:政府、媒体与公众的多重互动:政务短视频的营销传播策略分析——基于丁真走红事件的个案考察
郡县治,天下安
县域研究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