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看点新都古城墙阅尽沧桑见证三千年

白癜风扩散怎么治疗 http://m.39.net/pf/a_4580704.html

一座有历史、有记忆的城市,总会让人对她心生敬仰、梦生依恋;一段与文化结缘的城墙,更是历史与人文深度契合的象征。

新都便是如此,这座城市,与“蚕虫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同样幽远。这座城市的古城墙,历经千年沉淀,记录着深厚而久远的历史。斑驳的城砖依旧能让人感受到当年铁马金戈铿锵的雄壮;古城墙边的桂树林、荷花池秀美多姿、清丽雅致。清丽与雄浑融合,灵巧与厚重并存,这就是新都古城墙的独特魅力,这也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千古绝唱诞生的根基……

阅尽沧桑今犹在

深秋十月,行走在香城,沿途桂香入鼻,在一片青色摇曳中远望那巍峨的古城墙城门,人竟感觉微微有些眩晕。

想象中的古城墙,应是雄浑大气的,毕竟,皇皇史笔,尽鸿篇巨制,古城墙承载的历史是如此辉煌厚重。入城后,却不禁惊诧于她的纤小精致。只是黛青色古城砖上历经沧桑风雨的痕迹,仍依旧诉说着这座千年城市的古老与传承。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新都有记载的历史近年。约在公元前七世纪,蜀王开明氏在今新都军屯镇附近营建了开明王朝的都邑,为了有别于杜宇氏的旧都郫邑,新建都邑遂名为“新都”。公元前年,秦国惠文王灭了开明蜀国。秦灭蜀后实行郡县制,置蜀郡于成都,新都作为一个县归蜀郡管辖。之后新都所属管辖地几经变迁,年11月15日,撤销新都县,设立成都市新都区,新都从此成为成都市市区之一。

如果说史料记载了新都城的久远历史,而新都古城墙,则以另一种方式彰显着这座城市的不朽与传奇。新都古城墙始建于隋唐时期,当时为土筑泥夯之土城墙。而新都古城墙现总体风貌则沿袭明代。“明正德初,知县张宽,百户汤聘莘合砌石城(城墙),高一丈八尺,周九里三分,计一千六百七十四丈。外浚深池(护城河)知县韩奕以南门临河增置月城。”

据道光版《新都县志》记载,清乾隆三十年(年)知县宫鉴桂曾重修城楼,配以匾额,其内容东为“锦城保障”,南为“瑞霭龙门”,西为“文献名都”,北为“祥疑宝藏”。“桂门”为民国二十八年由县长罗远猷修建,它不是新都县城的南城门,而是专为桂湖所建。城外为新都县城最大的河流饮马河。由于一处城门就临河,所以命名其城门楼为问津楼。

古城墙与状元杨升庵

说到古城墙,不得不提到一个将新都古城墙名扬四海的人物,那就是杨升庵。据史料记载,明代正德六年(),杨升庵在北京殿试考中状元,为四川明代唯一的状元,明蜀王及四川总督等赠送银两恭贺,亲友们建议在其家乡新都修一座华丽的状元牌坊。杨升庵祖父杨春、首辅大学士父亲杨廷和,表示要用贺银修筑县城城墙,以预防灾祸保护桑梓父老乡亲。正德新都县令张宽等,派人烧制墙砖修筑城墙,在城外挖护城河。城墙高一丈八尺,周长九里多。四面设有城门,东为“瞻云楼”,南为“郷明楼”,西为“挹锦楼”,北为“辉光楼”,同时增修月城一座。因杨升庵为当朝新科状元,特修成双层条石的城垛,所以新都城墙垛与其它城墙不一样,这也是新都古城墙的独特魅力所在。

双层城垛,给予了古城墙树木栽培和生长的空间。行走在古城墙上,只觉古树参天,郁郁葱葱,黛青色的砖墙于是有了生命,有了生气。城墙上的花木分为三段,东段从清源桥畔至问津楼,以古树明木为主。中段从香世界至岳军林,集中历代栽培的桂花树。“香世界”因杨升庵曾在此处种植桂树,桂香迷人而得名。西段从观稼台至风桂亭,有香樟、楠木、银杏等珍贵树木,四季常绿,景色宜人。

进入古城墙内侧,随处可见杨升庵留下的名言佳句。《桂湖曲》“君来桂湖上,湖水生清风。清风如君怀,洒然秋期同。”就是他与进士胡孝思赏桂游湖写下的脍炙人口的佳作。

亮出明城墙国宝秀出来

在浮华的岁月里安之如素,在寂静的流年里轻淡如菊,在苍茫的浮尘中青翠如松。回忆中,总有一些瞬间,能温暖整个远去的曾经,年的明城墙真正秀出来,“国宝”也以自身的气质为新都添彩。

“位于新桂湖公园内的明代城墙是国家级文物,但是大部分城墙都被公园围墙遮挡,养在深闺无人识,没有发挥出国宝的价值。”为了擦亮这颗明珠,年我区开启了一场拆除新桂湖公园围墙,亮出城墙的运动。

“在拆除新桂湖公园围墙之前,明代古城墙长约米,但有多米都被新桂湖公园的铁栏杆围墙遮挡。不像现在,城墙一亮,就看出历史悠久,也吸引了更多的人到新都来,到新都古城墙上来。”桂湖公园的一名工作人员说。

据资料显示,新桂湖公园的铁栏杆围墙全部拆掉后,同时拆了除公园内的部分建筑,推出城墙12米,并修建一条道路,供游客参观城墙。

“现在远远看去,巍峨的城楼尽收眼底,让人有走进城楼探宝的欲望。”刘先生是从外地来的游客,他道出了拆除围栏修整后新都古城墙的魅力所在。

早晨晨练、晚上纳凉,古城墙如今早成为当地百姓娱乐休闲时最喜欢的去处。找一处阴凉的角落,或摆起几张方凳,或干脆席地而坐,拉一支二胡,唱几曲黄梅戏。那种神韵,那份惬意,不免让人感叹,虽已隔近千年,这道古老的城墙依然在用厚重的语言,讲述着那段曾经的历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duzx.com/xdxwh/75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