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笔写不出一个魏字”,说起咱们老魏家,那也是人口众多,据统计,是全国的第47大姓,人口多万。
回顾历史,有众多的魏氏牛人,可以说声名显赫、举足轻重。
然而,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我们是平凡的,我们是无闻的,但是我们都有共同的属性,那就是我们都姓魏,这是我们家族的根,在几千年的历史演变,地域变更,魏氏家族产生了不同的分支,每一个分支都有自己的家谱和字辈。
闲话少说,先来看看关于我们魏氏的历史:
魏氏起源源流一
魏姓源出隗姓。夏商时期,西北部落隗姓中的魏地部落,最终发展为国家,即魏国。商末隗姓魏国后被灭,其子孙以国为氏,姓魏,已有年历史。
源流二
魏姓出自姬姓。姬姓魏氏有年历史,史称魏姓正宗。
源流三
魏姓出自芈姓,战国时秦国大臣魏冉,为芈姓之后裔。魏冉之族后裔皆姓魏,这支魏姓有年历史。
源流四
魏姓出自少数民族汉化改姓或为少数民族固有之姓。
源于氐族
满族倭彻赫氏、佤族斯内氏、鄂伦春族魏拉依尔氏改汉姓为魏
元朝时期蒙古兀良哈部兀良哈氏改汉姓为魏
在土家族、彝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魏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魏氏,世代相传至今。
毕万
魏氏得姓始祖
魏氏字辈排序魏氏统一字辈
天启大名兆吉昌信陵建立德锦长忠贞克笃赞先烈贤哲绍徽永世芳
四川成都新都
祖德开鸿儒光宗绍盛图大廷登国彦永世启新模
四川广元剑阁
从云大彦天友三连明在清建国熙正
四川一支
祖德渊源远宗功世泽长英雄创新史千秋继流芳、惠州传盛事景福焕文章才学普及笫智广能兴邦、基业相承久家声应永昌安乐延禄寿忠义颢栋梁、大名开泰运有道庆朝堂天府建伟绩万代双社江
四川泸州宜定
其文应正龙光明晋国肇
四川华阳
定鼎宗三晋人才历世新承嶶开甲第耀祖显门庭
四川内江兴隆
振玉成家朝廷永世昌达常昭修齐斯立崇德尚贤宣仁敦义安富尊荣天恩尔锡
四川成都、江西安远
受满贵福宗文启世思国从贤魏宪昭佳俊享荣爵宣敷佐圣朝芳名全德义祖福毓英豪远绍箕裘业
四川绵阳
世代忠良起方秀
四川一支
明安其文国永君良学忠先泽登仕远孝友一家传
湖北长阳
城镇启世应长发万年兴朝宗开大显山远连科登、正大光明启先德永兴昌
湖北新州
元珍光辉泽久世
湖北宜昌、沙市
世秉忠良大启文光明德法祥万代永昌
湖北兴邑
家有学朝上必举用光振世泽景运从希贤志可美永远开昌隆
湖北武汉蔡甸(汉阳)
修德辉先绪培仁启世昌
湖北京山
光明正大典章华国
湖北新州、黄冈
元光辉泽久克木念先人
湖北麻城
仕可登朝用
湖南桑植
仕昭光成国家兴启贤良忠厚元世泽万代永流芳
湖北公安
家丰正大顺理成章天开文运世代贤良祖功宗德燕宜群洋本源克登孝有一堂广战后泽再活龙光
湖北天门
光明正大,顺理成章,天开文运,百世流芳,祖德宗功,山高水长”。据族谱记载,始祖自江西迁移,后来有三个儿子,十一位孙子,统称“三浦十一郎
湖北武昌、陕西岚皋
天以人伦定善家祚永昌培铭洪树炳载镇泽荣煌
山东莱芜
春元甲振广传述庆灿长
山东青岛城阳
进德光喜邦文吉福增昌兆钱克承业正中理一方
山东济南商河
龄希志继宝寿从文世肇基开永绍兆景树宗家之恩
山东日照
德延绪茂,本玉宗凡,文明肇泰,恩福锡元,勋光廷振,功业世博
山东枣庄薛城
建文庆继兴永冠(传)志家繁祥瑞兆
山东邹城
景德庭怀传元奉培养善昭祥庆繁昌修敬来书本存仁裕厚长
山东东平
宗束广茂培尚翊绪庆传振世继忠正树德大文联立新呈宪法永允兴家繁
山东荷泽单县
志相钦广德修万茂振花雨
山东德州
成景国嘉享居世(康)开兆传风振德艳(彦)锦春时光英豪华泰民安昌
山东临沂
春敬新良繁秋长忠厚祥世远书香昭家和鸿利阳
山东潍坊安丘石埠子蒯沟(古青州府),莒县东莞魏家管庄(古莒州东莞郡)
国立昌明,仁厚家新。修正道德,全载天经。同宗敦庆,世纪长存。基业永远,崇稼思源。弘扬先贤,州泰民安。金声玉振,瑞集福增。荣华富贵,文章兴邦。廉洁奉公,礼义孝忠。
江苏高淳净行寺
晋建鸿(宏)猷(元)广,唐兴浩烈扬。典型宜代式,佑启庆嗣昌(31-50世)
江苏沭阳
应登增光裕家善良从斯介景贻祚定常
江苏连云港新坝
登大曾光玉加善良丛思皆锦以素定长
江苏连云港
学国方居影凤来
江苏徐州
修齐为本礼义居先传家宜善延世在贤、天开洪庆泽呈国征吉祥纪日纯良美思云贤哲忠
江苏徐州丰县
忠承以训增焕荣光
湖南湘乡
林承正国德桢贵世代显名士兴家绪孝友笃前光
湖南隆回
万文必再兴宗祖添元朝永大正邦达纲纪守荣华先人绵世德积厚有馀光诗典承庭训芳名愈炽昌腾飞开泰景宏图展山川谦治强家国英武卫神州博硕耀龙榜灵杰志中坚明星昭寰宇金水育俊贤
河南商丘
文行经典付德俊兴天关
河南新乡
怀远震绍铭兴乾坤宁万世荣开新秀贤耀忠文武全英才增
河南新郑
林风国家税诗书圣贤心行善添西福修德地生金
河南省林州市河顺
怀泰英通整,子友进邦天,朝中三大士,立学君可用,敬德勉存善,万代永方明,新法宗文化,建国保红光
河南南阳镇平
世绅秉倚思自原抚法景莹云有海肇廷家新修国立昌明仁厚家新修正道德全载天经同宗敦庆世纪长存基业永远瑞集福增弘扬先贤州泰民安廉洁奉公礼仪孝忠
河南遂平
德绍明世祖道纪孔孟传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石埠镇
宗功祖业,源远绪长,福贻茂德
江西九江
式用从今时仕邦茂学正家兴存中道朝安任贤进裕起在文章建立维信敬天赐世荣昌修德宜永庆
江西安远上魏
受满贵富宗文启世思国从贤魏宪昭佳俊享荣爵宣敷佐盛朝芳名传德义
江西安远
文平世汉魏钦昌德顺臣达邦遇良明至荣永全兴益本元崇晋
江西铜鼓
受满贵富宗文启世思国从贤魏宪昭佳俊享荣爵宣敷佐盛朝芳名传德义祖福毓英豪远绍箕裘业
辽宁营口、盘锦
永国殿炳文(鸿)万福连世庆
辽宁盘锦
万世怀立永,久凤朝祥春
辽宁鞍山海城
天承其玉士振常永守国福祝宝家生
福建三明安溪
国君明进贤经纶早趋展满朝朱紫贵全等立志光显达标金榜盈余赖土田相传惟日久获福数千年
福建南靖
兴均邦宗秉景廷嘉道显元志士成盛汝常定光兴
福建海坛观音澳
表字:“文章华国诗礼传家继述善贻谋德泽”;命名:“廷宗朝祖立纲定纪裕垂振世裔贤良”。
广东普宁
朝廷庚喜起嘉国庆和平欣献垂竹钓伟绩丙周京
浙江丽水
致大任尧茂龙椿德该钲隆得性维宏王祚永庭际修人纪以安国家技大本固水远源长为孝作忠积美乃昌利济世广慈厚代杨
广西桂林凤凰街(陕西泾阳西关魏家壕派下)
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家和万年兴德孚高堂宽忠厚传宗久兰书承香丹长良登昆寰恭襄全关山宏先崇英贤合圆宣同冠豪龙开杰元中华发昌甘
安徽六安
邦国安定家庭光昌大(明)德正启道学仁良
安徽寿南
成保户均能庆隆声丰学应业嗣镇守贞家以永春化发清明仁让恭俭贤良自生祖德积厚福寿多增
山西忻州
新文良时懋行昭弘知泰宪圣德益
河北景县
明福仲鸣连广振文铭汉杰炳在锡清荣耿垣钦沛林焕坡钊源森
河南省南阳市
国立昌明仁厚家新修正道德全载天经同宗敦庆世纪长存基业永远瑞集福增弘扬先贤州泰民安廉洁奉公礼仪孝忠
魏家祖族(北门)
朝永瀛良天恩民仁维九好堂永福庆振汝连兴旭宏常才保善乐盛世商贵勤学大士奇存礼智信增
魏氏
定鼎宗三晋人才历世新承嶶开甲第耀祖显门庭、唐宋元明清朝殿颛三光宗耀国政天鑫顺成官金仁安治忠、朝安中良祖泽益长文莫启后伍贵年芳
河南省光山县魏氏源本堂
元亨光昌庆圣明,文章道德振家声,开基忠厚发祥永,继绪绵长启祚宏,世泽广延同福寿,宗传济美重贤英,一堂孝友承兴运,玉干金枝万代荣
贵州桐梓
正向元巍儒,天学光明应,大家发齐祥,永远世代兴
(以上为部分魏姓字辈排行资料,目前字辈还不完善,后续再次更新)
魏氏各地祠堂(局部)魏氏宗祠
魏氏宗祠
魏氏宗祠
魏氏宗祠
魏氏宗祠
我族牛人魏徵
魏徵(年-年2月11日),字玄成。唐巨鹿(今河北巨鹿县人,又说晋州市或馆陶县)人,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文贞,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魏源
魏源(—)名远达,字默深湖南邵阳人,著名学者,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道光进士,官至知州。学识渊博,著述很多,主要有《书古微》、《诗古微》、《默觚》、《老子本义》、《圣武记》、《元史新编》和《海国图志》等。《海国图志》是其中有较大影响的一部,也是他作为地理学家的代表作。《海国图志》内容丰富,记述了世界各国的地理、历史、经济、政治、军事和科学技术,乃至宗教、文化等情况,并附有世界地图、各大洲地图和分国地图等。对强国御侮、匡正时弊,振兴国脉之路作了探索。提出“以夷攻夷”、“以夷款夷”,和“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观点。
+魏巍
魏巍(年3月6日-年8月24日),原名魏鸿杰,笔名红杨树,河南郑州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当代诗人、散文作家、小说家。
年创作的长诗《黎明的风景》因成功地表现了抗日斗争的生活而获晋察冀边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颁发的“鲁迅文艺奖金”。年4月11日在《人民日报》刊登《谁是最可爱的人》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影响。年与白艾共同创作出版了中篇小说《长空怒风》后,年又与钱小惠合作写出了电影小说《红色的风暴》。年,创作完成了抗美援朝题材长篇小说《东方》,于年获首届茅盾文学奖。
年8月24日,魏巍因病于北京逝世,享年88岁。
魏氏八荣八耻1.以热爱魏氏为荣,以损害魏氏为耻;
2.以团结统一为荣,以各自为政为耻;
3.以忠诚目标为荣,以得过且过为耻;
4.以服务宗亲为荣,以自私自利为耻;
5.以遵章群规为荣,以自由散漫为耻;
6.以敬业奉献为荣,以敷衍了事为耻;
7.以精业专业为荣,以甘于平庸为耻;
8.以魏氏争光为荣,说宗亲不好为耻。
天下魏氏一家亲!
八荣八耻铭记心!
年给朋友们带来福运吧~~关于我们我们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