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邢台
最直观的感受应该是熟悉
今天
小编要考考在座的各位
中国最古老的十大城市
邢台排第几?
可能你想的是
什么?邢台竟榜上有名?
(不敢相信)
没错
邢台是中国古老十大城市之一
到底排第几
答案就在下面
快来了解一下
第十名年建城史,简称并,别称并州,古称晋阳,也称龙城。
殷商时太原为古国北唐,在太原许坦村一带,发现了商代文化遗址,定名许坦型文化。
太原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的历史古城。
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自北向南流经全市,三面环山,自古就有锦绣太原城的美誉,是中国北方的军事、文化重镇,世界晋商都会,中国的能源、重工业基地之一。
第九名年建城史,简称徐,古称彭城原。
五帝帝尧时,彭祖建大彭氏国,徐州称彭城自始起。
之后,彭城和徐州的建制称谓多有更替,三国时,曹操迁徐州刺史部于彭城,彭城自始称徐州。
民国时期,徐州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八大城市之一。
第八名年建城史,古称陈仓、雍城,誉称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宝学所在地。
周平王元年,以秦襄公攘夷,护送平王东迁之功,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在此建立秦国。
秦文公四年,秦在千渭之会建立国都。
秦宪公二年,为备战攻戎,秦将国都由千渭之会徙往平阳,以此为政治中心,秦由落后诸侯国,成为当时最先进的国家,为以后攻灭六国,都在宝鸡奠定雄厚基础的。
第七名年建城史,简称淇,为中国商末行都和春秋卫国国都。商朝后期,武丁由西亳迁沬,建立沬都,是为武丁城,后来殷纣王就把武丁城扩大,并因城西朝歌山,改沬都为朝歌(今河南鹤壁淇县),也是《封神榜》故事发生地,在商纣王时期朝歌达到鼎盛,淇水之滨,牧野之北,云蒙仙踪,诗经卫风,传颂千古“氓之蚩蚩,抱布贸丝,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第六名年建城史,简称西,古称长安,地处中国陆地版图中心,有八水绕长安之说。
西周时称丰镐。周文王在今西安城西南营建丰京,将臣民从岐山周原迁于此。又命周武王在沣水东岸营建镐京,为西安建城之始。
武王建立周朝后,以丰镐为都,为西安作为都城之始。
之后西安历任西汉,隋,唐的都城。明朝改名西安,沿用至今。
第五名年建城史,简称殷、邺。公元前年,商王盘庚迁都于殷,商王朝在此传八代十二王,历时54年;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先后有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等六朝在此建都,故安阳素有七朝古都之称。
安阳殷墟是世界公认的商代中晚期都城遗址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有洹水帝都、殷商故都、文字之都之美誉。
第四名年建城史,孔子故里,儒家思想在此发扬光大。
五帝时期,黄帝之子少昊曾在曲阜营建都城,成为东夷部落的首领。
公元前十四世纪后的商代,曲阜为奄国国都,并一度成为商王朝的都城。
公元前年,西周武王伐纣灭商,武王将其胞弟、王国宰辅周公旦封于故奄地曲阜,立国为“鲁”。
第三名3年建城史,简称邢。约有二百余条成语、典故源自邢台。
夏代《禹贡》定九州,邢属冀州。
商代中期商王祖乙九年(公元前1年)迁都于邢,邢台暂时成为商王朝的首都。商朝末期,邢侯为纣王三公之一。
邢台之地曾四次建国、三次定都,素有邢国故地、襄国故都之誉。是中原地区的北方门户。
第二名3年建城史,简称汉。
市北郊盘龙城遗址,作为武汉建城开端。
清末洋务运动,使武汉成为近代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
近代武汉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发祥地,几度成为全国政治中心。
民国时期汉口高度繁荣,被誉为东方芝加哥,武汉三镇综合实力曾仅次于上海。
武汉是全国重要的水陆空综合交通枢纽,承东启西、接南转北的国家地理中心,历来有九省通衢之称。
第一名年建城史,简称洛,别称京洛、神都,丝绸之路东方起点。
河图洛书,照亮了华夏文明第一缕曙光,三皇时期,伏羲氏得河图演八卦。
五帝时期是黄帝的密都,帝喾的都城。夏都斟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的都城。
商汤灭夏后,在斟鄩附近另立新都西亳,洛阳也是商朝的立国之都。
周成王宅兹中国,洛阳是中国的第一座有着完整规划城市,中国的国名就源自古洛阳,故有着国之源,城之源之美誉。
咱们大邢台位列中国十大最古老城市
第三名当之无愧
这里还有很多你不知道的料
↓↓↓
考古重磅!
邢台东先贤遗址邢国墓地被纳入国家大遗址!东先贤遗址东先贤遗址发现于年,位于邢台县南石门镇东先贤村及其附近区域,南临七里河,东临滨江路,地势略高于四周,南北长约米,东西宽约米,总面积在75万平方米左右,是仅次于郑州、偃师和安阳殷墟等商代都邑的重要商代遗址。
其中东先贤村南文化堆积层丰富区面积8万平方米,村北文化堆积层丰富区面积10万平方米。
年、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联合在该遗址进行了两次考古发掘,由考古资料可知,遗址区除局部为少量战汉堆积外,主要为商代堆积,文化层厚50—00厘米,有些地方厚达厘米。
上述两次发掘布探方17个,发掘面积余平方米,发现房址、陶窑、灰坑等大量遗迹,出土遗物极为丰富。
该遗址一期晚于郑州小双桥,早于殷墟一期,与商祖乙迁邢的时段相吻合,为证明祖乙所迁之邢即为今日之邢台,提供了珍贵的考古资料,在“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属一重要环节。
东先贤商代遗址的发现、发掘,大大丰富了商文化考古资料,对研究商代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邢国墓地邢侯墓出土的邢侯编钟邢侯墓出土的邢侯青铜戚邢国墓地发现于年,位于桥西区,其重点保护区域为北至中兴大街,南至建设大街南侧,东至太行路,西至滨江路西侧,总面积万平方米。
在此范围内密集分布着两周诸侯、贵族墓葬,先商及商代中、晚期遗址。因两处遗址位置相邻,且都为商代遗址,故将两处遗址作为一个项目纳入“十三五”大遗址专项规划。
年共发掘大型墓3座、中小型墓30余座,其中西周时期0余座,春秋时期的墓葬余座。
西周时期墓葬中大型墓形制有甲字形、中字形两种,中小型幕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
M0为大型甲字形墓,全长35米,墓室长6、宽4米,早年遭严重盗掘。
墓道与墓室连接处随葬6辆车,出十一批精美的车马器。该墓周围有马坑四座,葬马1匹。
这批墓葬均遭严重盗掘,但仍出土一批珍贵文物,随葬品主要有铜、玉、原始青瓷、陶、石及蚌器等。
铜器有戈、贝、车马器等;
玉器多为各类动物形象,如鱼、蝉、猪、龙等;原始青瓷器主要有尊、豆、器盖等;
陶器有雨、篮、罐、豆、器盖等。
春秋时期墓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墓坑,出土遗物有扁、豆、罐等。
邢台历史名人,你都知道谁?燕赵大地,物华天宝
邢襄沃土,人杰地灵
除了郭守敬、扁鹊
这些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
大家看看还认识几位?
李牧
李牧,柏人(今邢台隆尧)人,战国时期的赵国军事家,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在赵国有着崇高的威望。
李牧先是抗击匈奴,一战就打得匈奴十几年不敢侵犯;后以抵御秦国为主,在宜安之战重创秦军,得封武安君。
公元前9年,赵王迁中秦国的离间计,将李牧杀害,之后赵国被被秦所灭。
张宾
张宾,赵郡中丘(今河北内丘西)人,十六国时期后赵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堪比西汉张良,为五胡十六国时期的第一谋士,史书称“机不虚发,算无遗策,成勒之基业,皆宾之勋也”。
因辅助石勒建立后赵,居功甚伟,被任命为大执法,位列百官之首。为官清廉,谦虚谨慎,深受石勒和群臣的尊重,是我国历史上谋士的杰出代表。
崔浩
崔浩,邢台清河人,北魏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深为道武帝、明元帝和太武帝所器重,参与了北魏王朝三代帝王重大的军事决策,多谋善断,算无遗策,屡建功勋,被封为司徒,是南北朝时期第一军事谋略家。
因为崔浩的才干与权力,引起了执政的北方贵族及其他人的忌妒,后死于国史之狱,被灭九族。
魏征
魏征,邢州巨鹿人,唐朝著名宰相,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是我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宋璟
宋璟(年~年),邢州南和人,唐代四大名相之一,唐开元十七年(公元79年)拜尚书右丞相。
进爵广平郡公。
历经武周、中宗、睿宗、殇帝、玄宗五帝,在任5年,把一个充满内忧外患的唐朝,改变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大唐帝国,史称“开元盛世”。
僧一行
僧一行(-77),邢州巨鹿人,原名张遂,唐代最著名的天文学家、佛学家,一行作为高僧,撰写了权威著作《大日经疏》,确立了唐代密教的理论体系,被佛家尊为中国密宗二祖。
一行作为天文学家,组织领导了世界上第一次天文大地测量,编制了《大衍历》,创造了水运浑天仪、黄道游仪等天文仪器。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国际小行星组织将小行星命名为“一行小行星”。
孟知祥
孟知祥(年—年),邢州龙冈(今邢台市西南)人,五代时后蜀国开国皇帝。
少时有才,为晋王李克用赏识,李存勖称帝后,他为太原留守。
95年,后唐灭前蜀,他任成都尹,年孟知祥反后唐,先后攻占秦、风、成、阶四州,于公元年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后蜀)。
郭威
郭威(年-年),邢州尧山(今河北隆尧)人,五代时期后周王朝开国皇帝。
曾为后汉的邺都留守,后因为后汉隐帝嫌“厌为大臣所制”,派人前往邺都去谋杀郭威,使郭威反叛。年冬,郭威攻入开封,推翻了后汉王朝,年月13日即位,国号周,史称后周。
他生性节俭、虚心纳谏、改革弊政,使后周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显露出国富民强的迹象,为周世宗继续他的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柴荣
柴荣,邢州尧山柴家庄(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生于邢州龙岗(今邢台县),五代时期后周第二位皇帝,史称周世宗。
在位期间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宏伟目标为己任,在位仅六年,励精图治,锐意改革,取秦陇,平淮右,复三关,为之后宋朝统一天下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被被誉为五代第一明君,可惜英年早逝,年仅39岁。
郭守敬
郭守敬(-6),邢台县人,元代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学家和仪器制造专家,是十三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
郭守敬主持了西夏治水、大都治水、开凿通惠河和黄河探源的壮举。
刘秉忠
刘秉忠(-年),初名刘侃,字仲晦,号藏春散人,邢州(今河北邢台市)人。
因信佛教改名子聪,任官后而名刘秉忠。元朝杰出政治家、文学家。
刘秉忠是元初政坛一位很具特色的政治人物,对于元代政治体制、典章制度的奠定发挥了重大作用。
同时,又是一位诗文词曲兼擅的文学家。
至元十一年,逝世。
元世祖赠太傅,封赵国公,谥号文贞。元成宗时,追赠太师,改谥文正。元仁宗时,追封常山王。
张文谦
张文谦(-),邢州沙河人,县志称之沙河人物之冠。
自幼聪敏,曾与刘秉忠、张易、王恂、郭守敬等人一起在邢州城西紫金山共同研习天文、历法、算学等,称邢州五杰。
张文谦身居高位,刚明简重,凡所陈于上前,莫非尧、舜仁义之道,在元朝初期稳定国家、建立纲纪、恢复经济、制定历法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文谦为元初名臣,同时也是河北历史名人,县志、府志、省志均有传。
魏裔介
魏裔介(-年)字石生,号贞庵,又号昆林,直隶柏乡(今邢台市柏乡县)人,清初大臣。
魏裔介入阁办理国家大事时年仅40余岁,须发皆黑,历史上称之为"乌头宰相"。
"清初相业,无出其右者"时人曾说,自宋朝欧阳修以后,他是唯一的先为谏臣、后升宰相、历职长久并"展其嘉漠"之人。后人评价他条陈时事、"敢言第一",清初"诸大典"多依其"奏议所定"。
王本固
王本固,字子民,顺德府(邢台)南关人。明代嘉靖年间甲辰科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大理寺少卿、副都御使、刑部侍郎、吏部侍郎、吏部尚书,官至正二品,他为人厚道,为官期间政治廉洁、重于民事,史称"本固历事三朝,伟节丰功,昭人耳目"。
逝世后葬于邢台百泉村。
李渊
唐高祖李渊(年-年6月5日),字叔德,祖籍邢州尧山(今邢台市隆尧县),唐朝开国皇帝。
李渊出身于北周的贵族家庭,七岁袭封唐国公。
义宁二年(年)农历五月,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并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统一全国。
武德九年(66年),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退位称太上皇,禅位于儿子李世民。
贞观九年(年),李渊病逝。
谥号太武皇帝,庙号高。
最远追溯到南北朝时期!邢台这10株古树入选河北省“十佳最美古树”评选!你见过几棵?板栗王
前南峪板栗王位于邢台县浆水镇前南峪生态观光旅游区内,树龄年左右,树高1米,胸围50厘米,冠幅厘米,枝繁叶茂,年产板栗多千克,果实个大味甘。
传说武则天当上皇帝后,她专门派京官儿到浆水镇一带考察栗树种植和管理情况,将位于前南峪村半山腰的一棵大板栗树御封为“板栗王”,还把邢台官府每年奉送的优质板栗定为宫廷御品。
从此前南峪的“板栗王”就代代相传,久享圣名了。
如今,前南峪人在“板栗王”树下已立碑保护,上面刻有“唐朝女皇武则天颁旨策封”一行红色大字,向游人展示着“板栗王”的悠悠历史和耀眼光环。
南宫古柏
南宫崔村移民柏位于南宫市垂杨镇崔村郭姓祖坟,树龄1余年,树高8.5米,胸围厘米,冠幅厘米。郭姓家族于00年在树周围砌砖围栏加以保护。
鸟柏
玉泉寺鸟柏位于邢台县皇寺镇皇寺村玉泉寺内。
树龄为年,树高0米,胸围厘米,冠幅厘米。上下通直,挺拔苍劲,枝桠繁茂。
鸟柏常有珍禽鸟类栖息树上,加上树冠庞大,经常迎风自吟,于是两鸣交响,出现清脆的“百鸟鸣唱”的景象。
民间传说,每落下一鸟,树干便增加一鸟形花纹,久而久之,柏纹如落鸟之众,落鸟似柏纹之美。
因其材质极佳,纹理清晰,且木纹呈“鸟形”,故称为“鸟柏”。
古柏
扁鹊庙古柏位于邢台市内丘县南塞乡神头村扁鹊庙内,树龄约1年,树高10米,胸围cm,平均冠幅cm。
传说此树是神医扁鹊九大弟子之一的化身,此树生于石上,古老苍郁,树根粗壮,根须裸露于石,犹如龙爪,苍劲魁伟,树形奇特,是扁鹊庙古柏中最具代表性最有特色的一棵,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深受当地百姓喜爱,异常珍贵,极具保护价值。
正如古人在一首诗中所写:柏生山石石生柏,根入石山山作根。
山石柏根同一体,石山不老柏长存。
杜梨王
陈新庄村杜梨王位于临西县大刘庄乡陈新庄村清临渠东侧的陈氏祖坟地,树龄年,树高10米,胸围厘米,冠幅1厘米。枝繁叶茂,浓荫如盖。
隋槐
任县隋槐位于任县城东西固城乡前台南小学校院后(原清凉寺遗址),树龄1余年,树高1米,胸围1厘米,冠幅1厘米,树旁立有“隋槐碑”两块,古槐主干北侧大部分干枯。
洞内又生出一株子槐,胸径已达50cm形成独特的母子槐奇观。
该树较其他槐树早半月发芽,晚0余天落叶,当属槐中之优种。
现为县重点保护文物,此树已被国家林业局编著的《中国树木奇观》收录。
据明嘉靖年碑文载:“先有古槐一株,后建清凉寺”。
清康熙初年碑载,其寺“方圆十八亩,僧房二百余间,住僧三百余人,古树五百余株”,民国初年僧去寺空,而古槐仍在。
元槐
郭村元槐位于元代科学家郭守敬故里—邢台县皇寺镇郭村。
据传为郭守敬祖父郭荣所栽,树龄年,树高10米,胸围厘米,冠幅厘米,主干中枯炭化裂为两主干。
两主干相距70厘米之远,宛如两株古槐,新枝生长旺盛。
黄连木
驾游村黄连木位于临城县赵庄乡驾游村村落中心,树龄约1年,树高:5米,胸围:厘米,平均冠幅:厘米。
该树长势旺盛,枝繁叶茂,见证了驾游村悠久的历史。黄连木产黄连籽,黄连籽可榨油,旧时代的人民在艰苦的岁月里经常以此树籽榨油,渡过难关。
古酸枣树
龙泉寺古酸枣位于邢台县龙泉寺乡前敖峪村村前,树龄约1多年,树高14米,胸围厘米,冠幅85厘米,高大雄伟,直插云霄,枝繁叶茂,错节盘根。
相传,明代名医李时珍为寻草问药游历全国,曾到邢台县龙泉寺一代采集药物标本,发现前敖峪地区野生酸枣仁仁饱、色红、长期不蛀、品质优良,经细致勘验和分析,认为此地酸枣仁为枣仁中的极品,于是写入中国药学经典著作《本草纲目》之中,确认了“邢枣仁”的药学地位,为我国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据说当年李时珍以这株野生酸枣的枣仁进行研究、分析并入药。
不老松
白云山不老松位于邢台县白云山东岭三教堂子孙殿前,共株,树龄千年以上,俗称白云山不老松。东侧一株树高8米,胸围85厘米,冠幅1厘米,树干上下通直,雄伟挺拔,高耸入云。西侧一株树高16米,胸围45厘米,冠幅厘米。
古松的根部像一条蛰伏的巨蟒盘绕在石缝间,鳞片斑斓的树干笔直向上,蓬勃舒展的树冠遮天蔽日,探出悬崖之外。
两株古松一个像顶天立地的武士,刚健而又质朴,一个像饱经风霜的老人,默默地在诉说着白云山的历史。
关于邢台
你还知道些什么
留言区聊聊吧
来源/今日大邢台
内容选编/晓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