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区发展和改革局年工作总结和2

根据区委、区政府工作安排,现将绍兴市上虞区发展和改革局年重点工作及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年重点工作

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发改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部门、乡镇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围绕高质量发展,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重点导向,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助推经济行稳致远,主要体现为12个亮点,即先进高分子材料产业成功列入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产教融合示范基地成功列入省-年度创建名单,e游小镇成功列入省第四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伞艺小镇列入省第六批特色小镇创建对象,章镇镇列入省第四批小城市培育试点名单,上虞区丁宅鲜果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成功列入创建名单,我区抓粮食生产成功入选省争先创优行动三季度最佳实践案例,5月MEI指数排名全市第一全省前十,成功获评绍兴市“五好班子”,绍兴市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七连胜,超额完成脱贫攻坚战指标任务,成功新增7个省重点省重大项目为历年最高。工作主要分五个方面开展。

1.坚持“六稳”“六保”,经济社会统筹发展。一是着力抓好市场稳定工作。疫情爆发后,动员区内7家粮油经营加工企业复工生产,增加成品粮源供应,成品粮储备由原来的吨增加到吨。增加粮食订单2.1万吨,为种粮农户增收万元。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连续7年被绍兴市政府考核为优秀区县(市)。成功培育优质粮油“虞乡大米”公用品牌。开展蔬菜、肉类、洗手液、口罩、酒精、莲花清瘟等重要民生商品和相关药品的价格监测工作,共发布37期《重要民生商品及防疫用品价格监测信息》。二是深入开展经济运行分析。完成《疫情对我区经济运行发展的影响及工作建议》、《全区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等月度、季度经济运行分析报告12篇,充分结合疫情影响,提出稳经济工作建议,为区委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完成《上虞制造业在疫情影响下的特点和应对之策》,深入分析上虞制造业在疫情中所受影响、呈现特点以及应对之策。三是兑现政策缓解疫情影响。于绍兴市内率先制定出台县区一级稳企业稳经济稳发展若干意见,涉及八个方面35条内容。全区兑现年各类财政政策资金9.5亿元,兑现率%。兑现13个重点传统产业企业入园集聚改造提升奖励5.7亿元兑现智能化改造重点项目奖励万元,兑现“僵尸企业”处置奖励万元,兑现企业家庭光伏合计万元,兑现新兴产业重点项目奖励万元,兑现企业兼并重组奖励万元,兑现省“隐形冠军”企业培育奖励万元。持续保持天然气价格全省最低,企业到户用水、用气价格均下调10%,有效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四是积极推进争先创优行动。全力贯彻省市“六稳”“六保”工作动员部署会议精神,5月4日即出台《开展争先创优行动全力夺取经济发展高分的实施意见》,结合上虞实际设立八大专版,并牵头推进投资、政策专班,5月MEI赋分情况为优+,位居全市第一,全省第十。三季度,工业专班和农业专班2个案例入选市最佳实践,农业专班案例已成功入选省级最佳实践。积极贯彻落实“奋战四季度,决胜全年赢”,力争全年GDP绍兴市范围内保2争1。

2.坚持谋深谋远,参谋作用充分发挥。一是高标准推进“十四五”规划编制。坚持“开门编规”,召开一系列“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座谈会,走访重大平台、部门和镇街,赴浙江平湖、上海青浦、江苏启东等长三角区域重要节点城市开展实地调研。确立世界级绿色智造先进区、长三角开放活力新都市、新时代孝德文化传承地三大“十四五”时期上虞新定位。积极谋划“四个重大”,重点谋划圆锦新材料、航空产业链、化工产业集聚提升等总投资亿元的83个重大项目,谋划“1+2+5+N”重大平台,谋划智慧化工园区试点、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等重大改革,谋划经济高质量发展“1+9”扶持重大政策体系,为推进“十四五”规划实施提供重要抓手。二是高质量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出台《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施意见》。统筹推进交通设施连通、优势产业对接、创新创业携手、对外开放接轨、公共服务合作五大行动,以《关于实施上虞区融杭联甬接沪行动计划的意见》为纲,重点梳理接轨上海以及融入杭州、连接宁波的重点工作任务的工作进度,共涉及全区27个部门(单位),主要涵盖38项重点任务。三是高水平推进产业链链长制谋划。督促各链加快推进“十个一”工作,稳步推进四季鲜果和建筑工业化产业链“链长制”。四季鲜果已完成8项工作机制,建筑工业化产业链已完成9项工作机制,新材料产业链成功入选浙江省“链长制”试点示范。四是高要求推进“1+9”政策体系完善。参照绍兴市,牵头落实“1+9”政策修订各项工作,主要负责修订完善民营经济“45条”政策,确定包含减轻税费负担、缓解融资难题、优化发展环境、促进能级提升、推进开放发展、畅通诉求渠道、维护合法权益等七大方面“42条”政策内容。

3.坚持提质提速,重点投资扎实推进。1-11月,我区固定资产总投资累计完成.11亿元,同比增长14.02%,其中民间项目投资增速3.6%,高新技术投资增速13%,均位居全市第二。年初,开展“三个一批、百大项目、千亿投资”大会战,共安排项目个,总投资.4亿元,年度投资.3亿元。其中8个总投资.1亿元的省市县长项目全部落地并开工建设。11个省重点项目顺利推进,曹娥江上浦船闸、城南医用综合中心、上源闸水厂迁建、鸿雁社区等11个项目完成投资1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年新增补列入的6个省重点项目,其中实施类3个,虞北平原崧北河综合治理和国道上虞盖北至道墟段改建已开工,医院绍兴院区已进入招标程序,计划12月开工;预安排3个,曹娥街道建成区河道综合整治已开工,南北中心大道已进入预算编制阶段,圆锦新材料烷烃资源综合利用一体化规划空间指标已落实。1个省重大产业项目晶盛机电产业园一期已建成投产。13个新基建项目进展超时序进度要求。绍兴城市大脑·上虞平台、医院绍兴院区、杭州湾经开区化工产业中试基地等13个新基建项目,年度计划投资17.95亿,目前已完成投资16.74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93.26%,远超时序进度。

4.坚持争先争优,要素资源高效抢抓。一是申报抢抓“窗口期”国家政策。圆锦新材料烷烃资源综合利用一体化项目现已列入年省重点建设预安排项目增补名单和争取国家土地计划指标的独立选址省重点项目清单(第一批)。组织申报第二批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上虞区丁宅鲜果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成功列入创建名单。二是积极争取资金能源要素支持。鸿雁社区回迁房及社区中心、杭州湾经开区化工产业改造提升示范分别获得中央资金万元、万元。共有10个项目争取到位地方政府专项债23亿元,3个项目争取到位抗疫特别国债1.42亿元。今年4月,组织申报第一批省级用能平衡支持的重大产业项目9只,共60万吨用能指标,其中国邦产业园、康龙化成等2只项目成功列入,合计6.72万吨标煤,通过项目数列全市第一。今年9月,组织圆锦新材料、雅本化学等5只项目申报第二批省级用能平衡支持的重大产业项目,共.22万吨用能指标需求,申报项目数继续保持全市第一。三是着力推进试点平台创建工作。杭州湾新材料产业链成功列入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上虞新材料与高端装备制造产教融合示范基地成功列入省-年度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创建名单;伞艺小镇列入省第六批特色小镇创建对象,章镇镇列入省第四批小城市培育试点名单;丰惠镇“千年古城”复兴计划首批试点争创工作有序推进中。

5.坚持对标对表,扶贫协作精准攻坚。今年是脱贫攻坚战决胜之年、收官之年,按照百日攻坚行动要求,加大产业扶贫、消费扶贫、网红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等6个方面工作力度,着力培育小金地区脱贫内生动力。通过飞地扩容等形式,力争完成引导企业投资任务,提升飞地建设力度,增强飞地带贫能力。大力拓宽对口地区农副产品产销渠道,通过商超助销、食堂购销、展会展销、企业代销等“五专”、“五进”十大措施,全年完成采购任务万元以上。28项扶贫指标全部超额完成争先创优目标并通过省、市台账审查,各项指标完成总数分别为年度的2倍到21倍,扶贫成效显著,成绩全市领先。

一年来,我局各方面工作按照年度计划和既定目标稳扎稳打、扎实高效推进,取得一定成效,但对照创先争优目标和发改工作更高要求,仍存在一些不足和短板。例如:面对长三角一体化、“一带一路”建设、“浙东唐诗之路”等发展机遇,谋深谋远谋实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县市长项目资源要素制约问题比较突出;节能“双控”任务形势依然严峻;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推进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接下来,我们将坚决攻克薄弱环节,着力改善短板问题,持续提升工作作风。

二、年工作思路

年是“十四五”时期开局之年,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起始之年。立足国际国内多重不确定因素叠加的大背景,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危机意识、变局意识、唯实惟先意识,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深刻理解抢抓新机遇的丰富内涵,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以排头兵的姿态、优等生的自觉,在建设“重要窗口”中展现上虞发改担当!具体来说,我们将抓好以下12项工作。

1.有力推动“十四五”规划高质量开局。按照我区出台的“十四五”规划编制方案,高质量完成《上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规划纲要(草案)》起草工作。造浓宣传发布氛围,通过报刊、媒体等多种渠道广泛发布“十四五”规划新定位新路径,有效提升世界级绿色智造先进区、长三角开放活力新都市、新时代孝德文化传承地三大定位的公众知晓度,形成全社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duzx.com/xdxys/88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