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区的油菜花千篇一律,市中心的油菜花这儿

文末有福利

成都人一年要扫两次“黄”,一次是秋天的银杏叶,一次是春天的油菜花。3月,正是成都第一次大规模“扫黄”行动的开始。

春天的周末,对于成都人来说是绝对不可辜负的时光。看了满屏“成都周边油菜花了解一下”的攻略,川A大军携家带口向着崇州、金堂、新都、彭州、都江堰等周边区县进发。

游人归来,油菜花香也从成都人的朋友圈里,缓缓溢出。

油菜花开得热闹,成都人看得攒劲。

或许有人不禁要问:成都人为什么那么喜欢去看油菜花呢?范儿姐通过这篇文章试图解答一下,再给大家推荐些私藏的成都周边油菜花观赏地,最后一个你肯定猜不到,竟然就在市中心。

有网友戏称油菜花是成都人春天里的一剂“大麻”,话多少有些夸张,但表达的意思符合成都人的心态。

年的资料显示,成都的油菜花种植面积达到了近两百万亩,整个四川的油菜产量更是居全国第一。突然感觉有点小骄傲是怎么回事……

但要倒退个几十年,其实,成都平原那会儿的油菜花远没有现在这么多。说到这里,范儿姐有必要讲讲油菜花在中国的起源和发展。

“啊,要做笔记吗?”

在古代,油菜被称为“芸薹”(yúntái),宋代《图经草本》开始采用“油菜”的名称。最开始,人们种芸薹是只吃叶子的,大概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老板,炒份油菜尖!”

上世纪50年代后,我国南方地区开始大规模种植欧洲油菜,学名叫甘蓝型油菜。郫县地区流传一首民谣“麦苗儿青青菜花黄”,唱的就是油菜花盛开的景象。

著名作家聂作平在《打开成都的六把钥匙》一文里,也回忆了二十年前,他在成都生活时看到的油菜花景象。他那时上班在城南,租住在农舍。

“由城市的南方骑着自行车赶往更南的南方,二环路上的建筑还不多,不时有油菜花执着地将它热烈的金黄挤进这条环状的公路以内。”

一边是成片金黄的油菜,一边是慢慢耸起的大楼。前段时间有篇《什么是成都?》很火,范儿姐觉得,大慈寺的茶馆和太古里的高楼相依相偎是成都,聂作平笔下的油菜花和建设中的城市,更是成都。

现在,来回答之前提出的问题。成都人为什么那么喜欢去看油菜花?我想,是因为它凡而不俗。油菜花在城市之外几乎随处可见,花香浓郁,实用价值还高。花能观赏,叶能炒菜,籽能榨油……这样一看,实在和我们这些普通人有相通之处。不都是在凡而不俗的活着吗?

比起桃花梨花海棠的芬芳,油菜花的美,似乎更实在一些,一首《我们不一样》送给它。

如今已是三月中下旬,很多地方的油菜花快过了最佳花期。你还没去看的话,抓紧时间。范儿姐推荐几个私藏的油菜花观赏地,拿好,快去哈!

新都泰兴镇白鹤岛

成绵高速-泰兴镇-张家庵大桥右拐

彭州葛仙镇熙玉村

成彭高速—牡丹大道—石化大道—军乐镇—敖平镇—葛仙镇

都江堰天马镇

成灌高速—彭青路—天马镇

这些地方,比起崇州的重庆路,名气上小了些,但是各有各的风情。只是路途不近,最好是自驾前往,像天马镇那里,虽有文艺的铁轨,但是没什么农家乐,吃饭不太方便。

有没有离成都很近,又能一饱口福的油菜花赏花地呢?

有的,就是范儿姐要推荐的最后一个地方——

麻辣空间彩虹桥店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duzx.com/xdxyw/105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